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在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叶丽丽刘建华刘慧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在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0例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接受甘露醇治疗,B组接受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包括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药安全性.结果 用药7 d后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A组(7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 d后,两组NIHSS评分较用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 d后,B组NIHSS评分为(11.11±2.09)分,低于A组的(16.27±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7,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的整体效果较单一药物更理想,其有利于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认知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脑外伤后脑水肿甘露醇吡拉西坦注射液应用效果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联合血脂检验的作用评估

    黄凯吉增军马正坤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凝血四项联合血脂检验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有无血管病变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组(有血管病变,n=21)以及B组(无血管病变,n=22),并选取同期的43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参考组.各组均进行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对比不同小组的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化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分别为(4.51±0.62)g/L、(13.17±0.94)s、(10.51±0.80)s、(28.52±4.04)s,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21、22.009、10.562、4.108,P均<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FIB水平高于B组,TT、PT、APTT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HDL-C水平低于B组,TC、TG、LDL-C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联合血脂检验有着重要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支持.

    糖尿病凝血四项血脂检验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安全性的影响

    张华
    49-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和观察组(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各5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胰岛素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8%vs 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 0.046).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为(6.52±1.36)mmol/L、餐后2 h血糖为(9.08±1.5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72±0.49)%,均低于对照组的(7.43±1.42)mmol/L、(10.16±1.67)mmol/L、(6.45±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05、3.405、7.296,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为(12.13±2.32)mU/L、(3.49±1.02),均高于对照组的(14.41±2.59)mU/L、(4.23±1.11),观察组胰岛素分泌指数水平为(94.71±5.46)低于对照组(82.57±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3、3.506、10.706,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88%vs 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9,P=0.02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效果佳,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2型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安全性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眼部症状改善情况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蒋宁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眼部症状改善情况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收治的98例白内障手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49例)配合运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经过30 d的持续治疗,对比两组眼部症状、泪膜稳定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FI)评分和角膜荧光染色(Corneal Fiuoresence Staining Score,C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泪膜厚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6,P=0.505).结论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能够良好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改善眼部症状,保持泪膜稳定.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白内障手术干眼症眼部症状泪膜稳定性

    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贾黎明王亚军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术式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3年4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74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7例)采用小梁切除术,观察组(87例)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散光度、眼部临床活动度评分、前房角宽度及深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眼压水平及散光度均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前房角宽度及深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眼部临床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05%vs 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8,P<0.05).结论 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采用联合术式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改善眼部临床症状,且并发症较少,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

    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

    鲍星兰袁红建
    61-6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托法替布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接受单纯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36例)联合托法替布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肿胀关节个数(3.8±1.0)个、压痛关节个数(6.3±2.0)个均少于参照组的(4.7±1.6)、(8.6±2.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2、4.759,P均<0.05);研究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有效率为97.22%,高于参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研究组干燥综合征治疗有效率为(97.22%)高于参照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2,P=0.024).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患者采用托法替布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极为确切的疗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能够调节患者的机体状态,切实减轻患者的关节压痛程度,使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托法替布甲氨蝶呤治疗效果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在重症脓毒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安宇张莉陈卫星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在重症脓毒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比组使用头孢噻肟钠治疗,研究组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对比两组的症状积分、炎性因子含量、免疫球蛋白水平、治疗有效性、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积分、炎性因子含量均低于对比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为重症脓毒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高,能够缓解患者心慌等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情况较少.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重症脓毒症治疗有效性

    全身麻醉复合股神经阻滞镇痛在膝关节镜前叉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陈小龙韦松里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围绕行膝关节镜前叉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镇痛,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4-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实施膝关节镜前叉手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单纯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13例基于此复合FNB,对比两组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心率]、不同时间段(术前及术后1、2、3、出院前)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观察组T2~T5 时的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2.382、2.703、2.145,P均<0.05),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6、2.027、2.323、2.054,P均<0.05).观察组术后1、2、3 d的VAS评分(2.12±0.60)分、(1.85±0.41)分、(1.15±0.30)分均较对照组(2.69±0.85)分、(2.25±0.65)分、(1.98±0.45)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0、2.037、6.053,P均<0.05).结论 在膝关节镜前叉手术中,通过实施全身麻醉复合FNB,能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并减轻其术后疼痛.

    膝关节镜前叉手术全身麻醉股神经阻滞镇痛

    除湿止痒洗剂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效果研究

    孔芳于海艳丁文玲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除湿止痒洗剂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门诊收治的88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1:1分配法"将其分入两组,即常规组44例、研究组44例.在基本内服药物治疗基础上,常规组行单一用药方案(糠酸莫米松乳膏),研究组行联合用药方案(除湿止痒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面部症状积分、疾病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为95.45%高于常规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0,P<0.05).研究组面部症状积分、疾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使用除湿止痒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皮肤症状,减少皮损,提高疗效.

    丘疹性荨麻疹除湿止痒糠酸莫尼松治疗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安全性及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吴爽沈丽娟丁家利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安全性及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泗洪中信医院收治的40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不良事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无术后不良事件)、观察组(发生术后不良事件),各20例.统计导致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Ⅲ级、高血压史、心血管病史、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史、术中出血量增加和手术时间延长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865,95%CI:1.129~3.079)、ASA分级为Ⅲ级(OR=1.972、95%CI:1.247~3.119)、高血压史(OR=1.533、95%CI:1.245~1.887)、手术时间延长(OR=1.237、95%CI:1.117~1.887)、手术出血量增加(OR=1.586、95%CI:1.134~2.217)为患者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年龄、ASA Ⅲ级、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以及高血压史为导致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不良事件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