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教育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教育管理
现代教育管理

刘国瑞

月刊

1674-5485

bianjibu2004@126.com

024-86591009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249号

现代教育管理/Journal Modern Education Manage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编发稿件,引导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为教育行政管理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教育管理理论创新提供平台,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典型示范。 主要栏目有:决策咨询、热点研究、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教育政策、院校改革与发展、教育法制建设、教育督导与评估、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师资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职业教育、比较教育、大学生就业等。 主要读者对象: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者;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高等院校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等。欢迎订阅《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热切期待广大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赐稿。联系电话:024—86591009。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生自主学习新模式及其对现行高考制度改革的新诉求

    孙绵涛陈丹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高中阶段的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主要通过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来实现.高中生自主学习分为被自主学习和自主学习两种,二者相互区别的同时也能相互转化.高中生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全新模式,将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高中的培养目标,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作为前提,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与科技实践活动、生活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实现学生自控、自学、自思、自问的学习效果.积极推广高中生自主学习新模式,除了在学校微观层面克服当前大多数高中存在的被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外,还要在国家宏观层面进行高考制度改革,为这种新模式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包括将高考的考试权还给地方、还给学校、还给教师和还给学生,将高考的招生权还给大学.

    高中生自主学习教育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高考制度

    新高考改革的历史成就、现实审思与发展愿景

    曲铁华高海冰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招生制度不仅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而且也是选拔人才和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新一轮高考改革已推行多年,成效显著,逐步从局部试点走向全国布局,选拔标准也从分数优先转向倚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渐突破传统分层分批录取的束缚,进一步保证学生的录取机会,改变学校教育的培育模式,从传统的文理分科转向了选科自由的新样态.同时,审视新高考改革的进程,发现政策鼓励与执行过程的偏差、科学选才与考试负担的冲突、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的博弈以及普通教育与生涯教育的对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高考改革的推进.纵然如此,对新高考这种具有全局性的系统改革,必须坚持系统性的思维模式,稳步推进,在目标层面、主体层面、技术层面与治理层面都将找准关键点,阐明关键目标与价值主体,把握教育综合性改革的未来方向与技术路线.未来,新高考改革展现新的发展愿景:锚定发展目标,保障选拔体系的公平性;观照学生的主体需求,尊重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实现数字赋能,凸显高考改革的科技性;实现科学治理,增强"教、考、招"的联结性.

    新高考改革选科综合评价公平性自主性

    留学生教育中文化融通的本质、基石和策略

    李枭鹰耿宁荷郭新伟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融通突出表现为一种深层次文化交流,这种深层次文化交流是留学生教育中文化融通的本质.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是留学生教育中文化融通的基石,把握文化共性是谋求文化理解的坚实基础,形成视域融合是通往文化理解的前提条件,立足文化基因是实现文化理解的源头驱动.文化距离是留学生教育中文化融通的策略依据,不同的文化圈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文化距离,文化距离会影响国际留学生往来,应依据文化距离的差异采取文化融通策略.跨文化活动是留学生教育中文化融通的基本渠道,在具体的行动策略上,包括多主体参与跨文化活动、统筹多类型跨文化活动和增强跨文化活动国际化.

    留学生教育文化融通本质基石文化距离跨文化活动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旨向、困境与路径

    段世飞戴子惠刘林佳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应有之义,包括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制度、技术与话语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具体旨向包括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现代化;坚持政府顶层设计制度优势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制度现代化;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技术现代化;以追求平等、多元、合作、共赢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话语现代化,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实现其目标旨向的过程中,面临着理念内涵与构建、制度运行与保障、技术资源与运用以及话语生成与传播等多种困境.为此,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须通过明确价值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数字赋能、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式,打破后发劣势,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愿景的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对外开放

    学前融合教育推进的国际经验及中国策略

    邓猛叶婷张玲张瑶...
    4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是全球追求公平优质学前教育的主要趋势和重要举措.西方发达国家秉持学前融合教育推进的高质量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三大国际组织在引领公平优质的政策制度、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质量框架系统、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教育评估监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呈现出以儿童教育公平为基点,追求终身持续发展;以社会生态理论为视域,构建多层支持体系;以多维质量指标为支撑,形成整体综合监测的可持续性、层次性、整合性三方面的特征.我国在借鉴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策略,促进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重视推进普及普惠目标,保障学前融合教育优质公平;强化多元系统支持,营造学前融合教育友好生态;深化教育治理改革,促进学前融合教育质量提升.

    学前融合教育教育质量教育改革国际经验中国策略

    学前融合教育多重制度逻辑的表征、冲突与重塑

    朱敬黄丽静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学前融合教育是实现我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水平标志与重要任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幼儿园及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在参与学前融合教育实践中所做出的行为选择往往受到其所处制度场域的制约,表现出多重制度逻辑.具体而言,中央政府依循国家逻辑执行国家意志;地方政府依循绩效逻辑执行上级任务并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幼儿园遵循教育逻辑为全体儿童提供教育服务;学生家长依循个人逻辑维护自身利益.在学前融合教育实践中,各主体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和对有限资源的角逐,不可避免地导致多重制度逻辑之间的冲突,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下的政策失真,幼儿园多重压力下无奈选择责任规避,儿童家长利益离散下的心理疑虑.对此,须有针对性地对多重制度逻辑进行调节,以推进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强化政府责任,促进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形成闭环;二是健全支持体系,提升学前融合教育质量水平;三是化解家长疑虑,以获得家长在情感和行动上的支持.

    学前融合教育学前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多重制度逻辑逻辑冲突

    世界一流大学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张雷生
    6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体现治理过程中的权力结构组成和参与决策主体的特征,决定着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内部治理经验范式,有助于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基于学界关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类型和价值维度划分,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三所采用法人化治理模式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其内部治理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大学法人内部治理结构在自律性、民主性、责权性方面存在各自特征和差异,其中,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在自律性、民主性、责权性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水平;东京大学强调责权性,在自律性和民主性方面水平相对较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自律性和责权性方面水平较高,但民主性水平较低.

    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法人化大学法人内部治理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模式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战略与行动路径

    薛珊刘志民
    8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适切的国际化战略和行动是提升高校办学实力和影响力的前提条件,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要素.深入探究"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战略的主要特征及其行动的经验,对于提升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助推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案例研究发现,莫纳什大学和昆士兰大学持续调整生态位目标,高度重视国际化布局,推进生态位共生战略、协同发展战略,以提升两校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促进师生双向流动,深度参与全球项目;建设海外分校,拓宽合作范围;积极推动科研合作,增强知识转化和咨询服务,使得两校的国际化战略付诸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经验,为我国"双一流"高校在调整国际化战略,拓宽国际合作生态网,增强知识转化与服务水平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战略生态位主要特征行动

    "嵌入式"教师学习的发生机制与实现路径

    李志超孟祥芹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务实的教师学习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教师培训由于以专家设计的一般性理论为主,忽视了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真实性情境的整合."嵌入式"教师学习主张将教师的日常工作嵌入学习之中,倡导教师教学和专业发展共同推进.教师在具身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反思中提出问题、在协同互动中分析问题和在迁移运用中解决问题,是"嵌入式"教师学习的发生机制.培育教师生命发展的价值自觉,推进校本教研过程化,加强专业学习共同体制度化和发挥技术的"代具"作用,是"嵌入式"教师学习实现的路径.

    "嵌入式"教师学习校本教研发生机制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破"与"立"——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分析框架

    胡瑞李彩云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师评价是激发高校教师内在活力的管理工具,高校教师评价亟须破除"五唯",从而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激励作用.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依据,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和治理内容入手,构建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分析框架.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在评价目标上,破除"短期功利主义";在评价主体上,破除"形式化参与";在评价内容上,破除"片面重视科研".未来要从支持高校教师自我发展的"内生发展"评价、促进高校教师全面发展的"多方相长"评价和鼓励高校教师个性发展的"全面响应"评价三个方面深化高校教师评价改革.

    高质量发展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破"五唯"新公共服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