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深部煤层综采工作面切顶卸压留巷技术研究

    孟国龙
    48-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深部开采工作面沿空留巷问题,以山西某矿工作面回风顺槽为研究对象,针对性设计切顶卸压留巷技术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采用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切顶卸压钻孔布置参数,并结合以往留巷及支护经验确定留巷段支护参数.工程应用后,工作面回风顺槽留巷段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较好,可满足邻近工作面回采需要.研究表明,设计的切顶卸压留巷技术方案效果显著,满足深部开采工作面回采巷道留巷需要.

    深部开采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围岩控制

    千米定向钻机在矿井高瓦斯治理的应用研究

    周敏时进财张强
    52-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某矿前期工作面瓦斯治理采用本煤层顺层钻孔预抽,高位钻孔和插管进行上隅角瓦斯抽采,瓦斯治理工程周期为5个月.为优化瓦斯治理工程施工周期,采用千米定向钻技术进行采前预抽,并对抽采半径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5 d时,千米定向钻孔抽采半径是普通钻孔的5倍.后期现场考察分析表明,回采期间边采边抽,抽采工程周期缩短了4个月,治理效果显著;回采期间2311综放面上隅角和回风巷瓦斯浓度均低于1%.综合分析表明,千米定向钻瓦斯抽采效率和施工效率均大幅提高,工程量大幅减少,无需施工高位钻孔,实现了钻孔"一孔两用".

    高瓦斯矿井千米定向钻机数值模拟一孔两用

    深部复杂应力环境下脆性煤岩材料结构失稳规律试验研究

    钟雄伟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西部矿区强采动矿压显现问题,针对强采动作用下覆岩运移规律不明,且易发生顶板断裂等动载扰动活动,利用多场耦合岩体动态扰动试验系统对脆性煤岩材料进行了深部复杂应力环境力学加载试验,以研究煤样在复合加载条件下的破坏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试样经过动静组合加载作用后,煤岩破坏裂纹增加,强度降低,呈现了声发射信号活跃、破坏剧烈、破碎体块度小的特点;动载扰动使煤样强度降低,较低频率的动载可强化煤样破坏剧烈程度,诱发煤样发生煤爆等剧烈破坏.分析结果为西部矿区强矿压显现问题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煤岩动静叠加声发射破裂特性

    江西宜丰水南矿区花岗岩型锂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赖长金马超吴远亮李箭箭...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岭南缘宜丰—奉新地区发育巨量花岗岩型锂矿,锂矿主要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成矿类型为花岗岩锂云母型,水南矿区是其中典型矿床之一.以水南矿区花岗岩型锂矿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野外资料的基础上,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矿床蚀变特征、锂的赋存状态,分析花岗岩型锂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锂矿体赋存于燕山期白水洞岩体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锂主要赋存于锂云母、铁锂云母和富锂白云母等矿物中.矿区含矿岩体为高演化过的铝质花岗岩,岩浆演化程度越高,岩体越富锂,岩浆的结晶分异导致锂等成矿元素在残余熔体中不断富集;除结晶分异作用,白云母花岗岩中富锂云母的核边结构显示出热液蚀变特征,锂元素由于独特的化学性质,导致他优先富集于花岗质岩浆或岩浆热液中,后期富锂热液对白云母强烈改造交代,使得成矿元素在云母边界形成高度富集的锂云母.因此矿区锂矿成因兼具岩浆分异和热液蚀变特征.

    花岗岩型锂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粤北企岭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成因分析

    丁建华刘秋云陈小祥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采样分析粤北企岭花岗岩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显示:岩石硅、铝含量较高,ω(SiO2)平均为73.41%,ω(Al2O3)平均为13.95%;钾大于钠,K2O/Na2O平均为1.89;相对富集强不相容元素为Rb、K、Th、U,明显亏损元素为Ba、Nb、Sr、Ti;ΣREE平均值209.19×10-6,Eu亏损明显,δEu平均为0.25;稀土元素表现为富集轻稀土向右倾的分配模式,LA-ICP-MS锆石年龄为154.3±3.1 Ma,反映是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企岭岩体是在燕山早期南岭地区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导致先存的东西向薄弱断裂带重新被激活,在拉张伸展构造背景下,以古老地壳变质沉积岩为主的组分通过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企岭岩体锆石U-Pb年龄成因分析

    伊犁盆地南缘郎卡地区砂岩型铀矿铀的富集机制分析

    王博张虎军
    74-7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郎卡地区作为新的有利成矿地段,缺少铀的富集机制方面的研究.以郎卡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下段砂岩型铀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观察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在拟定铀矿物空间分布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理论成果分析该地区铀的富集机制.取得以下认识:①过渡带内的氧化还原作用是铀富集的重要方式之一,与其紧密共存的细粒自形-半自形黄铁矿是同一时期还原沉淀的产物;②水解形成的高岭石对铀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腐殖酸等有机质对铀也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③Ti-Fe氧化物及其蚀变产物通过吸附、催化还原等方式达到了很好的"控铀"效果.该认识对了解郎卡地区铀矿的成矿机制提供参考,也对指导铀矿找矿具有积极意义.

    郎卡地区砂岩型铀矿富集机制

    惠城南站区域地质特征及问题研究

    蒋炜黄渊孝
    80-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惠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城市,在整个大湾区的地位日益显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愈来愈快.为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开展对惠城南站区域的地质问题勘探与论证.勘探结果表明,惠城南站地区发育有白垩系、三叠系及石炭系地层,区域类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存在2组断裂;区域内地下水系有4种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流砂管涌等多种地质灾害问题;对各情况进行了评价,提出防治对策的建议,为惠城南站片区的整体规划及工程建设提供了施工依据和治理指导.

    地质勘察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

    滇西南坡铜矿床"源—运—储—改"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坚润堂王崇军孙玉海田章武...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坡铜矿是思茅盆地南段目前已探明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研究较为薄弱.在详实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南坡铜矿床硫化物中的S、Pb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而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南坡铜矿硫化物δ34SCDT在-36.8‰~-7.88‰,具有地层生物硫特征,硫化物的Pb同位素比值 206Pb/204Pb=18.570~18.632,207Pb/204Pb=15.253~15.992,208Pb/204Pb=38.340~39.012,反映成矿物质主要为壳源铅,并有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入,Cu等成矿元素主要来自赋矿围岩,铜矿床的形成明显受地层、岩性和构造的共同控制,经历了"源-运-储-改"成矿过程,属于沉积-弱改造砂岩型铜矿床.

    南坡铜矿地球化学硫、铅同位素矿床成因

    中国标准与SAMREC准则在矿产资源分类及利用中的对比分析

    林克辉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非Garatau矿区MR矿层为例,对分别采用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和南非SAMREC准则的资源量估算及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种分类体系下资源量的差异,理解和掌握中外标准下矿产资源量划分的异同点,以期对矿业从业者有所启发.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中国标准在核心术语定义上已基本与国际保持一致,但在资源量具体圈定划分、资源置信度及设计利用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以此对中国涉及矿产资源的相关规范提出建议,以期在逻辑上与国际通行规范保持一致.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SAMREC准则Garatau矿区资源量

    江西龙南宝莲山矿区锂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潘锡良刘轩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江西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勘查开发成为热潮,老点新评被提上日程.赣南是著名的钨锡矿产地,伴生着大量隐伏或小岩株状蚀变花岗岩体.为了进一步了解老矿点宝莲山矿区是否存在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通过对矿区钻孔岩心重新编录取样化验,查明了该区蚀变花岗岩矿化特征.研究表明,蚀变花岗岩有用组分Al2O3,有害组分Fe2O3和TiO2含量符合瓷石矿指标要求,Li2O、Rb2O稀有金属含量达到伴生综合利用指标要求,属于含锂瓷石矿体.本次研究查明了宝莲山矿区蚀变花岗岩锂矿化特征,确定矿区及周边宝莲山岩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蚀变花岗岩型锂矿矿化地质特征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