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白盛菊

旬刊

1008-8849

xdjh126@126.com

0311-87738668;13315965390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城路35号万信花园D区8号楼1单元201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RIP1/RIP3/MLKL介导程序性坏死通路探讨人参皂苷Rb1拮抗LPS诱导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机制

    姜明春孙丽霞李大伟孙宪昌...
    2191-2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RIP3/混合激酶样蛋白(MLKL)介导的程序性坏死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探讨人参皂苷Rb1 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 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帕金森组、Rb1+帕金森组和Nec-1+帕金森组,每组12 只.对照组大鼠黑质内注射生理盐水2 μL,然后连续14d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 mL/kg);帕金森组大鼠黑质内注射LPS 5 μg(2 μL),然后连续 14d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 mL/kg);Rb1+帕金森组大鼠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b1(20 mg/kg)3 d,第4 天黑质内注射5 μg LPS后,再连续14d腹腔内注射人参皂苷Rb1(20 mg/kg);Nec-1+帕金森组大鼠黑质内注射LPS 5 μg,然后连续14d腹腔内注射Nec-1(2 mg/kg).LPS注射后14 d,皮下注射阿扑吗啡(APO)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及小胶质细胞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高香草酸(HVA)、二羟苯乙酸(DOPAC)的含量;RT-PCR法检测黑质中白细胞介素-1β(IL-1 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情况;化学试剂盒检测黑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 1(Iba-1)及程序性细胞坏死相关蛋白(RIP1、RIP3、MLKL)表达情况.结果 皮下注射APO后,帕金森组大鼠出现明显的旋转行为,Rb1+帕金森组和Nec-1+帕金森组大鼠旋转行为均较帕金森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帕金森组大鼠注射侧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丢失和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注射侧纹状体中DA、DOPAC及HV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注射侧黑质中SOD活性和TH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MDA含量和IL-1β、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及Iba-1、RIP1、RIP3、MLKL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帕金森组比较,Rb1+帕金森组和Nec-1+帕金森组大鼠注射侧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小胶质细胞激活情况均减轻;注射侧纹状体中DA、DOPAC及HVA含量均明显升高(P 均<0.05);注射侧黑质中 TH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 均<0.05),IL-1β、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及Iba-1、RIP1、RIP3、MLKL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 Rb1+帕金森组大鼠注射侧黑质中 SOD 活性明显高于帕金森组(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帕金森组(P<0.05),但Nec-1+帕金森组SOD活性和MDA含量与帕金森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程序性坏死参与了LPS诱导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人参皂苷Rb1 可通过抑制RIP1/RIP3/MLKL程序性坏死通路发挥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

    帕金森病人参皂苷Rb1脂多糖程序性坏死小胶质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

    基于步态分析探讨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李赛超陈秀天陈雷雷洪郭驹...
    2201-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机制,为临床应用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3 年1 月—2024 年1 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骨科门诊及住院部的 59 例(72 膝)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等速组25 例(30 膝)与对照组34 例(42 膝).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超激光疼痛治疗,等速组给予基础治疗+等速肌力训练,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和JOA评分及步态参数(步行速度、步频、步长、触地时长、髋活动度、膝活动度)、等速肌力参数(峰值力矩/体重、平均峰值力矩、主动肌与拮抗肌峰力矩比、最大做功量、平均功率、总功量).结果 治疗后2 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后等速组WOM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步行速度增快,步频增大,步长增加,触地时长延长,髋活动度和膝活动度均增大,且等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患者峰值力矩/体重、平均峰值力矩、主动肌与拮抗肌峰力矩比、最大做功量、平均功率、总功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等速组在180°/s运动速度下屈肌群的峰值力矩/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60°/s运动速度下伸肌群的平均峰值力矩、60°/s和180°/s运动速度下伸肌群的主动肌与拮抗肌峰力矩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等速训练可通过增大步长和增加步频、步速、膝关节活动度从而改善步态,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肌力,提高关节稳定性.

    膝骨关节炎生物学参数等速肌力步态分析

    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易损特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贾静芸陈步星
    2207-2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易损特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2 年8 月—2023 年8 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且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的OCT图像资料及中医体质辨识资料,根据冠状动脉斑块情况分为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CFA)组和非TCFA组,比较 2 组基线资料及中医体质类型;将痰湿质评分与冠状动脉斑块是否为TCFA进行ROC曲线分析,然后根据痰湿质评分是否≥23.50 分将患者分为痰湿质评分≥23.50 分组和痰湿质评分<23.50 分组,比较2 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易损特征.结果 TCFA组和非TCFA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与饮酒史、伴高血压及糖尿病情况、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CFA组痰湿质患者占比明显高于非TCFA组[18.00%(9/50)比2.94%(3/102),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 0.72[95%CI(0.64,0.81),P=0.04],最佳截断值=23.50 分,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6.0%和71.0%.痰湿质评分≥23.50 分组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出现薄纤维帽(OR=4.26,P<0.05)、微通道形成(OR=2.30,P<0.05)的概率更大.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与痰湿体质密切相关,痰湿质评分越高,冠状动脉斑块越容易具有易损性.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易损斑块中医体质痰湿质冠心病

    糖尿病肾脏病肾精亏虚证中尿ERdj3和Nephrin表达研究

    周盈史扬谢惠迪郑毅成...
    2212-2216,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肾小球足细胞是否存在内质网应激,分析患者尿液中内质网定位Dna J家族成员3(ERdj3)和足细胞保护标志蛋白(Nephrin)与中医证型、蛋白尿和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0 年9 月—2023 年6 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城区、通州院区诊治且基线匹配的56 例2 型糖尿病(T2DM组)和45 例糖尿病肾脏病(DKD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DKD组患者再分为DKD肾精亏虚组和DKD非肾精亏虚组.比较T2DM组和DKD组、DKD非肾精亏虚组和DKD肾精亏虚组间ERdj3、Nephrin水平;分析DKD组患者ERdj3、Nephrin水平与中医肾精亏虚证积分、兼夹实证证素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结果 DKD组患者尿ERdj3、Nephrin水平均明显高于T2DM组(P均<0.05);DKD肾精亏虚组患者尿ERdj3、Nephrin水平均明显高于DKD非肾精亏虚组(P 均<0.05).尿ERdj3 水平与DKD精亏证、气滞证、血瘀证、痰浊证积分和 24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P 均<0.05),尿Nephrin水平与DKD精亏证、水湿证、血瘀证积分和24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DKD患者存在尿ERdj3、Nephrin高表达,且二者表达水平均与精亏证积分呈正相关,有望为寻找DKD肾精亏虚证及相关兼夹实证可能的分子标记物提供客观依据.

    糖尿病肾脏病肾精亏虚证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定位DnaJ家族成员3足细胞保护标志蛋白

    熟地锁阳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张宁郭亚丽刘建彭艳茹...
    2217-2221,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熟地锁阳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IPF)的临床疗效,为该方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 年1 月—2022 年12 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门诊且诊断为IPF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26 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应用吡非尼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应用熟地锁阳方加减治疗,2 组疗程均为3 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莱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评分(LCQ)、肺功能、改良的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mMRC)、咳嗽及呼吸困难的视觉模拟评分(VAS)、6 min步行距离(6MWD)、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mMRC评分、咳嗽及呼吸困难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LCQ评分、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 SB%)、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 MAX%)、6MWD及SpO2均明显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mMRC评分、咳嗽及呼吸困难VAS评分更低(P<0.05),LCQ评分更高(P<0.05),2 组FVC%、DLco SB%、VC MAX%、6MWD、SpO2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28/35),对照组为76.9%(20/26),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中3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熟地锁阳方是治疗IPF患者有效复方,可减轻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力及增加机体携氧量.

    特发性肺纤维化熟地锁阳方肺功能

    温胆汤通过调控p38 MAPK信号通路干预内淋巴积水形成的研究

    夏晶晶刘金利侯小兵陈明...
    2222-2226,2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探讨温胆汤对内淋巴积水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30 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温胆汤组、中剂量温胆汤组、高剂量温胆汤组,每组6 只.采用腹腔注射6 μg/kg醋酸去氨加压素10d的方法,对除对照组外的其他组豚鼠建立内淋巴积水模型;第11 天开始,低、中、高剂量温胆汤组分别灌胃6.1 g/kg、12.2 g/kg、24.4 g/kg温胆汤颗粒剂,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双蒸水.持续灌胃10d后处死豚鼠,免疫组化法检测耳蜗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水通道蛋白2(AQP2)阳性表达情况,qRT-PCR法检测耳蜗组织中AQP2 和p38 MAPK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耳蜗组织中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耳蜗组织中IL-1β、IL-6、AQP2 阳性表达吸光度值和AQP2 mRNA相对表达量、p-p38 MAPK/p38 MAPK比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p38MAPK mRNA 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各组耳蜗组织中IL-1β、IL-6、AQP2 阳性表达吸光度值和AQP2 mRNA相对表达量、p-p38 MAPK/p38 MAPK比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p38MAPK mRNA 相对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温胆汤可以有效改善醋酸去氨加压素诱导的豚鼠内淋巴积水,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38 MAPK信号通路和AQP2 表达有关.

    温胆汤内淋巴积水水通道蛋白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对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保护作用研究

    牛姝王晨曦吴笛孙政...
    2227-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对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6 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32 只,随机取8 只作为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小鼠给予高脂肪饲料喂养 12 周建立 NAFLD 模型.将造模成功的 NAFLD 小鼠随机分为NAFLD组、司美格鲁肽组、津力达联合司美格鲁肽组,每组8 只.司美格鲁肽组给予司美格鲁肽30 nmol/kg腹腔内注射,津力达联合司美格鲁肽组在注射司美格鲁肽基础上给予津力达颗粒1.5 g/kg灌胃,正常组和NAFLD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 次/d,连续干预12 周.记录各组小鼠的体重,检测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HE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NAFLD组小鼠体重及血清ALT、AST、TG、TC、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肝组织中可见大面积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气球样变和淋巴细胞局灶性浸润,大量脂质沉积,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断裂、减少,可见线粒体微自噬结构.与NAFLD组比较,司美格鲁肽组、津力达联合司美格鲁肽组小鼠体重及血清ALT、AST、TG、TC、LDL-C、FINS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肝组织病变明显减轻;与司美格鲁肽组比较,津力达联合司美格鲁肽组上述各指标更低(P均<0.05),肝组织病变更轻.结论 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可明显调节NAFLD小鼠脂代谢,保护肝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肝脏脂肪变性、脂质沉积、炎细胞浸润和线粒体微自噬结构.

    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津力达颗粒司美格鲁肽线粒体

    基于癌毒-态靶理论消癌解毒类靶方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观察

    孙剑声白洁凌冰莹巩明霞...
    2233-2237,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癌毒-态靶理论探讨消癌解毒类靶方和淋巴瘤中医证候量表在初诊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化疗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 年8 月—2023 年8 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初诊的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采用R-CHOP方案化疗,治疗组采用R-CHOP方案化疗联合消癌解毒类靶方口服,2 组均以21d为1 个化疗周期,治疗4个化疗周期.观察比较2 组治疗前后淋巴瘤中医证候量表中单项症状评分及证候总积分、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协会生活质量调查问卷(EORTC-QLQ-C30)评分及治疗4 个化疗周期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28 例、对照组29 例完成研究.治疗后,治疗组皮下肿块、神疲乏力、痛有定处、盗汗、纳差、便秘评分及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 组EORTC-QLQ-C30 量表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 85.7%(24/28),对照组为 72.4%(21/29),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9%((26/28)比 27.6%(8/29),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7%(3/28)比34.5%(10/29),P<0.05].结论 消癌解毒类靶方联合免疫化疗可明显改善初诊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能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胃肠道反应,基于癌毒理论的中医证候量表应用于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医药干预的疗效评价具有临床实际意义.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癌毒-态靶理论消癌解毒类靶方

    健脾化湿方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脂质蓄积指数的影响

    何瑞雪张贺芳张庚良臧钰荣...
    2238-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化湿方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脾虚湿盛型超重/肥胖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质蓄积指数(LAP)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22 年 9 月—2023 年 9月于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68 例脾虚湿盛型超重/肥胖T2DM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 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及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脾化湿方汤剂口服,2 组治疗周期均为 12 周.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脾虚湿盛型主症和次症评分及证候总积分、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LAP、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统计 2 组总体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主症和次症评分及总积分、体重、BMI、腰围、LAP及FPG、2hPG、HbAlc、HO-MA-IR、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 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62%(29/32)比64.51%(20/31),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健脾化湿方能有效改善脾虚湿盛型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降脂、减重、减少体内脂肪蓄积、控制血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自拟健脾化湿方减重脂质蓄积指数

    中蒙药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刘畅孟宪梅年媛媛白敏...
    2244-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蒙单药,构建新型抑菌方剂,探索中蒙药对H.pylori的治疗价值.方法 取H.pylori标准菌株,常规体外培养;临床分离并培养H.pylori现症感染患者的H.pylori菌株,采用生化反应、H.pylori特异性基因检测进行鉴定.选取黄连、黄芩、大黄、丁香、鱼腥草、黄芪、茯苓、三七、生姜、苦参、诃子、蒲公英分别对H.pylori标准和临床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十字测量法测量抑菌圈直径,直径15~20 mm为高敏、直径10~14 mm为中敏.根据上述药敏试验,选取敏感药物构建新型组方,然后采用药敏试验、浓度梯度试验、尿素酶浓度测定试验评估新型组方的抑菌作用.选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四环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对H.pylori临床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情况及耐药患者H.pylo-ri 菌株对新型组方的敏感性.结果 H.pylori 标准菌株对蒲公英、诃子高敏,对丁香、大黄中敏;H.pylori临床菌株对蒲公英高敏,对鱼腥草、三七、苦参、黄芩、黄连、黄芪、诃子、丁香、大黄、生姜中敏.其中蒲公英、诃子、丁香、大黄对H.pylori标准和临床菌株均具有较好抑菌作用,且蒲公英作用最强.构建的新型组方命名为半夏益胃颗粒,包括清半夏15 g、黄连6g、黄芩10 g、干姜10 g、党参10 g、炙甘草6g、大枣15 g、诃子10 g、丁香6g、三七粉6g、蒲公英30 g、百合30 g、乌药10 g、鱼腥草10 g、海螵蛸15 g.有6 例H.pylori临床菌株对半夏益胃颗粒高敏,3 例H.pylori临床菌株及标准菌株对半夏益胃颗粒中敏.半夏益胃颗粒最小抑菌浓度为0.5 g/mL,此浓度半夏益胃颗粒应用后,H.pylori标准和临床菌株分泌的尿素酶浓度较应用前明显降低(P均<0.05).H.pylori临床菌株抗生素耐药情况:甲硝唑7 例、左氧氟沙星4 例、克拉霉素3 例、呋喃唑酮1 例、阿莫西林1 例;半夏益胃颗粒对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耐药H.pylori临床菌株的药敏试验均为高敏.结论 蒲公英、诃子、丁香、大黄对H.pylori标准和临床菌株均具有较好抑制作用;新组方半夏益胃颗粒对H.pylori标准和临床菌株抑制作用明显,对有些抗生素耐药的H.pylori临床菌株也有抑制作用,有望成为根除H.pylori的辅助药物.

    幽门螺杆菌耐药蒲公英诃子丁香大黄半夏益胃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