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中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中旬
新课程·中旬

月刊

1673-2162

zhk@chinaxinkecheng.cn

0351-416421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南巷65号

新课程·中旬/Journal Xinkecheng
查看更多>>《新课程》期刊社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出版单位,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推广新方法,促进新发展”|的宗旨,全面推广课改新理念,反映课改研究成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并2006年被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新课程》坚持为教育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张天望
    26页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策略

    顾豫
    26页

    农村中学生化学课程学习动机缺失原因研究——以移民区学生为例

    姜春艳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我国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存在于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教育是转变农村学生未来发展前途、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开展的根本性保障,因此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农村教育工作.以移民区学生为例,对农村中学生化学课程学习动机缺失原因进行研究,希望借此进一步促进农村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

    农村移民区化学课程学习动机

    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实践与探索

    景晓燕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外阅读是除了课内知识的学习之外,学生需要进行的一项活动,课外阅读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有效增长学生的见识,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课外阅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就具体实例谈谈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实践与探索.

    课外阅读小学阶段农村小学

    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何天华
    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教育现在正在由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进行转换,在素质教育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探讨如何在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分析目前这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创新思维

    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张亮霞
    28页

    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探究的有效整合

    王生才时洁
    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化学教学带来了福音.特别是实验探究方面的教学,就如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不仅弥补了化学实验室的缺失,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还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因此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把信息技术与动手实验结合起来,随时关注学生实际接受情况,化学实验探究课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化学实验探究整合

    信息技术助力汉字个性化书写教学的实践研究

    冯亚军
    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显著.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具.此时,作为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汉字个性化书写教学,也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而告别了昔日的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了.

    信息技术小学低学段语文汉字个性化书写教学

    小学生作文指导浅谈

    李林
    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文是内心情感的表述、是生活的感悟、是对美好生活的记录,它是人们思想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教师要重视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北师大版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内容为例,从学生写作兴趣、素材累积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浅见,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作文写作素材兴趣

    对农村中小学班级德育生活化策略的思考

    张学瑞
    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育源于生活实践,班级德育生活化,就是要积极探索新时代班级德育活动的新思路,把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完成对德育内容的感知和理解,结合生活中的点滴积累,自觉审视自己的言行,提升是非判断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

    班级德育生活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