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策略分析

    梁瑛楠王心悦谷力群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推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顺应国内外环境变化、高校创新发展以及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更是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通过阐述心理育人的概念,总结我国目前心理育人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三全育人"理念贯彻不彻底、高校心理育人队伍建设比较薄弱、育人资源未得到优化配置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从心理育人队伍建设、过程衔接、评价监督机制、共同体构建方面提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策略,推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

    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高质量发展

    高校心理育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

    郭晓霞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界定了心理育人的内涵,并开展高校心理育人现状调查,从心理育人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升、心理服务平台建设、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六个方面探讨高校心理育人的影响因素,为创新高校心理育人的方法与途径提供借鉴意义。

    高校心理育人影响因素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王卓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思政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分析课程思政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全面人格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及强化逆境应对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主渠道作用、教学评价机制、育人工作载体及教育主体间合作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提出增强思政元素、构建心理育人课程体系、注重教学互动及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路径。这些路径旨在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并创新整合实践载体,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功能路径

    以教育管理视角论民办高校出国学生培养创新路径

    孙成行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全球化的深度发展,为顺应不可阻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满足中国大学生对学历提升的需求,国内很多高校都在探索国际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和新模式。民办本科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在不断加速国际化进程,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以全国各地的 16 所民办高校的海外升硕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我国民办本科高校在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采取与时俱进的创新设计思路,给出教育管理方向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海外升硕民办高校国际教育教育管理创新模式

    赣南苏区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研究——赣南苏区红色教育资源开发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江洁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赣南苏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是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宝贵财富。坚持开发赣南苏区的红色教育资源,是传承革命基因的必然要求、厚植爱国情怀的应有之义、培育时代新人的有力抓手。目前,赣南苏区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教育价值淡化、创新能力弱化、公益性虚化等现实困境。为切实开发好赣南苏区的红色教育资源,应当整合各类资源,建设高校红色育人平台;依托数字技术,持续创新开发方式;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提升公益化水平。

    赣南苏区红色教育资源价值意蕴现实困境纾解路径

    "立德树人"视域下英语演讲主题德育内涵研究

    谈谷雨张婕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中国优秀文化,世界优秀文化,时代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英语演讲主题内容建构提供了价值观引领,实现德育与专业学习的融合。以《演讲的艺术》中的演讲案例为语料,结合"立德树人"基本内涵,探究演讲主题的德育意义,挖掘案例中的"隐性"德育元素,平衡德育主题类别,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促进英语演讲教学的本土化发展。

    "立德树人"英语演讲主题德育内涵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职业教育学习空间设计理念、逻辑及推进策略

    高勋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技术对产业的赋能加速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职业教育领域带来机遇与挑战,不但体现在教育技术的提升上,而且更深层次地触及了教育本身的结构和形态,开拓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并为其注入新的动力。在塑造职业教育学习空间时,应当紧扣用户需求和职业技能的实际应用,通过明确战略认知与站位,落实系统化构想和谨慎推进策略以及多主体协作与资源共享均衡等策略,促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学习空间推进策略

    全人教育视角下生态文明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探索与分析

    张晓宇孙颖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人教育理念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英语作为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因其课时多、影响大、受面广的课程特色,正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育人载体。其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维度出发,在传授学生英语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全方位、多层次、综合型人才。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 4》第一单元"Man in the Realm of Nature"为例,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融入生态文明观,并结合案例探索经验,总结生态文明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路径,以求于无声处厚植学生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全人教育理念生态文明观大学英语教学融入路径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石静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该模式结合在线学习、互动交流、分组讨论、自我测评、数据分析和实验教学等功能,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虚拟实验功能,学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混合式教学模式超星学习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的实践路径

    苏磊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之本在于德育,我国大学所开展的德育对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够助力学生树立正确观念,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优良品质。作为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大学物理教学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结果方面都与德育有着明显的契合。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增进思辨能力,端正科研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双方具有契合性的前提下,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做好课堂情境布置,在授课中融入典型的人物案例,带头做好实验教学,并及时开展课程反思,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整个学科的教学效果。

    大学物理教学德育元素契合意义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