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科学学报
系统科学学报

乌杰

季刊

1005-6408

cjssbjb@tyut.edu.cn

0351-6018612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系统科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刊,哲学类核心期刊。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成果,探讨系统辩证学、系统哲学、系统科学原理的理论及其应用等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绿色建筑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演化博弈分析

    肖艳玲于扬崔明欣季海洋...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绿色建筑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进行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和仿真分析.设置绿色建筑利益相关者收益及成本变量,构建绿色建筑利益相关者的三方支付矩阵,据此建立企业、业主和政府的复制动态方程,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建立绿色建筑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演化博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SDM),通过仿真试验分析初始值及各变量的变化对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影响,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绿色建筑系统动力学模型演化博弈利益相关者

    以系统思维审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国际秩序

    包瑞
    61-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注重坚持系统思维,以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由此,以系统思维审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国际秩序,结合系统的动态性、开放性、结构性和差异性等特征,阐明"百年变局"既是世界正在经历的客观态势,也是中国制定国内外政策的现实依据.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秩序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际秩序走向是"百年变局"的关键变量,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公平正义、推动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才能推动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始终朝着历史正确方向前进.深刻剖析"百年变局"时代的动态性演进、思想的开放性交汇、政治的结构性变化、经济的差异性发展,对我国从国际乱象中看清实质,从历史发展中把握规律,进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思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

    系统论视阈下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研究

    栗智宽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与政治要求,为在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质量导向与质量规范,基于系统理论视阈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系统论视阈下,当前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主要存在目标驱动不足、举措协同不够、过程推进不顺、交互联通不畅等四点系统问题.在实践中靶向破解现有系统问题、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必须自觉坚持系统观念、积极运用系统方法做好四点工作:明确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目标指向性以凝聚思想共识、增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举措耦合性以形成整体合力、强调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程序规范性以确保过程顺畅、坚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边界开放性以促成内外联动,从而使党能够经由系统化的党建提质过程达成规范有序、协调统合、良性运转的理想状态.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质量系统论

    新型举国体制的运行机理——综合集成大成智慧的视角

    肖人彬侯俊东
    73-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历史经验,在诠释传统举国体制到新型举国体制转型要义的基础上,论述综合集成大成智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途径.钱学森综合集成大成智慧思想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运用该思想揭示出新型举国体制的运行机理,即:自上而下的协调控制与自下而上的智慧涌现双向互动,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双手并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两头发力,由此提供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途径——综合集成大成智慧.

    综合集成大成智慧举国体制运行机理

    系统观念下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性治理研究

    熊耀林禹旭才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观念强调全局性谋划与整体性推进,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互构性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具有思想同源、目标同向、实践同构的特点,因而具有互构性治理的可能性.当前二者在互构性治理过程却面临着机构协同不够紧密、主体融合不够深入、运行联动不够畅通等困境.为此,需推动要素相互嵌构,增强互构性治理的深度;确保结构良性耦合,提高互构性治理的效度;实现运行同频共振,提升互构性治理的精度,以实现二者的有效链接,产生整体优化效应.

    系统观念高校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互构性治理

    突破"马太效应"的路径研究——基于资源分配的优化视角

    苏皑陶向南肖樱丹
    86-9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平和效率一直是资源分配当中难以兼顾的矛盾,本研究摆脱了基于个人的公平感知研究视角和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研究视角,假设"马太效应"存在于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并以广东省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项目的资源分配事件作为研究案例,采用csQCA的清晰集定性比较方法分析和探讨了在"马太效应"情景下,相对弱势群体如何发挥自身特点,突破资源分配的瓶颈,最终成功实现"逆袭"的方法和路径.

    马太效应资源分配清晰集定性比较逆袭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四史"教育刍议

    白杨杨慧民
    92-9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思维视域下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四史"教育应在精准定位其价值意蕴基础上,科学把握系统思维,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四史"教育的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特征,从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协同、队伍建设与教育成效相促进三个维度,系统实现强化"四史"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

    系统思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史"教育

    系统科学视野下"虚拟仿真+思政课"亲和力提升路径探析

    樊姗姗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国内外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提供了"新范式"和丰富的"语料库".虚拟仿真所提供的立体化教学手段、集约化教学内容和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其成为了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技术力量.从系统科学视角来看,虚拟技术从整体性、开放性、适应性的角度提升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同时也面临着风险.这就要求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融合的过程中从立德树人、主客协同、设计合理等环节推进虚拟教学模式创新,为学生提供有深度、有温度的优质思政课.

    思政课虚拟仿真亲和力实践教学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北极航线体系演化研究

    丁超君李振福陈雪
    103-10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极海冰的融化使北极航线问题的研究愈发受到各方关注,应看到北极航线的相关问题具有综合性,应从系统整体性角度研究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北极航线体系,在此基础上划定了北极航线体系的地理范围.其次,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讨论了北极航线体系的演化过程.结果显示:(1)2007-2016年为北极航线聚集体形成阶段,此阶段国家是北极航线体系的主导,其他主体参与较少;(2)2017年至目前属于北极航线聚集体增长阶段,此阶段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此阶段更多货主、船公司、港口、陆上运输线路主体加入到聚集体中,北极航线聚集体规模增长,数量增加;(3)未来将出现北极航线聚集体涌现阶段,此阶段各空间聚集体形成聚集体网络,使体系涌现多样化特质.

    北极航线体系复杂适应系统空间聚集体演化

    系统思维视域下的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培养

    孙刚成杨晨美子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基于系统思维的特点,寻求有效的培养路径.新工科人才的核心能力由多个要素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所以,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在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以提升新工科人才的批判思维能力;以整体性为要义,依托交叉学科探究项目和项目群,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加强跨学科交流,并基于综合实践提升新工科人才整合跨学科知识与技术的能力;以开放性为基石,在资源统筹观念和国际视野下转变观念,强化实验教学,探索校企合作和国内外新工科人才培养合作新模式,努力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将是新工科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改革取向.

    新工科系统思维核心能力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