首页期刊导航|物理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

袁运开

月刊

1002-0748

021-62232813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内

物理教学/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物理教育专业刊物。旨在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素质和物理教学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境脉学习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研究

    黎玉斌夏波刘安刚刘宇...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境脉学习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教学内容,教师创设单元境脉,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搭建学习支架;学生在境脉的引领下,借助学习支架,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习得新知,达成单元学习目标.通过构建境脉学习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441N"模型,凝练"寻找主题式情境创境脉""开展连续式活动探境脉""搭建问题式支架识境脉"模型应用策略,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经历"入境——探境 回境"的过程,让境脉学习真实发生.

    境脉学习单元教学教学模型教学案例

    有效失败让物理学习可见——以"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为例

    贲可敬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无论有多么努力、多么谨慎,都会犯错,也会面临失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看待失败的价值,支持学生学会反思并重新思考,引导学生以新的方式站在原有失败的起点上迎接挑战.这样的失败是暂时的失败,标志着学习迎来了新的机遇.当学习有更加明确清晰的目标,具有适当的挑战性,教师知道要把学生带向何处,学生知道自己身处何处,教师所教清晰可见,学生所学清晰可见,可见的学习就会发生,有效失败就有了价值.文章以江苏省首期教育家型教师创新培育计划展示课"密度知识的应用"为例,阐释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有效失败促进学生的学习.

    有效失败挑战实验思维学习可见

    中学物理学习活动5EX模型的构建与案例研究

    颜国英闫立雯陈海深
    48-5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学物理教学的行为特征,构建了中学物理学习活动5EX模型.该模型由启发与问题、探索与证据、解释与论证、迁移与交流、评价与创新5个环节构成,聚焦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启发、实证探究、理论建构、知识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形成完整的学习链.通过分析模型的教育意涵及教学行为特征,并以高中阶段曲线运动单元教学为实例,展示了 5EX模型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度理解物理概念及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应用效果,为中学物理教师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参考.

    5EX模型教学策略"教""学"行为特征曲线运动

    沿斜面纯滚动的圆柱体机械能守恒验证

    郑茂群陈力根郑樱琪张硕...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Tracker软件的自动追迹功能,提出向量追迹法,准确测量沿斜面滚动的圆柱体角位移、角速度等信息,从而判断圆柱体的运动状态.以此为基础,计算滚动过程中圆柱体总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验证纯滚动过程中圆柱体的机械能守恒.向量追迹法是Tracker软件应用的进一步拓展,对培养中学生的实验分析及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掌握物体运动的能量变化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机械能守恒纯滚动向量追迹法Tracker软件

    圆形亮区大小计算容易犯的一个隐蔽性错误

    何崇荣张黎姜付锦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理论和实验角度探讨了一类光学试题中强调的条件约束和存在的隐蔽性错误.

    最大半径亮区平行光错误

    可视化视角深度分析五电荷系统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分布

    罗绪凯李正吉
    59-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对正五边形5个顶点位置的点电荷在正五边形平面内的电势和电场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正五边形平面内任意位置的电势和电场强度表达式,然后利用Mathematica软件绘制了五电荷系统的电势和电场分布图象,最后对五电荷系统下的拓展情形进行了模拟分析,形象直观地呈现了五电荷系统的电势与电场强度分布规律,化抽象为具体,实现了可视化,以期帮助师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此问题.

    可视化五电荷系统电势和电场分布Mathematica软件

    物理与数学交融 思维和能力并育——以速度极值问题的求解为例

    饶华东肖巧玲颜辉王素云...
    62-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两个角度剖析了五道涉及速度极值的经典例题,充分发挥了数学的工具功能,同时展现了物理思维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优越性,提出了通过一题多解实现数学能力和物理思维并育的有效教学策略.

    数学能力思维方法培育

    立足题根 回归教材 促进思维生长——对2024年全国高考物理新课标卷第24题的思考

    谢福良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为引导教学的指挥棒,要求教学回归教材、促进思维生长.对2024年全国高考物理新课标卷第24题进行追本溯源、一题多法、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探究,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题根变式探究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物理第16题的多解、溯源与演变

    王光宇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物理第16题为例,阐述了高考素养立意的命题原则,给出了本题的多种解法,梳理出真题的历史"源流",并基于原型给出了衍生的变式.

    素养多解溯源演变

    中美高中物理教科书的习题情境比较及启示——以"力学"部分为例

    蔡雨马玲罗小成陈泽勇...
    73-7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罗日叶情境类型学分析框架,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构建了包含9个二级维度、36个三级维度的习题情境分析框架,对中美高中物理主流教科书力学部分节中、节末和章末习题情境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国教材习题类型多样化,中国教材习题问题情境关联度高,美国教材习题情境来源更为丰富,两国教材"创造方法""质疑创新"习题有待提升等问题.最后给出教材习题情境灵活化、融入"疑难"以及元素多元化的习题命制或教学启示.

    高中物理教科书习题情境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