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深度学习下阅读教学的策略

    郭琴英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是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也是每一个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教师要做好深度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认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本论文主要从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策略两方面进行研究.

    深度学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文本解读的四种意识

    赵祥云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背景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教育的转型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也应该注重对文本解读意识的提升,完成文本解读意识的综合把控.本文笔者针对文本解读意识培养进行分析,文章中简要阐述了新课程背景,同时在文章中也提出了文本解读意识培养策略.

    新课程文本解读四种意识

    新课标导向下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康寅清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能够决定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初中语文阅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给学生奠定更好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教会学生自主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主动权、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四个方面做以深入探析.

    新课标初中生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下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杜文凯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而诞生的学科概念,该文件当中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应当进行深度的改革,因此,需要展开有效的语文课堂改革.现今阶段,我国语文课程最需要解决的是阅读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有效改革.新的教育方针当中提出了群文阅读教学法,该概念从语文阅读的思维、方法进行深度的改革,并且,该概念是基于语言构建与运用、审美鉴赏、文化传承与思维提升这四个方面而诞生的,因此实现了语文教育的创新.本文基于此展开研究,针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观念下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从群文阅读的教学重点、群文阅读与核心素养的相关观念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三个层面深入剖析.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中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方略

    曹玲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当前阶段的高中语文课程中,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已成为了高中课程的一项重要.读书和写字是语文教育最主要的二个课程,因此对于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都十分关键,而对于提升高中学生的读写能力,则必须合理运用群文阅读.以下针对当前高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运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展开了研究.

    群文阅读高中生写作能力应用策略

    任务驱动型作文常见失误分析

    高为王金禾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来说,2015年的全国卷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论证能力和逻辑论证能力.但作文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学生也容易出现一些常见失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见有偏离题目、论证浅显和逻辑混乱等失误问题.笔者尝试提出紧扣材料,驱动任务;积累素材,驱动内容;辩证思考,驱动思维等措施实现作文的多维驱动,以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常见失误对策

    运用批判性思维改进议论文写作

    陈可人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以《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劝学"新说》为例,归纳出学生在论证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条:隐藏前提错误、循环论证、错误类比、草率的结论、过度概括和刻板成见及"稻草人"等,以此指导学生认识自己论证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议论文的写作.

    批判性思维议论文写作有效论证

    巧用文言文优化作文教学

    韩米琳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文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难点,高中生在学习完高中所有的文言文后,大多能体会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而不能将文言作品中的素材或者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长期以来两者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通过在课堂上对优秀文言作品的再探讨,从写作教学中的描写、抒情入手,使得作文教学与文言文教学相融合.教师对部分内容深入分析,引导学习古人的文言文的写作特色,帮助学生提升自己对人物描写的能力,提炼古人情感表达的精髓,熟练运用经典的语句作为写作素材,从而提升写作水平,反向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另通过课下布置相应小作文,来养成学生积累并使用文言素材的好习惯.通过教师的写作指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深入体会其中的多种情感,使得自己的文章真挚、生动,进而拉近学生本人与文言文的距离.本文就教师在讲授完《项脊轩志》后进行写作训练的方法进行讲述.

    《项脊轩志》写作教学归有光

    民间童话《三只小猪》的心理探析

    陈念民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民间童话《三只小猪》在当代各国有多个编译版本,且与一百多年前约瑟夫·雅各布斯的版本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英国民间童话《三只小猪》及其在几个国家流传的不同文本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分析视角出发,探讨童话故事中蕴涵的心理意义,以及民间童话在改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三只小猪》民间童话受难原型

    陈大佐诗集《我在今生里走走停停》赏析

    郭道荣甘应鑫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70后诗人陈大佐的诗集《我在今生里走走停停》如一部乡村变迁的"时代报告",有对现实生活的省思、有对人类命运的思索、有对底层社会的关注,这些诗作不人云亦云,不油滑、不虚幻、不漂浮,细腻含蓄,柔中有刚,处处渗透人生,处处风骨雅正,既有诗学审美价值,也有社会学价值.

    70后诗人人类命运底层社会诗意构建渡人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