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小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小学
新课程·小学

月刊

1673-2162

zhk@chinaxinkecheng.cn

0351-416421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南巷65号

新课程·小学/Journal Xinkecheng
查看更多>>《新课程》期刊社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出版单位,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推广新方法,促进新发展”|的宗旨,全面推广课改新理念,反映课改研究成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并2006年被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新课程》坚持为教育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培养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一生

    张桂芳
    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孩子美好的一生.谈谈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中的一些做法.

    培养良好习惯家校联动

    关于加强小学生学籍管理的几点思考

    张美群
    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籍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最基本的常规管理,它对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统一规范的学籍管理制度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因此,从目前我国小学生学籍管理现状着手,分析出小学生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加强我国小学生学籍管理.

    小学生学籍管理问题思考

    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帐表卡册的规范填制

    张贵清刘明会马杰
    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账表卡册的规范填制不仅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迎接各级部门检查的重要痕迹资料,它对促进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实验教师、任课教师工作量、工作效果、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实验室管理帐表卡册填制中小学

    心随文动,情随文涌——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鞠艳华
    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的年龄较小,知识积累较少,常凭借自身的主观情感对事物进行判断,在学习中也是如此.语文科目蕴含丰富的情感因素,是养成小学生健康品格的重要桥梁,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实施情感教育手段,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心随文动,情随文涌,让学生在情感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的品格.

    心随文动情随文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低段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的培养

    杨颖
    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它的地位以及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对英语的教育一直也是比较重视的.从小学到大学,英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英语教师或者是从事英语教育的工作者一直对英语教学法进行不断的研究,其中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的做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小学英语积极学习心理培养

    教学质量办学根基——试论如何把握好教学质量的六大要素

    王洪金
    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应该紧抓以下六大要素——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常规管理、师生主观能动性、有效的激励制度、家长支持、学习资源贮备.基于此,对六大要素进行分析,希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一定的有效见解.

    教学质量七要素全细节把握全面发展

    探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

    陈敏
    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培养出良好的品德习惯,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因此深入探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从学校德育模式开始,继而和家庭、社区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体制,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德育模式.通过研究为小学德育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进而为帮助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德育模式家校合作三位一体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韩梅
    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文素养成为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人文素养的培养要从基础抓起,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践行人文素养的培养理念.新课改后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包含着很丰富的人文知识和道德品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认真研究人文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内容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关联之处,从而采取有效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文素养培养

    对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的探索

    杨小凤
    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基础的开端,对每一位小学生的行为品性都至关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种生活以及学习习惯都处于一种形成阶段.教育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作风应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以及主题班会等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习惯.基于此,对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刍议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及思考

    阚男男
    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除了传授学科知识以外,对于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就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展开分析,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课堂教学中德育工作开展.

    德育策略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