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

叶菊华

月刊

1009-6000

urbnrech@163.com;editor.mur@gmail.com

025-84784510

210029

南京市华侨路37号29楼

现代城市研究/Journal Modern Urban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6年创刊,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追求学术性、前沿性和前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新动态,刊载有创见的现代城市研究成果、述评、实例分析、文摘等。深受高校、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的广大读者的好评。本刊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饰精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明收缩视角下城市空置土地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段利鹏李诚固张艳辜智慧...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收缩现象日益加剧,空置土地已成为收缩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矛盾.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国际收缩城市空置土地影响和精明收缩实践经验,在总结空置土地概念、危机与契机基础上,基于城市内部收缩模式提炼出边界控制、公共交通引导和去密集化 3 种典型空间规划策略,并结合治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引出土地银行制度、临时使用、参与式规划等实施保障政策,旨在为我国收缩城市空置土地治理提供有益启示.

    空置土地精明收缩空间规划策略实施保障政策启示

    站城一体化视角下高铁新城演变效应实证研究——以杭州东站城东新城为例

    曾忠忠贺怡张波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铁站点为核心,综合发展居住、商业、办公等功能的高铁新城建设模式逐渐被规划开发者所接受.高铁新城的发展是否达到规划预期,高铁站对城市的影响强度是研究的目标.文章以杭州东站所在的城东新城为对象,通过多年卫星地图、空间句法和大数据3 种方法,揭示了城东新城12 年的发展与站城融合发展预期目标的协同情况.从道路网络构成、房地产开发、商业建设情况、乘客微观感知 4 个考察维度建立高铁新城演变效应研究体系,证实了该体系对研究站与城关系的科学性和理论性.研究旨在通过综合多种数据采集方法,从城市设计和微观感知角度获得高铁站点对城市的具体发展效应,对我国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评估体系和开发模式提供实证借鉴.

    高铁新城空间演变实证研究大数据

    基于发展理念的中国城市体系研究嬗变及前瞻

    姚冲甄峰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城市体系研究一直以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研究重点与国家发展理念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理念.作为响应,中国城市体系研究在引进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基本建立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基本与国际接轨的城市体系研究框架.参照我国城市体系研究的历史发展进程,基于新发展理念,提出中国式城市体系基本内涵,下一步要加强创新式城市体系研究、协调式城市体系研究、绿色式城市体系研究、开放式城市体系研究和共享式城市体系研究.

    城市体系城市群都市圈新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

    "效益+绩效"评价视角下老年人体力活动促进的室外健身场地优化研究——以成都旧城为例

    李恒张继刚曾英桀
    95-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背景下,建设优质室外健身场地促进老年人体力活动参与,从而提升其身体素质,是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健康老龄化途径.文章以成都旧城五区18 处室外健身场地为例,在分析老年人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应用聚类算法将常见室外健身场地分为独立功能线状运动型、独立功能面状运动型、多功能面状运动型和大型综合功能运动型4 类,通过比对各类场地老年人体力活动效益与绩效差异,进而总结不同类型健身场地的建成环境优化设计策略,以期为室外健身场地的精细化建设提供参考.

    室外健身场地老年人成都旧城体力活动建成环境

    基于眼动追踪的历史街区意象要素视觉显著性分析——以广州永庆坊为例

    周祥崔栗辰陈素青谭子媚...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街区城市意象要素是城市空间感知的重要内容.在原有的认知地图问卷调查基础上,以永庆坊为例,以照片和视频为媒介,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其意象要素视觉显著性的构成特征.首先总结永庆坊认知地图之中意象要素的视觉显著物.其次利用眼动仪展开实验,收集大样本被试的眼动数据,并进行数学统计分析,以静态照片探究单一场景意象要素视觉显著性的构成机制,以动态视频探究不同场景意象要素之间的视觉显著性差异.最终获得历史街区意象要素视觉显著性的构成规律,并为其实践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眼动追踪历史街区城市意象视觉显著性永庆坊

    伦敦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系统协同演化研究及启示

    杨晓春马涛洪武扬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伦敦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系统的协同关系,并通过梳理英国政策机制和空间规划体系的演变特征,总结产业—空间系统协同演化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伦敦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系统的协同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从内向外的圈层式跌落特征,在时间上表现为2001-2010 年的失调衰退阶段和 2011-2021年的缓慢优化阶段;(2)英国区域治理政策机制和空间规划体系经历了复杂变迁,呈现与产业—空间系统协同演化阶段在时间上的同步性.

    产业集聚城乡空间耦合协调时空演化伦敦大都市区

    时空可达性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的研究

    王夕倩胡璟萱邱冰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住宅价格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住宅的建筑特性能够决定其基本价值,但不同的区位条件也会使住宅价格产生差异.区位差异带来的交通、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服务的不同,会影响居住便利性,从而影响住宅价格.因此,研究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程度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能够揭示住宅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文章研究了南京市6 个老城区和 2个新城区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收集 2024 年1月各小区的平均住宅价格,运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住宅价格的空间特征,再用网络分析法计算住宅到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最短时间,将住宅属性和通行时间成本纳入MGWR模型来探究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对房价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市住宅价格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呈现圈层状分布,峰值出现在鼓楼区、玄武区和建邺区;(2)住宅容积率、小区绿化率、到达最近公园、公交车站、购物中心、火车站和三级甲等医院的时间对住宅价格有显著影响;(3)相同因素在不同城市空间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

    住宅价格时空可达性空间分异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加强保障性住房数据采集与维护管理研究

    王志云耿向卫刘鸣鸣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为解决城市居民住房突出问题,大力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对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各地保障性住房的大量交付入住,保障性住房住户数据出现井喷式增长,为确保保障性住房合规入住,住房保障管理部门需要对居民不动产、收入、车辆、工商、税收等大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核查,涉及部门多、信息安全要求高,因此保障性住房如何开展数据采集以及加强维护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当棘手的问题,值得深思.基于此,文章针对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数据采集工作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维护管理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住房保障相关工作单位带来一定帮助及借鉴.

    保障性住房数据采集维护管理

    超大城市特色民宿价格分异特征及其机制研究——以北京四合院民宿为例

    杨鑫梁印龙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退散以来,旅游业反弹式增长为经济恢复提供了巨大动能,民宿产业在急剧的供需变化中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价格扭曲、市场失灵等问题.文章以北京四合院民宿为例,利用网络大数据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超大城市特色民宿的价格分异特征及其机制,发现了价格受建筑特征、区位交通、周边设施等因素影响且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民宿所受影响具有异质性的结论,最后从城市管理、规划配套和民宿产业发展的视角提出政策建议,对推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合院民宿价格分异价格机制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