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Journal Research on Modern Basic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创新

    夏洁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新"背景下,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范式,既有实施的必要性,亦有可行性.文章以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为例,通过学科融合进行教学实践,并提出一定的实施路径:立足学科,基于学情,着眼目标设置的根本点;围绕主题,整合资源,找准教学内容的落脚点;聚焦能力,关注学法,开发课堂实践的创新点;师资分工,有序推进,赋能融合教学的薄弱点;后期评价,依托量表,把握及时反馈的关键点.基于此,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时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学科融合高中语文实践创新

    青少年志愿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张清雅刘伟信同童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初中和高中学生为对象,使用问卷法考察了志愿行为、意向性自我调节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志愿行为能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且意向性自我调节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模型的前半段,随着志愿行为的增加,只有高中组个体的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显著提升;在模型的后半段,初中组和高中组的意向性自我调节均正向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但高中组随着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的增加,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更明显.该研究揭示了青少年志愿行为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同时也为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提供了证据支持.

    青少年志愿行为意向性自我调节心理健康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幼儿观察评估的探究

    高敬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观察评估实践面临诸多现实困境.首先,由于观察评估指标繁多、个人主观色彩影响,幼儿观察评估内容难以明确,随意性大;其次,由于教师将"教学者"和"评估者"两种角色相对立,再加上分身乏术,幼儿观察评估不受重视,应付为主;再次,由于所需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强,幼儿观察评估结论不尽可靠,缺乏公正;最后,由于操作复杂,导致幼儿观察评估流程不够完整,缺失或弱化分析及反馈利用环节.为纾解以上现实困境,教师要做到幼儿观察评估客观明确、常态持续、真实可靠和完整高效,以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教育评价改革幼儿发展评价观察评估

    在校寄宿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吗——基于CFPS 2020截面数据的分析

    陶夏瞿婷龚梦琪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2020 年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寄宿是否对其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结果发现,与非寄宿生相比,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寄宿对其学业成绩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学生选择在校寄宿将会显著降低其学业成绩;在校寄宿并不是对所有寄宿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处于不同成绩区间的学生受到在校寄宿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结果启示:父母要正确看待寄宿制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校要提供差异化教育支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校寄宿学业成绩教育观念有序probit模型

    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困境与路径

    王丽珂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频发,而我国当前防治校园欺凌中存在现行法律法规惩戒效果不佳、学校纪律规范对欺凌行为防控力度薄弱,以及社会主体对欺凌行为防治力量分散等问题,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尚未制定惩治校园欺凌的专项法规、学校层面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惩戒和救济路径不畅,以及惩戒防控欺凌行为的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形成.防治校园欺凌要明确各方主体责任,重视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注重对青少年情绪价值指引,通过细化惩治校园欺凌法律法规,完善社会协同发力的校园欺凌防治组织,构建完备的欺凌防控制度,实现家校协同共治,达成防治校园欺凌中的教育、惩戒与挽救的平衡.

    校园欺凌原因分析细化法规法治教育协同共治

    不插电活动对幼儿计算思维的影响——基于年龄与性别的比较

    吴振华郭双
    15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思维被认为是个体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能力之一.不插电活动实施方便,技术门槛较低,是幼儿阶段培养计算思维的主要方式之一.该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以幼儿园中班和大班儿童为对象,对不插电活动对幼儿计算思维的影响,以及不同年龄和性别幼儿的效果差异进行了深入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插电活动能够显著促进幼儿的计算思维发展,大班幼儿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于中班幼儿;男童和女童的计算思维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不插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上述研究结果为设计和实施幼儿计算思维教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幼儿不插电活动计算思维年龄性别

    权威与专制教养同低年级小学生认知过程的交叉滞后分析

    徐洁蔡丹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父母权威与专制教养方式同低年级小学生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PASS)认知过程之间的双向关系,对二、三年级共 113 名小学生的认知过程及家长的教养方式进行为期一年两次的追踪测查,结果表明:权威教养与低年级小学生PASS认知过程不存在双向预测关系,专制教养与PASS认知过程之间存在负向的双向预测关系.专制教养会使儿童认知发展受到负面影响,儿童认知发展较差又会导致父母采用专制教养方式.基于此,父母应采用温暖、积极的养育行为,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家庭支持.

    权威教养专制教养PASS认知过程交叉滞后分析儿童

    小学语文德育内容的百年嬗变与未来展望——基于"课程标准"的探赜索隐

    李明超李学斌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课程德育内容是践行"立德树人"的坚实依托.百年间,其经历了清末民初的继承与布新、抗战阶段的集中与凝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转型与徘徊等阶段.从演进脉络来看,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趋于多维均衡、具化形态走向文化育人、组织方式强化道德叙事、价值建构实现自主驱动,而演进的根本原因在于德育旨归由"客体物象化"回归"主体生命化".当前,小学语文德育内容坚持"以文化人",但尚需完善:应践行生成逻辑,拓展道德视域;应关注学生精神底色,建构文化空间;应溯源儿童生命存在,提升具身水平;应关照学生思维品质,打造情感共同体.

    小学语文德育内容百年嬗变未来展望

    教育数字化赋能高中生话题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以"英语视听说教学与词汇产出质量"为例

    秦惠康
    17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重塑教育形态,驱动学校场域深刻变革,影响并重构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育人模式.为探究教育数字化资源对高中生话题词汇习得的影响,该研究聚焦单元主题语境的理解,采用实验班对照班前后测设计,随机选取同质性某高中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为对象,对实验班采用英语视听说数字化教学.结果发现,实验班在形符与类符、分级覆盖率、高频类符与高频主词、核心词汇覆盖率、N-Gram多元词组和个案分析六个方面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班,这表明教育数字化资源能够提升高中学生的话题语汇习得水平,彰显了教育数字化资源对于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独特价值,为研究者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

    教育数字化单元教学话题词汇习得词汇产出质量

    循证设计教学事件的价值意蕴与分析要素

    王佩黄友初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事件是课堂教学的微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对个体学习内部过程的刻画和循证教育对教育教学决策依据的考究,实施循证设计教学事件,有助于促进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的深度融合,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在对循证设计教学事件的内涵进行阐述后,认为其分析要素主要可分为明确学习目标、设置取证问题、确定有效证据和设计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它们不仅有明确的逻辑关联,而且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若干教学事件中组成循环串,与课堂教学设计的构思与调整大循环构成双循环设计模型.然后结合"分数的意义"案例,对循证设计教学事件的分析要素和基本步骤进行论述.

    循证设计教学事件分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