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中)
文学教育(中)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中)/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彷徨》整本书阅读中的教与学

    刘紫微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是构成一堂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中亦是如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的概念以及对李煜晖《彷徨》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中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进行分析,剖析现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现状,由此找到解决途径和教学策略,以改善目前整本书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鲁迅《彷徨》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

    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王晓甜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文阅读教学自实施以来,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的固有模式化,为中学语文课堂灌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群文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不同文本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实施,有以下几点策略:选择合适的议题;比较异同,深化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扩大学生群文阅读的范围。

    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任务驱动式教学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

    胡春燕彭妹兰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交际语言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因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中。但相比在英语和计算机学科中的研究,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语文学科中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探究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建构主义学科教学

    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与实践

    梁子江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出现的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深入发展,如今课堂中的教学越来越侧重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就有了"提问式"教学的出现。这种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频率较其他科目来说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阅读中。语文阅读只靠教师去讲,去一味的输出,并不能让学生去理解阅读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所以这时,提问便突显出重要的作用。但是往往学生对于提问存在反感、抵触等情绪,这就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会耽误课堂进度。所以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实践改革是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点,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思考应该课堂无效提问的策略,让提问式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

    阅读教学师生互动高中语文教学提问式教学课堂氛围

    以经验还原为主导的古诗文阅读

    周雪梅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文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鉴于中职教育应试要求不高的特点,古诗文教学可以扬长避短,将目标定位在人文素养的养成上,通过古诗文教学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欲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此,笔者倡导一种经验还原为主的古诗文教学理念。围绕这一目标,本文提出四种教学策略:一是通过反复诵读和表演,唤醒文本中作者(他者)的经验,赋予文本当下的生命经验;二是在有史料支撑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象,补充还原古诗文的故事情节和情感;三是关联自身生活,体味贯通;四是古诗文与现代诗文混合学习教法。期望这些策略有助于激活中职课堂的古诗文教学,夯实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使他们在与古诗文的互动中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

    古诗文阅读诵读唤醒经验想象还原经验关联生活混合阅读

    建构主义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郭巍巍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词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有着极大的作用。建构主义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情境的建构,让学习者能够积极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在现今的古诗词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立足一线7-9年级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情况,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研究认为,古诗词凝练丰厚的语言给自主建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建构主义创设自主空间能够破解古诗词意象难懂的难题、建构主义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古诗词意境。为此,建议促进学生主动建构以培养审美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创设情境去促进学生理解、协作会话从而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进行初中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古诗词的学习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建构主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熊琪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天然就具有"德育"的教化功能,而古诗词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元素,特别是选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因其与初中生的理解阅读相契合,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鉴于此,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切入点,以其中的古诗词为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探讨古诗词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以古诗词为媒介,以语文课堂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古诗词德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融入

    朱旭玫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学经典著作,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思想精髓和文化精髓,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符合小学生整个阶段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本文在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渗透意义的基础上,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剖析了国学经典的渗透策略,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启示。

    小学语文教学国学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史馨宇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教学语言是语文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课堂效率,也影响着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运用能力。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阐释语文教学语言的概念和特点,了解语文教学语言有其独特性。其次,归纳当下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对当下语文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语言艺术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策略研究

    王笑南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和教育观,从教学目标、教学要素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扩展了课程教育的内涵。大学语文课程在思政课程改革具有思政属性、教学目标趋同性、教育资源同一性等方面的优势,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现实可行性。鉴于此,提出注重课程思政设计的衔接性与现实情感性、加强语文教师的思政素养、坚持授课方式科学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引入CIPP课程评价模式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策略。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思政策略CIP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