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章育良

双月刊

1001-5981

JXTU@xtu.edu.cn

0732-8292143

411105

湖南省湘潭大学期刊社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湘潭大学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设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历史、汉语言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高等教育研究及湖湘文化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逻辑理路与现实启示

    张文陈旭辉张晖宇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十多年前,毛泽东为总结苏维埃建设中的先进经验,亲赴中央苏区的模范乡才溪乡调研,写下了党百年调查研究历史上的光辉文献——《才溪乡调查》.这一毛泽东调查报告中的经典名篇,以解决当时苏维埃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继承并发展了经典作家的调查研究思想和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传统,以"红色政权—红色军事—红色经济—红色教育"为核心思路,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亲力亲为、问计于民"的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有着穿透时空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伟力,启示新时代的我们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具体表现为要传承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汲取基层建设的历史经验、发扬真心实意的为民思想,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调查研究逻辑理路现实启示

    毛泽东关于斗争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

    陈方芳周宏军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斗争经验、比较丰富的斗争思想.其中,毛泽东关于斗争重要论述是中国传统斗争文化、马克思主义斗争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域外斗争经验等共同作用的逻辑呈现;其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目标维度、内容维度、主体维度和方法维度.毛泽东关于斗争重要论述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大价值,有助于人们在系统学习中增强传承和弘扬斗争精神的自觉性,明确斗争目标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不确定性挑战,在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斗争中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在不断增强斗争本领中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毛泽东斗争当代价值

    "双减"政策执行阻滞:发生逻辑与消解策略

    丁煌王巍熹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负"政策执行难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在"双减"政策实践中表现为:基层政策表演式执行、选择式执行以及抵抗式执行.从"利益结构-社会文化-参与主体"三重维度对政策执行阻滞的发生逻辑进行诠释发现:政策执行的利益结构:成本分散-利益集中,社会文化:不平等的职业观与功利化的教育观,参与主体:行政吸纳社会、利益主体失语,这三重因素共同导致了政策执行阻滞的生成.本研究基于"嵌入理论",从价值观念嵌入、执行方式嵌入、社会参与嵌入和监管模式嵌入等四个方面提出执行阻滞的消解策略.

    "双减"政策执行阻滞发生逻辑消解策略嵌入理论

    中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优化进路

    唐皇凤崔洋
    27-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高质量的金融监管是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秘诀,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则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监管与业务混同、地方参与监管、中央单层监管和央地分层监管等阶段.面对地方金融监管权责划分不够明确、加强监管与推动经济发展难以平衡、地方金融监管的法律保障尚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新时代新征程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需要聚焦于建立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体制、加强地方金融监管领域法治建设、优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职责和健全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重点解决地方金融委员会办事机构设置、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非监管职能划转和完善市县两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管理体制的问题.

    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权责划分改革进路

    承认政治视域下的包容性风险治理

    邓集文唐子旺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容性风险治理是系统风险压力下风险治理转型的重要理念、框架或模式.它是基于多元主体参与风险决策议程的基本框架.多元主体参与必然涉及承认政治的话题.承认政治因其与包容性风险治理相契合而可以成为诠释包容性风险治理的一种视域.承认政治理论发轫于黑格尔,在马克思、泰勒、霍耐特、哈贝马斯等那里得到了发展.承认政治是包容性风险治理的理论担负.它为包容性风险治理预设伦理基础、提供合作前提、设定行动方向.走向承认,即包容多元治理主体,相互承认风险解释权,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包容性风险治理的实践进路.包容性风险治理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正因如此,风险治理会合乎逻辑地走向包容性风险治理.包容性风险治理必将成为各国风险治理实践的创新向度.

    承认政治包容性风险治理理论担负实践进路

    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发展路径探析——基于"场域-行动"分析视角

    卢婷成志刚
    41-4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养老机构嵌入社区是推动专业机构向社区延伸,整合社区存量资源,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网络的有效途径.从"场域-行动"分析视角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发展路径展开考察,发现在养老机构嵌入发展的过程中,社区中的"地理场域""科层场域""文化场域""服务场域""对象场域"共同构成了养老机构嵌入社区的多维"场域"要素.依据不同场域的特性和规约,养老机构采取了场景式嵌入、自主式嵌入、建构式嵌入、协同化嵌入和精准化嵌入的行动策略,映射出政府、社区、机构、居民之间良性互动和合作共治的可行性.

    场域-行动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

    数字基础设施的家庭收入效应——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实证研究

    陈明生王乾坤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践行与彰显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基于2011-2019 年五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借助"宽带中国"战略准自然实验,研究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了家庭收入,而且还有效抑制了收入差距.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增加创业机会、就业机会,提高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创业效应"和"就业效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家庭收入效应在城市、城镇化率高的地区,年龄中等、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中更为显著,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和人力资本差异.

    数字基础设施家庭收入创业效应就业效应收入差距

    营商环境能提升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吗?

    王轶武青远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乡村振兴,改善农村地区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吸引大批劳动力返乡创业,同时也有助于培育高质量的返乡创业企业.基于2019 年全国2139 家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研究营商环境对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能显著提升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机制分析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企业数字化经营能力来提升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对发展型返乡创业企业、我国中西部地区和第二产业中的返乡创业企业以及中小型返乡创业企业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有助于提升其发展质量.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做好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落实完善差别化扶持政策,精准发力;同时结合企业规模、产业层次、价值类型特点制定针对性重点扶持政策,助推返乡创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营商环境返乡创业创业企业发展质量扶持政策

    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测度及驱动力比较——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

    欧定余廖纤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际与国内区域投入产出表,从产业融合视角对智慧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度量,并开展国际、国内区域的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智慧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机械化及数字化相关产业对农业的发展的驱动效果偏低;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区域异质性明显,山西等地科研服务类产业驱动力偏低,而内蒙古等地则数字化驱动力不足.应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提升农业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加速突破核心关键性技术,制定具有区域特征的发展策略.

    智慧农业投入产出法产业融合产业驱动力

    建党以来农地所有制结构的产权实现逻辑、经验与启示

    姜军松李曹洁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秘并遵循农地占有的内在逻辑思路,围绕农地公有制及其产权市场化政策演变主线,结合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系统梳理了建党以来农地所有制结构的产权实现历程,归纳了百余年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模式、历史经验和重要启示.研究结论表明,新时代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农地国有化方向、优化农地公有产权结构、扩充财产性农民土地权利和提高民事化市场化农地占有权能等.

    中国共产党农地产权制度演进历史经验政策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