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教融合背景下广东省职教精准服务清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

    方艳芬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高效地发挥其资源和优势,以支持乡村经济的振兴和人才培养,成为亟须着力解决的关键课题。特别是在经济强省广东省,职业教育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探索广东省职业教育如何精准地配合清远地区的乡村振兴,培养所需人才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这项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在实践层面也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产教融合清远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五育并举"背景下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罗胜华易世超向程谕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真、善、美、健、富五大教育价值引领下,制造类专业人才"五育并举"教育模式的构建。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方法,对"雏鹰计划"蓝思班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与探索。研究实践表明,采用"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雏鹰计划"蓝思班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研究认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值得推广和借鉴,以企业实践项目为载体,开发校企结合的特色课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以校企合作共同推进"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五育并举"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在地国际化促进教师跨文化能力提升的探索

    刘畅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在地国际化进程中,专任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对学校的在地国际化水平有重要影响。在开展在地国际化建设时,高职院校应在本校聚合多方国际化资源,建立适合教师开展校际和国际沟通的跨文化交流平台;在师资管理中增加跨文化能力相关的培训,为本土教师和外籍师生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在国际化专业和课程建设中平衡本土和外国文化元素;在校园跨文化活动中注重活动的内涵和持续效果。通过探索高职院校在地国际化促进教师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我国高职教育"走出去"助力赋能。

    高职教育在地国际化跨文化能力

    高职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联动促进机制探索

    裴琴陈可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联动促进机制涵盖创新人才培养、企业深度参与高职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教学资源激励机制,以及高职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联动保障机制,旨在为高职院校在科技与教育融合方面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深入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产学研融通对两者绩效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构建联动促进机制的策略。

    高职教育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融通

    职业本科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王捍天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顺应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一线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着巨大的外部挑战,企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随之发生变化。职业本科院校作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其传统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亟须随之变革。针对目前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应以"五有三性"作为生产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价值观重塑、创新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以及深化"三教"改革等方面构建职业本科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职业本科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本科工程造价专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卢倩阳梅松张国宝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本科院校为使毕业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逐渐提高对其实操技能的培训重视程度,并以此为基础稳定校企联盟,积极探索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有效对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确保整体教育效果。基于此,聚焦校企合作视角,通过对职业本科院校工程造价现场工程师培养价值内涵、培养规格定位的详细解读,探索人才培养在政策、理论、实践三方面的逻辑向度,再提出具体的校企合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教学,以期达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目标,推动工程造价行业的创新发展。

    校企合作职业本科工程造价专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

    粤港澳大湾区"就创融合"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张文倩林彩香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就创融合"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能力构建与实践应用。基于创新创业领域的核心能力理论及"就创融合"理念,提出了市场需求导向、综合性与系统性创新以及可操作性与可评估性等构建原则。具体构建了包括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市场洞察与商业分析、资源整合与项目管理、团队协作与领导力及持续学习在内的核心能力体系,并通过现实分析,展示了这些核心能力在推动创新创业项目成功、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就创融合"创新创业人才核心能力

    职业院校"德技并重,四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施——以护理专业为例

    陆潇潇吴莉莉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探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德技并重,四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和实施。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该人才培养模式将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夯实基础、强化技能、获取证书、胜任岗位四个阶段,旨在全面培养具备道德底线、扎实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护理人才。通过对各阶段的内容和实施原则的详细阐述,分析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职业院校德技并重人才培养模式护理专业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王景凤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相关理论和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以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认定标准研制为目标,聚焦国家基本标准,通过文献定量分析,梳理从事"双师型"教师岗位所需的胜任力要素。通过实证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结构清晰、易于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校本认定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量化的方式对各指标进行评分,从而实现对"双师型"教师认定评价更客观、全面的评价。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校本化的实施路径

    冷燃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为具体和紧迫的要求。构建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职教师队伍,其目的不仅在于提升教育质量,更在于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研究首先阐明了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进而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引导教师向兼具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融合发展。其次,分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校本化的特点与趋势。最后,论述了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校本化建设的四大机制。研究对深入剖析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推动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待,具有重要意义。

    "双师型"教师校本化建设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