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丁金昌

季刊

1671-4326

jwvtc@163.com

0577-86680067,86680159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e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走向大共建:新时代乡风文明共建的再思考与实现路径

    鲁文练舒淇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风文明是乡村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如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却是个现实难题.一方面,"乡风文明"不是一个恒定概念,具有时代性意涵,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特定内涵和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作为整体性事项,走向共建是实现乡风文明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乡村社会处于现代化转型关键期和城乡融合进一步深化的时代环境下,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需要拓展和丰富建设主体的认知,从强调政府与乡村的共建走向国家-乡村-城市大融合、大共建的格局,落实到行动上要以乡村为主场域,对标国家政策要求,广泛吸纳包括城乡在内的各方力量协力推进.

    新时代乡风文明城乡融合大共建格局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实践及启示

    赵智娜
    9-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社会在乡风文明建设、乡村传统文化建设和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有力地推进了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进程.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表明,加强乡村文化保护,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化建设,健全乡村文化人才发展体制,有助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视域下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以丽水松阳为例

    周鑫蓉黄建明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有了新机遇、新方向、新使命和新要求.浙江松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经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否兴旺,社区居民满意度是衡量的根本标尺.浙江乡村旅游地要构建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索乡村旅游吸引物产权制度,培育乡村旅游领军人才,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做好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要把握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响应共同富裕的要求,进行产业升级,扩大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居民满意度,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共同富裕乡村旅游丽水松阳

    乡村旅游中的"景观"原真性问题——以泰顺Y村为例

    蒋子郁陈春勉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都市人对现代性的焦虑催生了乡村旅游的原真需求.泰顺县Y村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原真景观,但旅游发展态势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城市游客期待的"原真景观"并不完全对应其生态学和人类学层面的内涵,更多指向一种哲学层面上的被建构出来的"景观".面对这一现象,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乡村一方面应尊重游客需求,以变通方式满足游客"日常实在"需要,在现有基础上适度制造景观;另一方面,应保持景观的原真性,坚持以"生态美"的观念贯穿旅游开发始终.

    景观原真性生态美学乡村旅游

    东风随春归:温州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与预测(2023-2024)

    任晓
    29-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温州工业经济在均衡复苏中稳健前行,综合分析超前指标、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等多个维度的进度数据和历史数据发现:工业生产的"恢复性"动能叠加"内生性"动力共同拉动工业景气上行;当前价格接近底部区间,正向价差抬高盈利下限,利润率攀升带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当期需求与产能投放存在阶段性错配,库存回补驱动缺乏接续动能;需求偏弱抑制了产能释放和库存回补动能,产能修复时间拉长;工业企业债务关系的脆弱性上升,投资意愿有所减退,投资增速上行动能较弱.展望2024年,生产端延续温和复苏,预计全年工业经济增长轨迹中枢为10.36%;工业投资存在超调,全年工业投资增速中枢将重返至正常区间;工业利润率曲线平坦化,价格回升拐点临近,年内企业盈利浅回升.

    工业经济经济运行产业周期温州

    刘基诗文跨媒介转化与开发的现实基础、理论与策略

    康楠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基诗文是承载、印证刘基人生轨迹的看点,具有先天的资源、价值优势,可适应在多元媒介间的迁移与转化.采捃刘基行吟于浙江诗路的履痕,以跨媒介视角观照刘基诗文与浙江诗路的联系,可于浙江诗路的统一叙事逻辑中丰富刘基诗文媒介产品纬度,拓展诗文的文化创意应用场景及文旅开发空间格局.在跨媒介转化与开发中,刘基诗文将由单篇诗文的碎片化解读转向对情感意蕴的整体性诠释,浙江诗路文化景观也会从各自分散独立运行演变为因地制宜协同发展,最终实现诗人、诗文与诗路的多轨融通.

    刘基诗文跨媒介浙江诗路文旅开发

    乡村户外音乐节发展模式与路径——以温州楠溪江音乐节为例

    商芮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中国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抓手.面对乡村文化旅游陷入同质化等非良性竞争的困境,户外音乐节的介入为乡村文旅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中国户外音乐节在地演进并介入乡村文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乡村户外音乐节"音旅融合"发展模式.基于音旅融合模式的特征,对温州楠溪江音乐节进行考察发现,乡村音乐节有继续深入推进的价值,但要深入当地社区,释放在地文化活力;要塑造差异性文化体验,提升游客重游意愿;要巧用新兴技术,持续拓展音旅业态.

    户外音乐节乡村文化旅游音旅融合楠溪江音乐节

    温州女神信仰文化考论

    刘书琴
    48-5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神信仰是温州神灵信仰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温州文化观念的抽象性表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女神信仰的传统,温州地区将女性神祇作为其崇拜对象的现象极为普遍,女性神祇依托祠庙、塑像、画像、曲艺等艺术载体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温州女神信仰背后既有女性平等意识的萌发与男性权力的枷锁等文化意蕴,还有温州地区孝道至上、商道盛行等特殊文化内涵.

    神灵信仰女神信仰温州文化

    高职院校大学生课程思政获得感的提升路径——基于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实证数据

    马德龙郑德峥孙思雨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大思政视野下思政教育的新思路,基于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实证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课程思政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课程思政获得感在知识满足感、情感共鸣感、习惯成就感和信念充实感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知识满足感在课程思政获得感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情感共鸣感和习惯成就感.建议强化知识满足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促进情感共鸣感和习惯成就感的发展,增强信念充实感和整体课程的吸引力.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获得感因子分析

    "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为例

    吴国环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学信息化进程,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成效的重要工具,而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探索课程教学与价值引领的有效途径.构建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应用于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以项目化教学模式为编排体例、温州区域产业产品为项目载体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依据项目任务特点融入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工匠精神、职业规范等思政元素,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任务驱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具有实际意义.

    机械制图课程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