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Journal Research on Modern Basic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高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育——以《拿来主义》教学为例

    张若水
    20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培养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作为汉语本体的目标,另一方面是语言作为文化手段的目标.学生目前存在三个困境:写作背景缺少相关知识,汉语作为孤立语的特点复杂难学,语言实践训练不足.以《拿来主义》教学为例,教师可采用整合性拓展教学、可视化启发教学、针对性跟踪教学的方法,改善学生面临的学习困境,培养和提高其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

    知识视域下高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赵陈君
    207-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有助于促进对知识视域下高中写作教学的深入理解,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综合安德森知识分类法和泰勒课程论,梳理统编教材中写作知识的特点,可看出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理应受到重视.然而,当前的写作教学过于强调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存在文体集中、重点偏移等知识选择困境.据此提出以下教学策略:还原真实过程,注重准备和修改;借助表格工具,进行过程指导;重视社会交往场景,联系现实生活.

    高中写作教学知识分类写作知识教学策略

    指向统计素养培育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以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为例

    杜平
    214-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计素养是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培养学生统计素养的关键环节,以案例形式设计了对应的教学策略.首先,建立统计观念环节,涵盖了古典概率和非古典概率模型;其次,收集统计数据环节,涵盖普查获取数据和抽样获取数据;最后,分析统计数据环节,涵盖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

    统计素养数据获取概率统计回归模型

    初中数学教学中本原性问题的设计

    傅炤
    219-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原性问题是凸显学科本质、关注认知规律的问题,是处于学生认知基础与学科观念的联结点上的问题,具有启发性、本原性、统领性的特征.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复习课为载体,围绕知识梳理、知识重组、知识应用探讨本原性问题的设计策略,构建以"本原性问题"为组织中心的问题化学习课堂,以促进知识的联系与迁移,导向深度学习与理解,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本原性问题问题设计复习课高阶思维

    基于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的初中数学探究型实验教学

    尤文奕
    226-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理论是几何教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在学生几何思维水平评估以及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实验能使学生亲身参与、创造性地体验几何知识和方法之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提升学生几何认知与非认知的重要方式.数学实验教学在实验要素、实验原则、实验路径等方面可依据范希尔理论开展设计并实施.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在学生几何思维水平测试的科学性、教学环节与思维水平的匹配性上开展进一步研究.

    范希尔理论几何思维水平数学实验探究型几何实验

    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高中微德育的开发

    刘艳丽
    23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时代高中德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微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形式,运用生活教育理论,立足细、小、微,关注"微"现象,聚焦"微"问题,搭建"微"平台,提供"微"实践,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生活教育理论微德育开发

    雕塑艺术教育与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李储会
    23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阶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雕塑艺术教育因其独特的空间训练,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了最直接的载体.现阶段,初中美术中涉及的雕塑艺术多从"制作"的表象引导,忽略雕塑艺术涵盖的"创造"本质,导致教材无大用、教师无兴趣用、学生无兴趣学的尴尬境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针对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年龄与心理特征,以雕塑艺术中对"大空间"的认知与掌控为目标,通过"有意味的形式"的项目式学习培养感受力、记忆力、联想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雕塑艺术教育美术学科

    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