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前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

冯晓霞

月刊

1007-8169

xqjyyj3@163.com

0731-84036168

410100

湖南长沙星沙特立路9号

学前教育研究/Journal Studi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及时反映国内外幼教研究成果为特色,以有效指导我国幼教实践为宗旨,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学前教育专业期刊,全国惟一一本幼教理论刊物。读者和作者群主要是我国的幼教理论研究工作者、幼教管理工作者、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幼儿园园长以及广大的幼儿园教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廿年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历程与展望

    侯莉敏韩笑周英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前教育机构是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口述历史和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回顾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百廿年发展历程,可发现其依次经历了初创、探索、变革、停滞、恢复和深化改革六个历史阶段,并在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了可贵的发展经验:将本土化创新作为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将促进儿童发展作为根本价值追求,以政策制度推动学前教育机构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为发展目标.在新时代背景下展望学前教育机构的未来发展,需要持续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的保障体系,深化学前教育机构的价值追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机构百廿年发展历程口述史

    百廿年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与启示

    张斌虞永平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 1903 年以来,我国的幼儿课程几经变革,形成了四个发展主题鲜明的阶段:1903-1948 年是萌芽与探索突破时期,1949-1977 年是统一规制与曲折迂回时期,1978-2000 年是回归与再度启程的时期,而 2001 年至今则是关注质量与多元改革的时期.百廿年来,我国幼儿园的课程本质观不断科学化,课程目标更加适宜化,课程内容日益生活化,课程实施愈加多样化和游戏化,课程评价逐渐过程化和规范化.为解决当前制约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根本问题,我们需要建构中国幼儿园课程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并提升其影响力,推动全国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整体提升.为此,我们需要处理好"引进来"、本土化与"走出去"的关系,处理好统一规范、因地制宜与均衡发展的关系.

    幼儿园课程课程历史课程改革

    百廿年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史演进与展望

    张莉周兢刘宝根
    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本研究基于口述史和文献资料,梳理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百廿年的演进历程,将其分为清末学前教育的早期引进与模仿、民国时期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吸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全盘苏化"与对外交流的中断、改革开放后走向国际舞台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双向交流与经验输出五个阶段.研究发现,演进历程中的特点表现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交流、从局部交流到全面融入、从单一形式到多元合作以及从单向引进走向双向交流与经验输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应注重讲好中国故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与国情、积极开展国际学前教育研究与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并做好学前教育的对外援助与支持.

    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历史演进时代展望口述史

    百廿年我国学前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孙宁姜勇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廿年中国学前教师教育发展史是一部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光荣史与梦想史,经历了五个重要历史时期:(1)萌芽期:清末至民国初年,外国教会在中国沿海创办幼师培训机构,但受国情限制,中国独立的幼师培养机构应运而生.(2)新生期:民国初年至 20 世纪 20 年代,学前教育外国化倾向严重,中国幼师教育受国外控制.(3)探索期:20 世纪 20 年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教育家们创立独立的幼稚师范教育机构,如北平幼稚师范学校等,开启了自主探索之路.(4)改革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21 世纪初,经历了规范—停滞—大发展的阶段.其中"大发展"阶段是中国学前教师教育发展的机遇期.(5)创新期:21 世纪以来,学前教师教育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道路,政策文件和改革举措体现了对优秀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高度重视.百廿年中国学前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学前教师教育的中国道路探索和道路自信的历史,是一部学前教师教育的中国制度摸索和制度自信的历史,是一部学前教师教育的中国文化寻索和文化自信的历史,是一部学前教师教育的中国理论求索与理论自信的历史,更是一部中流击楫、变法图强的光荣与梦想史.

    幼儿园教师学前教师教育口述史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近现代开端——以清末到抗战时期"解放儿童"话语为中心的考察

    黄进杨颖慧
    4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开端,与"解放儿童"话语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末"解放"概念获得了"摆脱外在束缚、追求独立自由"的新的含义,"解放"也成了一个涉及多种身份和对象的话语系统."解放儿童"话语就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它源于妇女解放的诉求、国外解放儿童思想的译介,以及鲁迅的解放儿童思想的确立.在学前教育领域,先驱们努力探寻中国解放儿童的道路.科学心理学研究为解放儿童奠定了知识基础,解放儿童的思想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发展.与此同时,"解放儿童"也与"儿童本位"出现了话语分歧,在抗战救国的背景下,"解放儿童"话语成为主流,融入民族解放的浪潮之中.近现代"解放儿童"话语也存在着困境,它与妇女解放话语一直没能有效兼容,同时也有失去儿童世界的危险.当今儿童仍然在解放的路途之上,儿童与妇女、国家民族的关系仍然需要继续进行思考和建设;同时,"儿童本位"的回归也有待这两种话语重新合流.

    解放儿童话语儿童本位

    幼儿园教师增值评价的内涵、现实挑战及实施路径

    张曙光陈露
    6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值评价作为关注学生纵向发展状况,对教师贡献做出评价的一种发展性评价方式,应用在学前教育教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幼儿园教师增值评价以教师在保教中所做出的贡献和贡献过程为评价对象,以质性方法为主、量化工具为辅,以教师、幼儿园管理者、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家长等为评价主体.探索开展幼儿园教师增值评价可能面临法律依据薄弱、加剧"小学化"倾向、教育数据收集困难和专业发展支持不足等现实挑战,或可从完善顶层设计、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技术赋能和注重教师培养这几方面探索其破解路径.

    幼儿园教师增值评价教师评价

    基于重叠影响阈理论的学前儿童农旅教育的三方关系研究

    金晓雯潘奥芸卢斯婕许凤...
    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重叠影响阈理论的梳理,考察学前儿童农业旅游教育涉及的家长、幼儿园老师和农旅经营者三方协作关系,通过 360 份针对三方的问卷和访谈,解析出三方在对农旅教育的认知和认可度、对学前儿童行为心理倾向的认知和引导方式、微观实践层面的重叠性差异,构建三方重叠影响阈理论图示.数据结果显示,目前三方在认可度层面重叠率较高,而在微观实践层面的三方重叠率较低;三方可以通过沟通、协调、合作等方式,增大三方的重叠面积,在自身拓展独特的影响作用的同时,以协同共育为目标,加强二合力、三合力的共同影响.

    重叠影响阈学前儿童农业旅游教育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

    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力发展的现状与策略

    屈艳峰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研究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表征,是教师专业实践由知走向知行合一的重要支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研究力具有鲜明的实践属性,它涵盖教师的研究动力、研究态度、专业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力的发展受到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工作条件支持等多方面的影响,可以从完善教研制度和园本培训体系、发展教师的学习力和激发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驱力等方面予以支持.

    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研究力

    学前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特征与评价

    方莉梅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题解决能力是个体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性能力.学前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儿童性、过程性和个体性,其发展是行为先于目的的.针对幼儿园教师评价理念滞后、评价素养不高等问题,幼儿园应该注重提升教师的理论和评价素养,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增强对儿童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有效性.

    问题解决能力行为评价教育评价

    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本土资源开发的视角转换与基本路径

    沈丽华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丰富且富有地域特色的本土资源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关联,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因而具有重要的儿童发展价值.针对幼儿园教师本土资源课程开发能力不高、课程资源库建设滞后、课程开发缺乏儿童参与等问题,课程开发者应进一步转换视角,坚持本土资源的全面育人价值观、开放动态的本土资源开发观和儿童参与的本土资源实践观,通过重塑教师资源观和组建本土资源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建设本土课程资源库和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保障机制等方式来确保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质量.

    园本课程本土资源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