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瑞马唑仑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耿强文进秋张冰郑敏...
    675-680,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瑞马唑仑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记忆缺陷、神经元损伤及神经营养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取36只清洁健康SD雄性大鼠,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分为MACO模型组(0.9%生理盐水,10 mg/kg)、MCAO+瑞马唑仑组(瑞马唑仑,10 mg/kg),MCAO+MCC950组(MCC950,10 mg/kg),各组大鼠于再灌注前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另取12只未建模大鼠为假手术组(0.9%生理盐水,10 mg/kg,尾静脉注射).采用神经功能评分和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神经功能.取脑组织,用TTC染色和HE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和神经细胞损伤情况;用qRT-PCR和 Western blot测定脑BDNF、NGF表达;取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MDA和LDH含量.结果 与MACO组比较,MCAO+瑞马唑仑组、MCAO+MCC950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面积均减小,血清MDA和LDH含量均降低,脑组织NGF蛋白表达水平增大(P<0.05),神经元细胞排列较整齐,神经元细胞数目增多,胞周空泡减少,血管周围间隙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瑞马唑仑组、MCAO+MCC950组脑中BDNF、NGF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大(P<0.05).结论 瑞马唑仑能够增加神经营养因子的产生,抑制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具有减弱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适用于围术期脑保护.

    瑞马唑仑脑缺血再灌注NLRP3炎症小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神经生长因子

    基于Micro-CT评价超声骨焊接技术PDLLA材料对骨愈合性能的影响

    阿曼妮萨罕·加帕尔阿依达娜·乌拉尔别克贺琦刘雪...
    68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微焦点断层扫描(Micro-CT)评价超声骨焊接技术应用过程中超声震荡产热作用下PDLLA材料对骨愈合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SPF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超声骨焊接技术辅助PDLLA材料组(A组)、拧入技术辅助PDLLA材料组(B组)、假手术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各9只.于术后4、8、12周取下颌骨标本,周围骨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植入钉周围情况.对术后4、8、12周的下颌骨大体标本拍摄 Micro-CT图,使用VG Stu-dio MAX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摆正数据样本,即颌骨颊侧造模处为轴向,动态分析植入钉体积、植入钉周围200μm环状区及骨缺损处的植入材料体积数、相对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Tb.N)、骨小梁间隙(Tb.Sp)等骨愈合相关指标.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按3个时间可动态观察到A、B、C组骨缺损处骨性骨痂替代纤维性骨痂,形成类骨质,编织骨的过程符合正常骨损伤愈合的过程.Micro-CT结果显示,A、B组术后3个时间点的材料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时间点,4组植入钉周围200μm环状区中BV/TV、Tb.Th、Tb.N、Tb.S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缺损处,A、B、C组三个时间点BV/TV、Tb.Th、Tb.N、Tb.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与D组比较,A、B、C组BV/TV、Tb.Th、Tb.N、Tb.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B组Tb.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周,与D组比较,A、B、C组BV/TV、Tb.Th、Tb.N、Tb.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与D组比较,A、B、C组BV/TV、Tb.Th、Tb.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骨焊接技术其超声震荡产热作用下PDLLA材料对骨愈合性能无不良影响.

    超声骨焊接技术PDLLAMicro-CT兔下颌骨缺损模型骨愈合

    Ki67在卵巢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差异表达及预后价值

    王玉蓉李霞
    687-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Ki67在上皮性卵巢癌不同组织学类型和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和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评估卵巢癌中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RT-qPCR法检测卵巢癌细胞中Ki67的RNA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在104例卵巢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Ki67在卵巢癌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Ki67的表达与FIGO分期(P<0.001)、组织学类型(P<0.001)、单侧/双侧受累(P=0.007)和淋巴结转移(P=0.014)显著相关.Ki67在浆液性癌中表达最高,在透明细胞癌中表达最低,且浆液性癌与子宫内膜样癌(P=0.007)、透明细胞癌(P<0.001)的Ki67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Ki67表达在FIGO Ⅲ期中最高,且与Ⅰ期(P=0.002)、Ⅱ期(P=0.008)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i67高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浆液性癌中Ki67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卵巢癌,可用于浆液性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Ki67的高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上皮性卵巢癌Ki67增殖预后

    IVUS引导下观察速效救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扩张的影响

    宋涛马骏沈祥礼何金玲...
    694-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引导下观察速效救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扩张影响.方法 以2022年5月-2024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科收治的11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8例.试验组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10粒,对照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 mg,在服药前及服药15 min后均行IVUS检查,记录服药前血管平均直径2.00、2.25、2.50、2.75、3.00、3.25、3.50 mm处的横截面积,计算服药后15 min相应血管位置的血管横截面积、面积扩张百分比及平均血管直径,记录患者在服药及检查后头晕、头痛、血压降低、面红、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本组服药前相比,服药后15 min对照组冠状动脉在2.00 mm~3.5 mm直径血管的横截面积及平均直径增大,试验组冠状动脉在2.00 mm~2.75 mm直径血管的横截面积增大,在2.00 mm~3.00 mm直径血管的平均直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服药后15 min比较,试验组服药后15 min在直径2.00 mm血管的横截面积、面积扩张百分比及平均直径增大,在2.75 mm~3.50 mm直径血管的横截面积、面积扩张百分比及平均直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速效救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有扩张的作用,血管直径越小扩张作用越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速效救心丸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稳定型心绞痛

    血清Ghrelin、VEGF-A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

    陈丽卢国萍刘芙蓉
    699-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体重分为FGR组(n=26)、正常组(n=82)和巨大儿组(n=18).比较3组血清Ghrelin、VEGF-A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两指标与胎儿体重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 Ghrelin、VEGF-A 对 GDM 孕妇发生早发型 FGR的预测价值.结果 131例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37.40%(49/131),其中巨大儿18例、FGR 26例.正常组空腹血糖水平、剖宫产占比均低于FGR组、巨大儿组,FGR组与巨大儿组空腹血糖水平、剖宫产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巨大儿组相比,FGR组和正常组孕妇血清Ghrelin水平偏高,且FGR组高于正常组,而FGR组和正常组VEGF-A水平偏低,且FGR组VEGF-A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hrelin与胎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677,P<0.05),VEGF-A与胎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690,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Ghrelin、VEGF-A单独预测GDM 孕妇发生早发型FG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72、0.755,联合预测AUC为0.848,联合预测效能较单独预测效能更好(P<0.05).结论 GMD孕妇体内血清Ghrelin、VEGF-A水平与胎儿体重具有相关性,是早发型FGR的预测标志物,且两者联合预测GMD孕妇早发型FGR临床价值更高.

    妊娠期糖尿病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生长激素释放多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的影响

    吴樱杨姣
    704-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04例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02例)与试验组(102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锻炼(即Kegel运动),试验组同时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生活质量及血清SOD与GSH-Px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2.35%)[(x2=4.993,P=0.025)];治疗后,试验组盆底肌力、Ⅰ类/Ⅱ类肌纤维最大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31±0.80)级 vs(3.09±0.76)级,(31.69±7.62)uv vs(23.19±7.17)uv,(44.07±12.89)uv vs(34.48±13.15)uv(t=-7.896,-5.802,-3.719,P 均<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5 501.28±512.37)pg/mL vs(5 096.31±526.42)pg/mL,(824.33±139.69)pmol/L vs(542.68±117.54)pmol/L(t=-3.937,-11.018,P均<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量表(PFDI-20)总分与其分量表评分以及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量表(PFIQ-7)总分与分量表评分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t=1.967~4.840,P均<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有助于围绝经期女性PFD患者增强盆底肌力,提高血清SOD、GSH-Px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障碍电刺激围绝经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术前腰方肌阻滞与横突间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早期恢复的影响

    王薇周淑敏黄真孙莹莹...
    709-712,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术前腰方肌阻滞与横突间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2月-2022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组,40例)和横突间阻滞组(T组,40例),两种阻滞均在麻醉诱导前完成.记录两组术中及术毕24、48 h内阿片类药物用量,术中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24、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肠道排气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时间.采用QoR-40量表评估术后3 d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Q组相比,T组术中和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减少,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升高(10.2%vs 35%),术后3 d的QoR-15评分升高[(166.26±10.91)分 vs(174.52±11.77)分],首次下床时间缩短[(18.2±4.5)h vs(16.0±4.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道排气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横突间阻滞较腰方肌阻滞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

    腰方肌阻滞横突间阻滞腔镜手术术后疼痛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抑郁的影响

    周冬喜谢珏陆海霞姜华...
    713-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安市中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女性患者120例,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药物诱导,气管插管后对照组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5 mL,并在术中以10 mL/h进行静脉滴注.低剂量组将艾司氯胺酮按1.5 mg/kg用量,以0.9%的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5 mL,并以5 mL/h静脉泵注直至手术结束.高剂量组将艾司氯胺酮按2.5 mg/kg用量,以0.9%的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5 mL,并以5 mL/h静脉泵注直至手术结束.比较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48 h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4 h、8 h、24 h、48 h、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和恢复质量 15 项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15 scale,QOR-15)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有效受试者分别为38例、40例、39例.低剂量组术中、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术中、术后24 h、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术后4 h、8 h、24 h、48 h、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术后4 h、8 h、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术后1周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AMD-17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3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QOR-15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与高剂量艾司氯胺酮均可缓解乳腺癌术后疼痛,改善抑郁状态,而高剂量艾司氯胺酮的抑制术后疼痛和改善抑郁状态的效果更为显著和持久.

    乳腺癌慢性疼痛抑郁艾司氯胺酮

    心血管调节肽、脂肪酸结合蛋白4与子痫前期孕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联分析

    周红玉余桂梅刘婷婷
    719-72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心血管调节肽(Salusin-β)、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与子痫前期孕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联.方法 以2021年3月-2022年3月武汉市汉阳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2例子痫前期孕妇为子痫前期组,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选取同时期124例健康体检孕妇作正常血压组,测定各组孕妇的血清Salusin-β、FABP-4水平.记录各组孕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血压恢复正常的时间.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组孕妇血清Salusin-β、FABP-4水平与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子痫前期组和正常血压组孕妇平均年龄、平均孕次、平均产次、孕前平均体重指数、入院时平均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Salusin-β、FABP-4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子痫组前期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alusin-β、FABP-4水平均升高,孕妇分娩孕周缩短,新生儿体重降低,血压恢复正常的时间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Salusin-β、FABP-4水平与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负相关,与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呈正相关(P<0.05).正常血压组血清中Salusin-β、FABP4水平与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血压恢复正常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Salusin-β、FABP-4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有相关性.

    心血管调节肽脂肪酸结合蛋白4子痫前期不良预后

    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联合血清学指标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

    徐爽姜英张燕
    723-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联合血清学指标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48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轻症组(n=152)与中重症组(n=96).所有患者均接受胰腺增强CT检查、血常规及血钙、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IL-17、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统计28 d内死亡率,比较病情不同严重程度、不同预后AP患者MCTSI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MCTSI及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PCT水平是影响AP患者严重程度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发病后28 d内,248例患者中196例存活、52例死亡,总体生存率为79.03%.轻症组、中重症组的生存率分别为91.4%(139/152)、59.4%(57/96),中重症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较低(x2=12.9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CTSI、PCT、血钙单独预测患者28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870、0.785、0.679,敏感性分别为72.6%、68.4%、69.3%,特异性分别为75.9%、69.7%、64.4%.当三者联合检测时,可将AUC提高至0.913.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显示,MCTSI及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PCT水平是影响AP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MCTSI评分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可提高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效能.

    急性胰腺炎(AP)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血淀粉酶血脂肪酶降钙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