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郭礼和

月刊

1674-7666

cjcb@sibs.ac.cn

021-54920950,021-54922892

200031

上海岳阳路319号31B楼408室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细胞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中国/省市细胞生物学学会会讯,设有专论与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学会会讯等栏目。信息量大,涵盖面广,报道及时,栏目众多是本刊特色。长期以来深受各层次科研、教学工作者欢迎。 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生物学领域内的核心期刊;是报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介导神经炎症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化瑞芳刘科锐吴贝贝谢静怡...
    28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情感障碍性疾病,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神经炎症机制在抑郁症的研究中逐渐深入.临床和动物模型均证实,抑郁症体内高水平的炎性细胞因子和被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等典型神经炎症反应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Bl(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染色体结合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危险相关模式分子,可被免疫活性细胞和坏死细胞释放至细胞外,启动脑内炎症反应.HMGB1拮抗剂的研发也为神经精神类疾病治疗拓宽了治疗途径.该文重点介绍了HMGB1介导神经炎症的分子机制及其在抑郁症发病及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抑郁症高迁移率族蛋白B1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细胞因子

    IRF6在颅面部发育中的作用

    连奕琪胡雪峰吕翼
    300-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扰素调节因子6(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6,IRF6)是一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广泛表达的转录激活因子.研究发现,IRF6能够调控口腔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影响唇腭的正常融合、牙釉质的形成以及牙齿形态,同时还参与颌骨成骨细胞的分化.IRF6基因的缺失或者突变会导致腭裂、牙齿缺失、颅面畸形、骨骼缺陷等颅面部异常.该文综述了IRF6在颅面部发育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了解其在颅面部发育以及颅面畸形中的作用,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IRF6唇腭裂颅面部发育颅面畸形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研究进展

    邬春秀张晶晶吴进一金志刚...
    308-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是一种来源于人脐带组织且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能力的多潜能干细胞.相比于其他干细胞,hUC-MSCs具有容易获取、分离和培养,移植体内后免疫原性低、无明显致瘤性等优点,已成为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重要的干细胞来源之一.然而,hUC-MSCs在体外培养时容易趋向衰老、逐渐失去快速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从而限制其临床应用.该文主要就近年来在hUC-MSCs衰老机制以及延缓hUC-MSCs衰老的相应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和讨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细胞衰老延缓衰老

    功能化GNPs在流行病快速检测和实体医疗中的应用

    陈少忠王冬梅
    319-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与不同分子偶联,不仅可优化其存储条件,还可起放大信号的功能.GNPs是种理想的偶联体,其生物相容性、低毒性、稳定性和表面功能化等特性使其应用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功能化的GNPs为构建体外诊断产品提供了载具基础,在流行病肆虐前期,成熟完善的体外检测方法可提供快速实用和操作便捷的医疗检测.该文就功能化GNPs检测在流行病及医疗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体外检测和可视化检测等提供借鉴.

    功能化GNPs体外诊断产品比色型检测流行病

    砧/穗间交流的物质及其嫁接愈合效应

    杜浩陈瑶吴庆贤刘思彤...
    327-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嫁接愈合受砧/穗自身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和控制.在嫁接伤口愈合期间,砧木与接穗的相互作用不仅体现在明显的组织学特征的变化,还涉及了复杂的生理生化和分子调控机制.砧木和接穗愈合经历隔离层的形成、愈伤组织的发生、分化以及维管组织的再分化四个步骤,在此过程中砧/穗细胞、组织或器官之间相互影响,频繁发生物质交流,如植物激素、蔗糖、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通过胞间连丝发生短距离运输或是经韧皮部进行长距离运输,从而开始形成砧/穗之间的识别、接纳、包容效应,最终完成愈合过程,并对嫁接苗后续生长过程起到重要影响.该文就当前植物嫁接过程中砧/穗愈合的组织学特征、砧/穗间交流物质的属性及其对砧/穗愈合进程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植物嫁接繁殖的生产实践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砧木接穗亲和性物质运输途径嫁接愈合影响因子

    嗜肺军团菌效应蛋白之间的调控机制

    康丽娜黄诗晴陈涛涛欧阳松应...
    336-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是 一种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它可以引起人类军团病.嗜肺军团菌的Dot/Icm分泌系统在其致病过程中至关重要,其向宿主细胞内转运约330种效应蛋白,通过修饰细胞调节因子、抑制细胞凋亡等一系列措施操纵宿主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以完成自身的增殖与侵染.为避免对宿主生理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嗜肺军团菌已进化出复杂而精细的调控机制来平衡嗜肺军团菌毒力与宿主细胞的稳态,以确保嗜肺军团菌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存.军团菌效应蛋白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近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嗜肺军团菌效应蛋白之间的作用机理也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热点.该文主要对嗜肺军团菌的致病机制及其效应蛋白间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了解嗜肺军团菌致病机制提供了 一定的参考.

    嗜肺军团菌Dot/Icm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相互作用

    USP22调控肿瘤中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李雪雪卫旭东王倩茹
    34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USP22作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之一,在几种类型的人类癌症中已被观察到,这表明USP22可能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作为致癌基因在癌症进展中起作用.然而,导致USP22转录激活的机制,特别是USP22介导人类肿瘤进展的机制,至今仍然未知.前期研究表明USP22主要通过调节正常T细胞和B细胞中丝裂原的激活诱导肿瘤发生.而最新研究发现,仅USP22过表达不足以诱导肿瘤发生,USP22是通过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肿瘤进展的,该理论的出现为肿瘤机制的研究提出了新见解,也为USP22介导肿瘤治疗耐药性提供了新思路.该文对USP22参与肿瘤进展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概述和总结,以期发现USP22介导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不同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对肿瘤进展的影响,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USP22肿瘤信号通路治疗

    基于CRISPR 2类Ⅴ型系统的检测技术开发与研究进展

    李宏宇黄诗晴郑巍薇欧阳松应...
    355-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酸检测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病原体检测中,在公共卫生管理和临床治疗决策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CRISPR 2类Ⅴ型系统的核酸检测技术,同时还具备检测方式简单、检测时间短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该文简要介绍CRISPR 2类Ⅴ型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与作用机制,总结已开发的基于不同Ⅴ型Cas蛋白的众多检测平台以及这些检测平台的应用场景,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简要述评.

    CRISPR-Cas系统核酸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

    类器官在感染性疾病建模中的应用

    邓文昌谢晓瑞程全申少磊...
    365-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染性疾病一直以来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有极大影响,然而,传统的动物及二维(2D)细胞模型难以在病原体建模及药物评价中获得较为可靠的结果.类器官是由干细胞发育而来的高度模仿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多细胞体系,在感染性疾病建模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该文重点介绍了类器官在病毒、细菌以及原生生物三大领域作为感染模型的广泛应用,此外,还讨论了当前类器官构建感染模型的不足之处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类器官感染干细胞病毒细菌原生生物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