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周承顺

月刊

2097-0900

wjxyxb@126.com

0316-2067611、2067612、2067201、2067202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eople's Police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武警学院学报》简介 一、基本情况 《武警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1月,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京地区高校一等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高校学报一等奖、公安武警部队创刊最早的学术期刊、公安武警部队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主办,刊名为陈丕显副委员长题写。 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面向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各警种以及众多专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学报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受到全国高教期刊研究会、北京地区高教学报研究会、河北省教委、省高教期刊协会以及军内外读者、作者、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 主要栏目有:“边防研究”、“消防研究”、“警卫研究”、“维和研究”、“高教研究”、“文史研究”、“部队建设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维和研究”等。现印数为5000册,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发行全国公安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支队以上机关以及公安政法院校。同时,还与法国、英国等国家消防部门及有关院校进行了交流。 二、办刊方针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坚持“双百”方针,面向公安政法系统、武警部队和院校,旨在活跃学术思想,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促进科教强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安现役部队服务。 三、优势与特色 武警学院为省军级,是为全国公安武警部队培养边防、消防、警卫和维和专业人才的部属本科军事院校。从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来看,全国仅此一家。学院集军事性、公安性、地方性为一体,决定了《武警学院学报》的属性。从这个层面是上讲,学报的主要研究领域在全国是惟一的、一流的。这既是武警学院的优势,也是学报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四、编辑部建设 编辑部现有8人组成。主编、副主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多次被评为全国(省)高教期刊“优秀编辑”。编辑5人,职工1人;从年龄结构看,老中青三结合;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2人,本科以上学历占88%。总的来看,学报编辑部是一个人员素质高,奉献精神好,业务技术精,学术造诣较深,知识结构合理的编辑部,完全能够胜任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编辑部现在是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员单位,全国高教期刊协会理事单位,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单位,河北省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公安政法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 五、学报发展及取得的工作成绩 纵观学报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学报编委会的关怀指导下,全体编辑人员勤奋工作,奋勇拼搏,积极开拓进取,办刊思路清晰,办刊指导思想明确,充分发挥了学报的阵地作用、指导作用、园地作用和窗口作用,创造了品牌,提高知名度,促进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部队建设。   1998年,学报取得国内统一刊号、国际标准刊号。   1999年《武警学院学报》在河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59家高校学报中夺得“优秀学报一等奖”(全省仅4家)。   2000年学报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期刊”。   2002年5月,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2006年5月,蝉联“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边消警研究”专栏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多年来,由于学报长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方针,学报的学术质量显著提高,转载率逐年上升。1999年以来,在学报发表的文章有数十篇被中央军委军事文库、国家有关文献书刊收录;有10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近百篇文章摘要或标题收录索引。   六、奋斗目标及工作思路   在新世纪之初,编辑部决心,虚心向高校文科学报学会专家请教,向各高校学报编辑同仁学习,按照既定的办刊目标和方略,刻意求索,奋力耕耘。力争在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上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奋斗目标:“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争一流期刊,创名牌效应”和“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突出专业特色,追求高新实深”是学报刻意追求的目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坚持原则、以质取稿;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编辑部精神的真实写照。   工作思路:坚持学术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实施精品战略,追求高新实深。   质量管理:期刊编排规范化,学术质量精品化,期刊风格特色化,编辑工作现代化(微机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惩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警务合作路径完善——以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为视角

    曾磊敬鑫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内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开始向东盟国家转移,其利用各国间刑事管辖权冲突逃避我国警方打击.以国际条约、双边条约、多边条约和国内法为法律支撑,我国与东盟协同确立了情报信息共享、派驻警务联络官、联合侦查和联合行动等警务合作事项,为双方进一步联合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出有益探索.但合作过程中执法合作文件零散,合作机制不具稳定性;协调机构缺位而导致合作效率低下;信息交流方式传统未能实现情报高效利用;执法能力参差不齐以致合作效果不理想.鉴于此,应当尊重各国主权、有效协商,共同制定完备的法律文件实现警务合作机制常态化;设立权威性协调机构统筹各方意见,提高合作效率;建立情报信息共享数据库弥合合作主体间的信息鸿沟;升级技术设备和开展警务培训,全方位提高执法能力,切实提升中国—东盟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警务合作质效.

    中国—东盟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警务合作

    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基层运行现状、困境与优化路径

    陈嘉李慈学刘栓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的成立,标志着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之间的监督协作进入新阶段.但从基层运行现状来看,监督精准度和协作配合深度仍有待提升,监督闭塞、部分协作机制运作不畅仍阻碍其职能的有效发挥.如何应对检警双方合力不足的困境,是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面临的难题.因此,要多管齐下努力提升监督实质化水平,要信息共享不断破除监督闭塞,同时持续优化协作机制、提升协作合力,以完善和提升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的监督能力和协作水平.

    侦查监督协作配合司法改革信息共享

    侦查数据画像在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预防中的应用

    邓玉凤康杰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对社会危害极大,预防此类犯罪极其重要.侦查数据画像是大数据时代数据技术与侦查技术的有机结合,其为预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提供了新思路.从犯罪成因、技术支撑、信息载体等方面论述了侦查数据画像在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预防中应用的可行性,侦查数据画像在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预防应用中的实施步骤为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构建画像、画像预警,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预测下一次犯罪地点、实施者、受害者.

    侦查数据画像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犯罪预防

    迈向数字时代的警务变革:基本态势、实践偏差与建构路径

    秦大强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经济多元开放、风险隐蔽传导、城市数字孪生,对公安工作现代化提出了全新要求,需要依托技术赋能推进警务机制的全局转变、数据要素的全域赋能、理念规则的全面重塑.数字警务在多地实践中实现了城市社会治理的场景应用全覆盖、打防体系再优化、治理效能新提升、辅助决策更科学,但也逐步暴露出普适性难题、内卷化影响、联动性不足、失泄密风险等问题,需要系统培育数字理念与数字技术、有效融通经验做法与技术创新、动态契合数字技术与主体需求、体系构建数字空间警察权责,协同推进集数据治理、平台建设、终端应用、模式创新四位一体的新型警务生态.

    数字警务数据赋能警务变革场景应用

    语篇语义视域下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话语研究

    郑洁袁传有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与语言层次观为出发点,基于语篇语义系统,构建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话语分析框架,用以分析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各阶段的语篇语义特征和词汇语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增强警察的应急救援外语能力.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话语的语类各阶段可以由概念、联接、评价、协商、周期和辨识六个语篇语义维度实现,在语言层面上由体现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词汇语法资源来表达,进而强化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准确、快速、清晰和安抚的话语特征.从叙事能力、协商能力、组篇能力和生存外语能力四方面提高警察的应急救援外语能力,有助于构建更高效的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模式,为提升国家应急外语服务能力提供语言学支持.

    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话语应急外语服务语篇语义系统外语能力

    多火焰燃烧相互耦合作用研究

    朱智超杨景辉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多火焰共同燃烧时相互作用规律,从试验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对蜡烛燃烧耦合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燃烧火焰相互靠近时会出现复杂振荡行为,该行为包括同相位同步振荡、反相位同步振荡和特殊的死亡模式;蜡烛间距、数量、对称性和拓扑结构是影响燃烧火焰之间相互耦合作用的主要因素;耦合模式由蜡烛间距决定,而蜡烛数量和拓扑结构对火焰振荡频率和亮度产生影响.

    蜡烛火焰影响因素相互作用距离拓扑结构蜡烛数量耦合

    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分析及火灾防控策略

    陈娟娟
    49-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较大.对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从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法规标准建设、设施建设和管理、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着手,全力做好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工作.

    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风险隐患火灾防控

    基于合成时频分布图的轻量级网络小电流故障电弧检测

    冷友伟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解决故障电弧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布图的轻量级网络小电流故障电弧检测方法.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电弧试验,并采集电弧试验数据,通过把电流数据转换成合成时频分布图构造训练集和测试集,输入STF-GhostNet模型识别故障电弧并输出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故障电弧检测准确率约为94.1%,与传统BP模型、AlexNet相比,准确率明显提高.

    神经网络时频分析电弧故障检测小电流电弧STF-GhostNet

    数字孪生视域下举高消防车全寿命保障技术研究

    张晓明李玉王其磊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为更好发挥举高消防车的作战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促进举高消防车全寿命保障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通过分析现有举高消防车保障工作现状,结合举高消防车使用经验,设计了包含保障性设计、仿真试验、运行与维护、数字化训练和任务规划为主的举高消防车全寿命数字孪生保障技术体系框架,并提出数字孪生技术在运维保障阶段应用的具体办法.利用该框架可以充分利用举高消防车全寿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实现全寿命保障的数字化,助力数字孪生技术在举高消防车全寿命保障领域的应用.

    举高消防车数字孪生全寿命管理保障技术

    微细结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实战处置效能研究——以大型换流变压器火灾为例

    李绍宁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特高压换流站内关键运行设备的大型换流变压器,其装置内部一旦发生火灾,变压器内储存的大量特种油品会迅速发生燃烧,并严重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短时间内即可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分析大型换流变压器火灾风险和灭火剂选择策略,提出利用微细结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灭火,并通过模拟火灾冷喷试验和真火试验,确定粒径为100~200 μm区间内的微细结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可实现对大型换流变压器初期火势的有效压制,最大限度降低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

    微细结构泡沫压缩空气泡沫系统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