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术对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何刘常李建德储亚非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采取外固定器与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使用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结合常规引流术;观察组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指标、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创面清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转铁蛋白高于对照组,触珠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器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康复.

    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封闭负压引流术外固定器临床疗效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诊断效能评价

    薛庆建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的检验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山东省高青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疑似泌尿系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检验方法,将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式诊断在尿常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镜检结果阳性检出率60.00%(72/120),干化学法阳性检出率51.67%(62/120),尿沉渣法阳性检出率54.17%(65/120),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59.17%(71/120).联合检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干化学法,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尿沉渣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中,采取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尿常规检验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诊断效能

    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评价

    宋立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9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切口手术方案,研究组应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方案.对比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90),高于参照组的15.56%(1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0,P<0.05).结论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可以提高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甲状腺良性结节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疼痛程度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马丽赵贺成朱田球古丽巴哈尔...
    52-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联合腰硬复合麻醉、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的作用.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外科手术治疗,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中枢神经特异蛋白、β-淀粉样蛋白 1-40 水平分别为(94.28±13.23)mg/L、(6.52±0.94)mg/L,均较对照组的(130.54±23.89)mg/L、(9.81±1.55)m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44、7.837,P均<0.05);观察组术后2、4、6、12 h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联合腰硬复合麻醉、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降低术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老年髋部骨折应用效果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李传丰张峰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踝关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 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临床疗效较优,术中对患者损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能够提高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经腓骨入路经腓骨后外侧入路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踝关节功能并发症

    丁苯酞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诊脑卒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王连波张震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效果以及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丰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接诊的8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3)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治疗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通过丁苯酞辅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率.

    丁苯酞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脑卒中神经功能

    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

    王海波王业华
    63-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根据入路差异,将直接前入路手术患者列入微创组,经后外侧入路为常规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和首次活动情况、髋关节功能、并发症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微创组手术出血量较少、刀口更小、首次步行时间短,步行距离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微创组髋关节评分为(81.47±6.12)分,高于常规组的(75.65±5.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3,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更小,术后能够获得更好活动能力和髋关节功能,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故术前应对骨质疏松程度进行评估,谨慎选择微创术式.

    小切口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骨质疏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李艳芬史键山罗秋娜孙龙...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4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比肝功能、肠道菌群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肠道菌群及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草转氨酶为(28.49±5.68)U/L、总胆红素为(8.99±1.44)mmol/L、谷丙转氨酶为(28.87±5.91)U/L,均低于对照组的(31.58±4.67)U/L、(10.02±1.57)mmol/L、(33.17±5.8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3、3.133、3.348,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菌群及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肝功能指标影响显著,降低炎症因子对肠道及肝脏影响,并恢复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功能肠道菌群白细胞介素-6肠杆菌

    碳酸氢钠林格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韦方莹王思媛于秋雨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碳酸氢钠林格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组,对比对照组(n=35,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与观察组(n=35,碳酸氢钠林格液)在乳酸清除情况、电解质平衡状态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1、3、6 h乳酸测量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8 h观察组Cl-水平(106.23±3.17)mmol/L低于对照组(110.94±2.7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1,P<0.05).结论 在脓毒性休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之中,推荐选择碳酸氢钠林格液,相比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清除体内乳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功能衰竭,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碳酸氢钠林格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脓毒性休克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机高通量透析与常规透析在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临床对比

    蒯巧林
    74-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常规透析和高通量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涟水县中医院于2020年4月—2022年9月期间治疗的7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常规透析,观察组高通量透析,对比两组肾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甲状旁腺激素、血肌酐、β2微球蛋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疗效为 97.22%(35/36),高于参照组的 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产生的临床疗效更好.

    血液透析机高通量透析常规透析慢性肾衰竭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