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科学与数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科学与数学
系统科学与数学

陈翰馥

月刊

1000-0577

jssms@iss.ac.cn

010-62555263

100190

北京市中关村东路55号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系统科学与数学/Jour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类季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主要刊登系统科学与数理科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技术报告以及重要学术动态的报道。1997年数学类期刊影响因子第三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轴向注意力的UUV非合作目标状态估计方法

    林常见程玉虎王雪松刘玉豪...
    3477-3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对非合作目标状态估计的准确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向注意力的目标状态估计方法,分析基于声呐观测的UUV非合作目标状态估计机理,将该问题的非马尔可夫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带有记忆的一阶马尔可夫状态空间模型,从而构建递归滤波模型.针对前视声呐观测的不可靠性、目标运动的不可预测性,提出一种基于轴向注意力Transformer的非合作目标状态多步预测网络,描述非线性观测下,非合作目标相对声呐的复杂运动过程.针对观测的不稳定性及后验分布的未知性,基于Monte Carlo近似推断原理,利用该多步预测网络将目标观测状态空间中的采样粒子映射到目标预测状态空间,构建基于轴向注意力的目标状态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对不确定输入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目标状态估计轴向注意力无人水下航行器前视声呐非合作目标

    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容错输出一致性研究

    王君杨嘉琦
    3491-3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存在外界有限能量干扰的异构故障多智能体系统容错输出一致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固定时间状态反馈控制与输出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容错输控制策略.首先设计自适应滑模观测器,使其在克服外界有限能量干扰的情况下,获取到执行器故障重构值;其次针对不能获取领导者状态的跟随者,设计分布式固定时间观测器,以实现每个跟随者在固定时间内估计到领导者状态;随之将故障重构值引入到分布式容错输出一致性控制协议中,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容错输出一致性控制增益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一个领导者和四个跟随者对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容错输出一致性控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异构多智能体系统自适应滑模观测器分布式固定时间观测器输出一致性控制

    一种新的广义鲁棒主成分分析模型及其图像去噪应用

    袁柳洋汪大为贾世会迟晓妮...
    3511-3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结合加权Sp范数最小化的鲁棒主成分分析(WSNM-RPCA)模型与广义鲁棒主成分分析(GRPCA)模型的基础上,同时利用l2,1范数重新构造了一种新的广义鲁棒主成分分析(GWSLRPCA)模型.新的模型提升了对矩阵重要秩成分恢复的准确性,并运用随机排序的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新模型进行求解.数值实验结果显示,新的模型GWSLRPCA对被混合噪声污染的图片不仅能分离出图片的有效低秩信息以及其他的噪声部分,而且GWSLRPCA的图像恢复效果更佳.在客观评价标准上GWSLRPCA的各项数据也优于Mean-Filter、WSNM-RPCA 与 GRPCA 模型.

    加权Sp范数l2,1范数混合噪声鲁棒性随机排序交替方向乘子法

    融合空间扩散与等级结构的种群系统的最优初始分布控制

    秦婉玉何泽荣
    3524-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讨一类基于年龄等级结构和空间扩散行为的种群系统模型的最优控制问题,其状态系统由二阶非线性偏微分积分方程描述,控制变量为种群初始分布,指标泛函表征任意固定时间段后的种群资源净收益.运用法锥理论并构造恰当的共轭系统方程建立了最大值原理,扩充指标泛函且应用Ekeland变分原理及不动点方法证明了最优解的存在唯一性.数值实验显示了所得理论成果的可应用性.

    随机游动等级差异初始分布最优控制法锥变分原理

    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三方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

    吉昀谢永平柴建
    3538-3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文章根据陕西省秦巴山区一带"新社区工厂"这一乡村振兴产业典型模式的发展现状识别出社区工厂、当地政府和龙头企业等重要参与主体,结合考虑成本、补贴、投资和收益等因素构建起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进而探讨各主体如何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策略选择,并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演化稳定策略一方面受到当地政府补贴的影响,合适的补贴有利于三方的共同参与;龙头企业给予生产企业的投资应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同时还要增加社会各方对当地政府的投资;另一方面对于社区工厂和龙头企业来说,降低成本和提升收益将更有利于促进"新社区工厂"等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参与主体演化博弈

    基于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的新能源投资策略研究

    陈威罗文梁开荣白春光...
    3557-3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提出同时决策、发电商领导决策和零售商领导决策下的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模型,深入探讨了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投资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权力结构下的新能源投资量大小取决于传统能源的成本系数;2)发电商和售电商均偏好各自作为供应链的领导者,并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但供应链系统利润在共同决策模型中最优;3)新能源投资成本系数与新能源的投资量以及发电商和售电商的利润成反比,但是发电商的新能源投资成本分摊比例与其成正比;4)新能源偏好系数的增加将提高新能源投资量,且售电商分摊新能源投资成本比例也会增加,从而发电商和售电商的利润也会增加.

    电力供应链新能源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权力结构

    同时考虑期望和方差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平衡解的研究

    王国玲杨辉王春杨光惠...
    3573-3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将方差引入到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通过设定方差上界得到可行策略集,在可行策略集内最大化期望收益得到相应的平衡解.首先,由Kakutani不动点定理证明该类博弈平衡解的存在性.其次,当支付函数发生扰动时研究该类博弈平衡解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Baire分类的意义下,大多数该类博弈都是本质的.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即不完全信息静态古诺博弈,对该类博弈平衡解的存在性进一步验证.

    不完全信息博弈期望方差Nash平衡存在性稳定性

    不确定Markov跳变系统随机零和博弈及H∞控制

    曹铭徐萌张成科朱怀念...
    3586-3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扰动的存在会使模型参数和转移概率无法精确获悉的不确定情形,文章研究不确定离散Markov跳变系统零和博弈问题.首先,借助自由连接权矩阵,推导出该系统在不施加控制策略时稳定的充分条件;其次,以稳定性判据为基础,结合松弛不等式和配方法,给出了e-次优鞍点均衡存在的充分性判据、均衡策略的显式表达和性能指标的精确上界;而后,应用零和博弈理论,解决了不确定Markov跳变随机系统H∞控制问题.最后,以经济系统为算例进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ε-次优鞍点均衡不确定系统参数转移概率一般有界H∞控制

    混频数据有序多分类模型及应用

    蒋翠侠聂玉冰许启发
    3606-3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有序多分类分析中,混频数据观测越来越普遍.为了解决大频率倍差下的有序多分类问题,文章将混频数据采样(MIDAS)技术与有序Logit(OLogit)模型相结合,构建MIDAS-OLogit模型.MIDAS-OLogit模型运用高频解释变量来预测低频的有序多分类结果,扩大了OLogit模型的应用范围,能够适应大频率倍差下混频数据有序多分类分析.为了验证其有效性,文章进行Monte Carlo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IDAS-OLogit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竞争模型.此外,文章运用MIDAS-OLogit模型,对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进行信用评级,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其分类预测与实时预报的优越表现.

    有序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混频数据MIDAS-OLogit模型信用评价

    区块链系统中的挖矿激励与报酬分析

    马静宇李泉林
    3626-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工的积极挖矿行为是维护区块链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是实现区块链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如何对矿工的挖矿行为进行有效的经济激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针对该问题,文章以PoW(Proof of Work)共识机制下的区块链排队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GI/M/1型连续时间马氏报酬过程,计算了矿工长期平均利润的表达式,并给出了矿工挖矿实现长期盈利的充分条件;进一步,基于该马氏报酬过程,利用RG-分解计算了矿工短期累计利润的期望和方差,以评估矿工短期的收益和风险.文章的研究方法与结果为研究区块链系统的挖矿激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也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中的一些经济管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数学分析途径.

    区块链挖矿激励排队论马氏报酬过程RG-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