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李娟、梁鸿作品为例析非虚构文学现象

    李倩倩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开设"非虚构"专栏,"非虚构"文学逐渐进入到主流文学行列.通过对"非虚构"文学的发展概述,以李娟、梁鸿的作品为例,分析"非虚构"文学呈现的自然文化图景和社会现实图景,感悟"非虚构"文学对生态环境与精神困境的共性诉求,从而推动"非虚构"文学的繁荣发展.

    "非虚构"文学图景呈现共性诉求

    双重李白背后中国文人的精神困境

    任文汇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白的形象始终承担着两种对立的功能:既是一种超人间的纯精神视角,俯视着烟火人间的生存逻辑;又是一个秉承了人性弱点的凡俗中人,怀疑着那个"超人间的纯精神"."达"则孔孟,"穷"则老庄,游移撕扯,但终究无法平衡自洽,这也是中国文人普遍精神困境的写照.

    双重李白文人精神困境

    关联理论视角下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

    王超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话语标记语well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用和话语组织手段,标示话语前后之间的关系,传递说话者的情感,并制约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通过自建语料库,统计并分析了小说《嘉莉妹妹》中well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五种语用功能,即面子威胁缓和标记语、思维延缓标记语、信息短缺标记语、情感标记语和话题转换标记语,全面揭示了其在会话过程中通过作用语境效果进而强化交际双方的认知关联,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well这一话语标记语,实现顺利的话语交际与沟通.

    关联理论话语标记语well语用功能《嘉莉妹妹》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林冬红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之一,对学习者拓宽汉语语法研究的视野、加深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认识、掌握必要的语法分析方法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的教学课堂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教学质量,本文将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对本科院校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汉语国际教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应高效渗透语法知识

    王艳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实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分淡化语法教学、忽视语法知识,甚至剔除了语法教学的相关内容,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令我们的语文教师十分尴尬.为了今后做好与高一阶段教学的衔接,那么作为初中七年级的语法教学,该如何实施呢?笔者认为应该从运用教材,创设活动与利用成语,依靠朗读两方面进行实施.

    语文语法语用

    文化润疆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研究

    梁丽美鄢莹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润疆"政策的提出,给新疆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宏观上做出导向,但仅仅国家和政府层面做出努力是不够的,上行则需要下效,上令还需要下达,地方层面也要有所动作.那地方层面如何更好地践行"文化润疆"政策呢?自然要遵循全方位,深层次的原则,即工、商、农、教等各领域都应践行这一政策,而作为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则更应做出表率.值得褒奖的是,"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的中学语文教学作出了积极配合,主动审视原来的教学模式,寻找以前的弊病,力求探索出新疆未来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响应国家政策,让教育先行.

    "文化润疆"中学语文语文教学

    讲好语文课程里的思政故事

    陈小美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立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之信和接班可靠之德,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人,中职语文课堂思政已初步呈现百花齐放春满园之景,在"芳香四溢"的方法摸索道路上教师们各显神通.通过比较、交流、探究发现,触摸思政效能新高的故事法,充满了乐趣和无穷韵味.中职语文课堂在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价值的同时,借用故事的资源优势点染思政之美,增添语文之色,巧用故事之趣,能在兼容契合文本之智和传递思政之育的道路上活用故事之法,启发学生在无意识形态下自悟思政深意,自我教育,自我反省和自我启迪的较长时间效应.故事法思政有效化解了生硬思政的尴尬,创新了思政形式并提高教育效果和水平,也展现出课程思政教师的教育自觉性和综合素养.

    课程思政故事中职语文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究

    田治鹤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歌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体裁的一种,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以及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诗歌起源于我国的古代,用一种精炼的语言表达,加以结构的设计,受到很多初中生的喜爱.诗歌中传统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因为缺乏对诗歌的思考和研究能力,使得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将阐述初中学生在诗歌学习中的现状,进而探讨一个良好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诗歌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情景法在汉语综合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季月华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了本校留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现状后,发现情景教学法更适合汉语综合初级阶段的教学.情景教学法借助实物、图片、动作表情、周围环境及多媒体等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通过创设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情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选取《HSK标准教程2》中《门开着呢》一课作为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情景教学法在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情景教学法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

    基于语用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研究

    任吴珂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板块,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本文围绕基于语用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优缺点、改良方法,在常熟市昆承中学文言文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学现状,以期引导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且为初中文言文语用型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常熟市昆承中学文言文教学语用型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