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皖南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皖南医学院学报
皖南医学院学报

章尧

双月刊

1002-0217

wnyxyxb@yahoo.com.cn

0553-3932553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戈江区文昌西路22号

皖南医学院学报/Journal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Wanna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反映学院科研、教学、医疗的新成果和新经验,促进院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教学、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为教学实习基地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司为锁陶桂香肖茂林温丽影...
    146-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芜湖市中医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息肉切除的7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结肠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的因素.结果: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6.8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迟发性出血与年龄(P=0.045)、性别(P=0.007)、术后进食时间(P<0.001)、息肉外观(P<0.001)、息肉直径(P=0.016)、切除息肉数量(P=0.017)、息肉有蒂(P<0.001)、息肉分叶(P<0.001)、钛夹夹闭方式(P<0.001)有关;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3,95%CI:1.005~1.055)、术后进食时间 24~48h(OR=3.909,95%CI:2.185~6.995)、术后进食时间>48 h(OR=7.244,95%CI:3.218~16.304)、息肉外观发红(OR=47.608,95%CI:23.117-98.042)、切除息肉数量≥ 5 枚(OR=3.999,95%CI:1.728-9.255)、息肉有蒂(OR=2.904,95%CI:1.678~5.024)均是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男性、息肉外观发红、息肉有蒂、切除息肉数量≥5枚、术后近期进食增加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

    肾功能损害及过高HDL-C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吴晟昊吴欢韩建汪飞...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损害(RI)及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血管内治疗(EVT)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12月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EVT治疗的AIS-LV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估算肾小球过滤器(eGFR)分为RI组和非RI组,比较两组的相关资料,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I和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与接受EVT的AIS-LVO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运用ROC曲线及AUC分析比较RI联合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对90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8例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I、基线ASPECTs、颈内动脉闭塞、过高HDL-C与90 d预后具有独立相关性(P<0.05).RI联合过高HDL-C可以提高对90 d预后的预测能力(AUC=0.702,P<0.001).结论:RI及过高HDL-C均是接受EVT的AIS-LVO患者90 d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可以提高对90 d预后的预测能力.

    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肾功能损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改良西甲硅油使用方法在麻醉结肠镜中去泡效果研究

    胡为超黄琳娜陈丽萍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改良西甲硅油使用方法在麻醉结肠镜中去泡效果.方法:将80例麻醉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用药组和改良用药组,口服用药组在检查前口服西甲硅油800 mg;改良用药组在检查前口服西甲硅油400 mg,在检查过程中按需由活检嵌道使用西甲硅油400 mg冲洗.比较两组间结肠去泡满意率、结肠准备质量满意率、检查时间和检查后患者满意率.结果:改良用药组结肠去泡满意率(97.5%)高于口服用药组(80.0%)(P<0.05),改良用药组结肠准备质量满意率(82.5%)与口服用药组(87.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用药组检查时间[(11.4±1.6)min]短于口服用药组[(12.1±1.5)min](P<0.05),改良用药组检查后患者质量满意率(92.5%)与口服用药组(9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结肠镜检查前口服半量西甲硅油联合检查中按需使用另一半西甲硅油经活检嵌道冲洗去除结肠泡沫安全、有效,其去泡效果优于检查前口服全量西甲硅油,并且可以节约检查时间.

    西甲硅油去泡药麻醉结肠镜内窥镜

    改良拘禁球囊技术治疗冠脉分叉病变

    胡晓蔚龚晓勇汪靖胡剑平...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改良拘禁球囊技术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开口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2月黄山市人民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既往文献报道,主支支架术后边支闭塞的发生率为4.4%~17.31%,本研究以4.4%的最小发生率作为参考,比较其与改良拘禁球囊术式所致的边支闭塞率的差异,使用R和EZR软件收集和分析数据.结果:226例患者使用改良拘禁球囊技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边支闭塞,改良拘禁球囊具有显著优越性.结论:改良拘禁球囊技术在冠脉分叉病变治疗中能更安全、有效地保持边支的通畅性.

    改良拘禁球囊技术支架技术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甲颏距离作为成人喉罩型号选择依据的可行性分析

    程慧娴王业芹王斌鲁美静...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定位甲状软骨切迹测量甲颏距离作为成人喉罩(LMA)型号选择依据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7~9月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颏距离组(n=92)和标准体质量组(n=92).甲颏距离组超声定位甲状软骨切迹测量甲颏距离,标准体质量组依据公式计算标准体质量,作为LMA型号选择依据.记录LMA首次置入成功率、置入时间、口腔漏气压、囊内压、置入成功时气道峰压、留置时间、喉罩染血、术后24 h LMA相关并发症.结果:甲颏距离组首次置入成功率、口腔漏气压均高于标准体质量组(P<0.05),囊内压、置入时间均低于标准体质量组(P<0.05).两组患者置入成功时气道峰压、留置时间、喉罩染血、术后24 h LMA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甲颏距离选择LMA型号,首次置入成功率高,置入时间短,能提供好的气道密封压.

    超声甲状软骨切迹甲颏距离Supreme喉罩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变异度对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发生的预测价值

    邹莉徐前程张骐崔雯...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下腔静脉超声测量对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90例ASA分级Ⅰ~Ⅲ级,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麻醉诱导前超声测量下腔静脉最大直径(dIVCmax)、下腔静脉最小直径(dIVC-min),计算下腔静脉变异度(CI),记录患者诱导前基础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插管后10 min内的MBP、HR.结果:10例患者的下腔静脉(IVC)扫描不成功.全麻诱导后,36例患者(45.00%)出现低血压.低血压组患者dIVCmax低于非低血压组患者(P<0.05),而CI高于非低血压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增大(OR=1.174)是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P<0.001),而dIVCmax增大(OR=0.033)是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保护因素(P<0.05).CI、dIVCmax及联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1、0.654及0.909.结论:术前超声测量CI及dIVCmax预测全麻诱导后低血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CI对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优于dIVCmax.

    下腔静脉全麻低血压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肠道ESD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姚纹纹彭基斌方明星张骐...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拟行肠道ES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R组)和对照组(P组).R组患者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0.3 mg/kg,改良镇静警觉评分(MOAA/S)≤2分时消化科医生置入肠镜,以1.0~2.0mg/(kg·h)维持,如患者出现刺激引起的体动或MOAA/S评分≥3分,追加甲苯磺酸瑞马唑仑3 mg或舒芬太尼5 μg.P组患者静脉给予丙泊酚1~2 mg/kg,MOAA/S评分≤2分时消化科医生置入肠镜,以4~5 mg/(kg·h)维持,如患者出现刺激引起的体动或MOAA/S评分≥3分,追加丙泊酚30 mg或舒芬太尼5 μg.每位患者使用舒芬太尼总量不超过15 μg.记录患者平卧位时(T1)、侧卧位时(T2)、肠镜置入时(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的心率(HR)、血压(BP)、呼吸频率(RR)、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手术开始后30 min的MOAA/S评分;苏醒时间、体动次数、追加药物次数;呼吸抑制、注射痛、过敏反应和其他不良事件.结果:P组患者在T3和T4时HR较T1和T2时均降低(P<0.05),且T4时HR也低于T3时(P<0.05);R组患者T4时HR低于T,时(P<0.05),T3和T4时HR均低于T2时(P<0.05).两组患者在T3和T4时SBP、DBP、RR较T1和T2时均降低(P<0.05).P组患者在T2和T3时SpO2较T1时均增高(P<0.05),R组患者T2、T3和T4时SpO2较T1时均增高(P<0.05).两组患者在T3和T4时BIS较T1和T2时均降低(P<0.05),且T4时BIS也低于T3时(P<0.05).P组在T3、T4时SBP、DBP均低于R组(P<0.05),T4时BIS低于R组(P<0.05).R组苏醒时间长于P组,而两组患者体动次数和追加药物次数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注射痛、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可用于肠道ESD,循环更加平稳,苏醒时间较长.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镇静

    定量CT分析不同性别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魏逸吴树剑翟建
    172-175,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不同性别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3年5月于弋矶山医院行骨密度QCT检查的1 612例受试者,分为MS组(男314例,女122例)与非MS组(男704例,女472例),采用QCT获取两组的L3中间层面脂肪参数,包括总脂肪面积(TFA)、内脏脂肪面积(VFA)、皮下脂肪面积(SFA)及皮下/内脏脂肪面积比值(SVR),分别反映腹部总脂肪量、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及脂肪分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脂肪参数中MS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男性TFA、VFA均高于女性(P<0.001),而SFA、SVR则低于女性(P<0.001).男、女各组别中,MS组TFA、VFA、SFA均高于非MS组,SVR低于非MS组(P<0.01).男性中,TFA、VFA升高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VR升高是M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VFA诊断MS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0.851);女性中,TFA、VFA及SFA升高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FA诊断MS的AUC(0.850)最高.结论:腹部脂肪与MS的关系存在一定性别差异,男、女腹部总脂肪及内脏脂肪、女性腹部皮下脂肪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腹部SVR是MS的独立保护因素;QCT可用于MS患者的筛查.

    代谢综合征腹部脂肪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社会疏离感与病耻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赵海迪姚翠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分析社会支持、病耻感与社会疏离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0例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疏离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社会疏离感得分(46.52±6.34)分、社会支持得分(37.64±5.72)分、病耻感得分(68.29±8.34)分;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社会疏离感与社会支持间呈负相关、与病耻感间呈正相关(P<0.05);女性、18~44岁、家庭经济入不敷出、症状困扰明显、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程度低、病耻感程度高,其社会疏离感得分高(P<0.05).结论:建议临床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社会疏离感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其社会疏离感.

    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社会疏离感影响因素社会支持病耻感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调查分析

    纪艳蒋骏张子强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合肥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开展面对面访谈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和自我授权能力状况.结果:调查对象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44.85±9.01)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用药管理(5.48±1.58)分、饮食管理(4.83±0.96)分、运动管理(4.66±1.85)分、足部管理(2.88±1.13)分和血糖监测(2.49±1.51)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与配偶居住、签约家庭医生以及自我授权能力处于中高水平,其自我管理能力得分越高(P<0.05).结论:通过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等措施探讨更为有效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可进一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状况改善.

    慢性病管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授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