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核心素养实施路径

    雷丽丽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为了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教学案例,从诗词之语言、诗词之诗性、诗词之韵味和诗词之时空四方面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探讨.

    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韩军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探析

    连静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军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新语文教育"以及由此凸显出来自由个性的"人文精神"对改进当代语文教育进程有着诸多启示意义.本文通过对韩军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及其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做出分析,并总结了韩军的人文精神对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启示,以推动当代语文教育体系的进步和发展.

    韩军人文精神个性自由

    核心素养下于漪教文育人思想探究

    强妞妞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漪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该具有教文育人的思想.于漪教文育人思想的主要内涵是:教文和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教文育人的培养途径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发现于漪教文育人的思想对当今语文的教学有很多的启示: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要目中有人、发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素养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于漪教文育人核心素养

    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语文教材观

    靳怡凡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崧舟老师作为小语届的领军人物,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研究.他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探索教材诗意和细读教材文本的教材观.其中,探索诗意包括体会原本的诗意和揣摩潜在的诗意.细读文本包括直面文本、咬文嚼字、互文参照和与文本对话.学习和践行王老师的语文教材观,启示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自身的"精神惰性";保持一种全然进入教材的敏感和警觉;聚焦教材,反复研读;最终达到细读自己的境界.

    王崧舟教材观探索诗意细读文本

    教读课与自读课助读系统之异同及使用

    雷婷玉余莉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助读系统是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助学系统既有共性,也存在部分差异.在运用助读系统时,师生要转变以往的使用观念,增强使用意识;挑选合适的、典型的助读材料,以提升使用效率;教师要在教学实际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促进助读系统与教学的有机融合.

    教读课自读课助读系统

    于漪的语文教学艺术观探析

    刘婧王益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美语文"的倡导者于漪老师主张语文教学应当"科学性与审美性兼具".本文对于漪老师"科学性与审美性兼具"的语文教学艺术观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对其教学艺术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析,并从中得出三方面的价值启示.本文认为,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观是基于其独具特色的个人经历,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认真负责的职业素养而形成的,当代青年教师尤其要充分学习她的教学精神和借鉴她的科学与审美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方法,真正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递真、善、美,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快乐地成长.

    于漪语文教学艺术观科学性审美性

    微探语文教学中动词"做"与"作"的用法

    韦书姣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词"做"和"作"是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二者的用法容易出现混淆,在语文教学中会给师生带来困扰.但是这两个词在词汇意义、语法特征、具体用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只有掌握了这些差别,才能更加准确地使用这两个动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做""作"词汇意义语法特征用法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转向策略

    张童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带动了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课程教学要求.当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需贴合新课标精神,向新课标期待的方向转型.在新课标背景下实施文言文教学,需破除错误的文言文旧教学理念和以"串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据新课标要求构拟"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学习任务"组织下、"学业质量标准"规范下的文言文新课堂之形态,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中心目标,制定素养导向下的文言文教学目标,进一步凸显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文化本位",以"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建构知行统一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以及建立四位一体的新文言文教学评价机制.

    课程标准文言文初中教学核心素养

    翻译美学下《生活的艺术》汉译的审美对比

    苏亚浈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出版后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被译为多个中文版本.基于翻译美学理论,本文从词汇层面研究《生活的艺术》越裔译本、黄嘉德译本以及笔者自译文,对比分析不同用词对原文语义和风格的传达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语义的明确要做到选词言简意赅、用词准确达意和把握好词汇的丰富程度;风格的再现要注意选词契合原文的文本类型、词语搭配的行文得体和用词符合译者的创作风格.

    《生活的艺术》翻译美学词汇

    单音节网络新词语法语义变化分析

    王旭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探寻网络社交所用的单音节词语在语法和语义方面产生的变化.单音节网络新词作为网络新词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因其独特的语法特点、表达形式成为了网络语言中奇特的现象.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真实语料为研究基础,对单音节网络新词进行具体解释和分析,发掘出单音节网络新词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在今后可能产生的影响.

    单音节网络新词词义词性语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