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经济
新经济

李华

半月刊

1009-8461

LT8689@126.com

020-83642121 83642428

510050

广州市越秀北路224号之二

新经济/Journal New Economy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新经济》杂志创办于1980年,原名《港澳经济》,自创刊以来几经改版,得到了经济理论界许多朋友的帮助。今天的《新经济》是一份面向市场的财经类刊物,作为一本根植于珠三角大地的财经传媒,作为得改革风气之先的南中国的权威财经杂志,《新经济》将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新理念的发现者、新价值观的倡导者的角色。保持对财经动态有敏锐的触角,享受洞察的喜悦——并且把这种智慧的快乐传导给每一位读者,是《新经济》基本的取向。不发空洞无谓的牢骚,对经济现象的报道与评析,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与描述,《新经济》都力图表达最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关注人的命运是《新经济》的根本追求。《新经济》将以对人的命运的关注为主线,把视角不断地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扫描,透过产品、企业、产业、区域、城市、国家众多的经济现象,以我们独特的解读,感性的关切,发出最强烈的声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融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基于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

    刘佳宁居方圆
    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是微观基础,金融是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文章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研究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选取2013-2019年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有稳健的促进作用;增强知识产权保护能提升金融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影响的是企业创新的质量。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在金融发展和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仅存在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中。研究结论为金融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益思考。

    金融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制造业

    数字平台经济驱动消费潜力释放:表征、机理与进路——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分析

    赵友华赵一飞
    1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的来临与平台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居民消费潜力释放提供了新的引擎。数字平台经济驱动消费潜力释放具体表征为:消费群体的类别拓展与数量激增并进、消费内容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并存以及消费方式的线上与线下融合并行。从消费者视角来看,正是由于场景创新刺激消费意愿、普惠金融便捷消费支付、产消直连降低消费成本和体验升级培植消费习惯,数字平台经济才能够发挥驱动消费潜力释放的作用。然而,数字平台经济驱动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仍面临数字鸿沟林立、数字金融风险、在线销售失范等现实问题。因此,应强化数字平台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力,通过助力落后地区共同发展、防范化解数字安全风险、打造数字消费监管体系,实现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环境优化和消费质量提升,使得居民更加能消费、敢消费和愿消费,进而牵引我国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数字平台经济消费潜力释放消费者视角

    产品质量升级能否提升出口企业成本加成?——基于质量奖、驰名商标和质量认证的微观证据

    吴娉娉
    3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质量奖、驰名商标、质量认证等外部质量声誉,构建企业层面的质量升级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微观出口企业数据,以成本加成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与贸易利得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品质量升级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其中,低层次产品质量升级对成本加成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产品质量升级对国有企业、低出口密集度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成本加成的提升作用较大,但对中、高出口密集度企业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产品质量升级所产生的"出口价格提高效应"强于"边际成本提高效应",从而使得产品质量升级对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产生正向影响。针对研究结论,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与政策启示。

    产品质量升级成本加成质量奖驰名商标质量认证

    "味道经济"——中国咖啡产业中的知识权力建构

    朱柔熹王樱洁
    5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产-加工-消费的现代化产业价值链中,咖啡价值及定价的重要底层依据是人为主观的感性体验——"口感"。"口感"的形成背后离不开以知识话语为核心的权力建构过程,是经济、消费、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首先回归"物性",将咖啡视为"物化的他者",以"由物及人"的视角,检视咖啡价值判断体系,即贸易机制和测评体系之生成过程中的知识权力建构,并将咖啡产业经济定义为一种"味道经济",力图为中国咖啡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破局思路。

    咖啡产业口感知识权力

    碳市场角度下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研究

    李合龙钟芷涵铁香楠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双碳"目标下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低碳实践意义重大、任重道远。碳市场建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现行的碳市场机制下,以强制性管制性为特点的碳配额市场与以自愿性公益性为特点的碳普惠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面。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中行政手段及市场手段实现碳碳达峰中和目标仍存在开发不全面、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可通过采用统一标准,碳市场开发创新,法规、制度保障,推动大湾区协同合作,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碳市场碳中和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

    产业与人才真的共生共荣吗?——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证据

    余德淦游霭琼周仲高
    8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论上,产业与人才的发展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影响且融合发展的。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和人才集聚视角,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情景对产业与人才的相互影响进行实证探究,结果总体上支持了理论判断。首先,大湾区内地九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人才集聚、高学历人才集聚之间均存在较强关联。近十几年,大湾区内地九市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人才(尤其是高学历人才)集聚程度均处于上升态势,不同的是,前者的上升速度快于后者,人才结构优化提升跟不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其次大湾区内地九市的人才集聚对当地产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然而,高学历人才集聚对当地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而是通过促进当地国家级重大平台的建设等路径正面影响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本文的发现为决策者研判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程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产业发展人才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人才集聚

    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政策协调与制度创新——基于竞争政策的视角

    李娜
    9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推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新定位的重要举措。粤港澳大湾区竞争政策的先行落地,有利于促进大湾区先行先试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新制度安排,有助于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益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大市场的基础前提与重要任务。因此,要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完善保障公平竞争和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高标准制度体系,完善协同监管体系,推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湾区大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竞争政策政策协调制度创新

    跨地方饮食原真性的再造与传播——以澳洲Billy Kwong餐厅为例

    曹小杰李慧宁
    11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资本、技术与游客的全球化,地方饮食也在不断进行跨地方、跨文化传播,如何理解地方饮食特征的保存、衍变与扩散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日益改变着社会大众的旅游消费认知与习惯,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成为影响甚至建构游客行为的重要因素。在饮食与旅游的相关研究中,较少将跨地方饮食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在一起分析。本文以澳洲Billy Kwong餐厅为个案,以建构主义原真性为理论出发点,从跨地方饮食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互动的层面,对新媒体时代华人移民餐厅如何了解消费者饮食需求并进行原真性塑造与传播做深入探讨。研究发现,跨地区饮食原真性的达成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动态博弈的结果。博弈的均衡点会随着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利益诉求的变化而变化,并最终形成一种"相对的"原真性,即博弈双方都接受的饮食原真性。在实践价值层面,本文通过深入的个案分析,为数字时代文旅产业的跨地区乃至跨文化扩散提供了一条味觉分析路径。

    地方饮食原真性动态博弈跨文化传播

    奥运遗产旅游情境下自豪感与敬畏感对游客遗产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地方依恋为中介

    郭佳明蒋依依谢婷方琰...
    12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奥运遗产旅游情景下积极情绪对游客遗产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提出自豪感、敬畏感与地方依恋和游客遗产责任行为之间的理论框架,并以首钢滑雪大跳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自豪感直接正向影响游客遗产责任行为;(2)地方依恋在自豪感与敬畏感对游客遗产责任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具体表现在:自豪感通过自豪感→地方认同→遗产责任行为、自豪感→地方依赖→地方认同→遗产责任行为这两条路径发挥作用,敬畏感则是通过敬畏感→地方依赖→地方认同→遗产责任行为这条链式中介发挥作用。最后,本文建议旅游者行为管理可由理性管理向情感管理的新方向转变,激发游客的国家认同情感,提升目的地形象,引导游客自觉实施遗产责任行为。

    奥运遗产旅游自豪感敬畏感遗产责任行为地方依恋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内在机制、面临问题与政策建议

    李军王伊妍董诺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多个地区提出了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的发展目标,这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现实需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与香港和澳门合作,共同努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本研究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探讨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问题。文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归纳出粤港澳大湾区角色定位与发展模式的内在机制。分别从外部、内部、主体和周边剖析出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面临的四大问题:世界旅游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广东与香港、澳门的制度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各项配套要素均未匹配世界级标准,以及国际国内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争相竞发。最后,文章从塑造形象、打造精品、完善设施、优质服务、开放交流和绿色生态六个角度提出了实践创新策略。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内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