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周承顺

月刊

2097-0900

wjxyxb@126.com

0316-2067611、2067612、2067201、2067202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eople's Police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武警学院学报》简介 一、基本情况 《武警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1月,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京地区高校一等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高校学报一等奖、公安武警部队创刊最早的学术期刊、公安武警部队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主办,刊名为陈丕显副委员长题写。 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面向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各警种以及众多专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学报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受到全国高教期刊研究会、北京地区高教学报研究会、河北省教委、省高教期刊协会以及军内外读者、作者、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 主要栏目有:“边防研究”、“消防研究”、“警卫研究”、“维和研究”、“高教研究”、“文史研究”、“部队建设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维和研究”等。现印数为5000册,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发行全国公安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支队以上机关以及公安政法院校。同时,还与法国、英国等国家消防部门及有关院校进行了交流。 二、办刊方针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坚持“双百”方针,面向公安政法系统、武警部队和院校,旨在活跃学术思想,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促进科教强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安现役部队服务。 三、优势与特色 武警学院为省军级,是为全国公安武警部队培养边防、消防、警卫和维和专业人才的部属本科军事院校。从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来看,全国仅此一家。学院集军事性、公安性、地方性为一体,决定了《武警学院学报》的属性。从这个层面是上讲,学报的主要研究领域在全国是惟一的、一流的。这既是武警学院的优势,也是学报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四、编辑部建设 编辑部现有8人组成。主编、副主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多次被评为全国(省)高教期刊“优秀编辑”。编辑5人,职工1人;从年龄结构看,老中青三结合;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2人,本科以上学历占88%。总的来看,学报编辑部是一个人员素质高,奉献精神好,业务技术精,学术造诣较深,知识结构合理的编辑部,完全能够胜任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编辑部现在是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员单位,全国高教期刊协会理事单位,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单位,河北省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公安政法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 五、学报发展及取得的工作成绩 纵观学报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学报编委会的关怀指导下,全体编辑人员勤奋工作,奋勇拼搏,积极开拓进取,办刊思路清晰,办刊指导思想明确,充分发挥了学报的阵地作用、指导作用、园地作用和窗口作用,创造了品牌,提高知名度,促进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部队建设。   1998年,学报取得国内统一刊号、国际标准刊号。   1999年《武警学院学报》在河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59家高校学报中夺得“优秀学报一等奖”(全省仅4家)。   2000年学报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期刊”。   2002年5月,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2006年5月,蝉联“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边消警研究”专栏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多年来,由于学报长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方针,学报的学术质量显著提高,转载率逐年上升。1999年以来,在学报发表的文章有数十篇被中央军委军事文库、国家有关文献书刊收录;有10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近百篇文章摘要或标题收录索引。   六、奋斗目标及工作思路   在新世纪之初,编辑部决心,虚心向高校文科学报学会专家请教,向各高校学报编辑同仁学习,按照既定的办刊目标和方略,刻意求索,奋力耕耘。力争在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上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奋斗目标:“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争一流期刊,创名牌效应”和“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突出专业特色,追求高新实深”是学报刻意追求的目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坚持原则、以质取稿;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编辑部精神的真实写照。   工作思路:坚持学术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实施精品战略,追求高新实深。   质量管理:期刊编排规范化,学术质量精品化,期刊风格特色化,编辑工作现代化(微机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块链犯罪特征及侦防对策研究

    丁红军尚欣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延伸到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前景.但区块链技术在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区块链实施洗钱、集资、传销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侵犯公众合法权益,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为有效打击区块链犯罪,介绍区块链的特点及应用领域,分析区块链犯罪的分类和特征,剖析其犯罪案件侦办难点,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强化风险防范、推动各方协作、提高侦办水平、加强引导宣传等方面提出应对区块链犯罪的对策.

    区块链数字经济犯罪警务协作

    公司犯罪视角下虚拟货币网络传销犯罪风险评估及应对

    王丹张学超于佳诚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技术发展背景下,公司利用虚拟货币实施网络传销犯罪日趋显现并呈现出信息化和跨境化明显、欺骗性和隐蔽性较强、与其他犯罪风险密切相关等特征.为提升对此类犯罪的治理能力,借助风险管理理论并选择公司犯罪这一视角构建虚拟货币网络传销犯罪防控的风险模型,利用德尔菲法收集专家意见并确定各风险事件权重,得出风险计算表达式后对模型进行验证.提出重点摸排监控高风险高频率事件、高效预警防范高风险低频率事件、精准管控处理低风险高频率事件、持续治理化解低风险低频率事件等对策,为预防虚拟货币网络传销犯罪提供借鉴.

    虚拟货币网络传销犯罪风险评估

    "四专两合力"的内涵、定位与作用——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为视角

    侯明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专两合力"是伴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我国发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治理机制和综合性治理方法."四专两合力"包括专题研究、专门队伍、专案攻坚、专业技术,抓好内部合力、促成外部合力六个方面的构成要素,每一构成要素又有其特定的内涵.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过程中,"四专两合力"从理念、治理机制和综合性治理方法三个层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四专两合力"作用的发挥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因此,应当在高度重视运用"四专两合力"的同时,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完善"四专两合力"的内涵,使之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电信网络诈骗四专两合力打击治理

    基于异常行为特征识别的网络空间犯罪防控治理体系构建

    江汉祥曾鹏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犯罪发案数不断下降、网络空间犯罪数不断上升的现状,剖析传统犯罪案件侦查的时空逻辑、物证推理和因果关系三个底层逻辑及其运行机理,并分析这三个底层逻辑在网络空间犯罪治理中失灵的原因.阐述网络空间构成的网络平台、网络数据、网络用户和网络行为四要素,并揭示网络空间犯罪治理的底层逻辑——异常行为特征识别,提出基于异常行为特征识别方法,构建网络空间犯罪治理的理论体系,为适应新形势提出公安工作未来应在队伍建设、法律建设、数据建设和防控治理方面进行改革.

    网络空间犯罪物理空间犯罪异常行为犯罪底层逻辑防控治理体系

    算法推送下舆情信息圈层化传播及风险治理

    窦云莲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推送的信息分发方式促成信息圈层化传播,高度同质化的圈层便于观点的传播及情绪的传染,在舆情事件刺激之下容易产生圈层极化,研究算法推送下舆情信息圈层化传播现象对于舆情风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舆情信息圈层化传播表征进行梳理与归纳,提炼出舆情信息圈层化传播风险点,结合风险管理理论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的视角提出三大治理体系:数据驱动、资源共享的舆情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专业化、常态化的风险评估与评价体系,以及多元主体参与、高效协同共治的风险治理体系.

    算法网络舆情圈层化风险治理

    智慧警务决策:"数据—智慧"决策模型的嵌入与体系构建

    杨宏基韩春梅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慧警务建设背景下,警务决策正经历着由传统决策模式向数据驱动决策模式的转型.当前,公安机关的大数据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存在数据共享不畅、警务平台复杂、数据使用简单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智慧警务决策的达成.为进一步增强公安机关的警务决策能力,在总结提炼既有警务决策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嵌入"数据—智慧"决策模型,构建"数据—智慧"警务决策体系,从而增强警务决策数据挖掘与应用能力,优化智慧警务决策模式,推动新时代警务决策智能化、精准化、长效化发展.

    智慧警务警务决策数据—智慧数据赋能

    基于特征分析的存量银行卡涉诈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游川魏晨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也催生了涉诈牟利的黑灰色产业链,特别是资金流链条上的"两卡犯罪"成为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关键环节.针对"两卡犯罪"中存量银行卡治理难点,选取国家反诈平台中存量银行卡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据脱敏后分析,数据挖掘、聚合出存量银行卡涉诈高危风险特征,设定综合赋分运算预警规则,并使用可视化建模平台搭建风险预警模型,以提升存量银行卡涉诈风险的预警能力,为从源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重要参考.

    存量银行卡特征分析风险预警模型

    专业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监管现存问题及对策

    王跃琴赵杨陈鑫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专业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监管工作仍处在改革后的探索期.全面梳理专业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监管现状,结合专业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的四种模式,分析监管人员技术水平、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技术标准体系、服务市场监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部门间协作、健全协同工作机制,推行技术审验"独立运行"、强化过程管理,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指导,对接社会资源、加强服务监管等监管工作建议,以期为专业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监管提供一定参考.

    专业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监管模式

    木材种类与涂覆厚度对膨胀型防火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侯冠男朱智超郑兰芳王霁...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木材种类与涂覆厚度对膨胀型防火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利用锥形量热仪对涂覆处理后的榆木、杉木、香樟木、松木、桐木的热释放速率及产烟速率等性能参数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基材本身的理化性能会对燃烧阶段的烟和热释放产生影响,35 kW∙m-2辐射强度下,桐木试样的热稳定性最差,其余木材无明显区别;在涂覆厚度有限变化中,涂层越厚,阻燃隔热效果越好,5层涂覆处理工艺足以对所测试样提供有效保护,实际应用时具有最高性价比.

    木材涂覆厚度膨胀型防火涂料锥形量热仪

    竖直防火隔离带对建筑外保温材料壁面火蔓延影响研究

    吕浩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室外风条件下竖直防火隔离带的阻火效果,采用挤塑聚苯乙烯(XPS)作为建筑外保温材料、岩棉作为竖直防火隔离带材料,开展中尺寸壁面火试验,分析风向、风速和隔离带宽度对壁面火蔓延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室外风条件下,竖直防火隔离带阻火效果较好,当风速为1.5 m·s-1时,8 cm宽的竖直防火隔离带能够有效阻火;当风速增加到2.5 m·s-1时,在0°、30°、90°三种风向工况下,12 cm宽的竖直防火隔离带能够有效阻火.

    风速风向XPS保温材料壁面火竖直防火隔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