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

半月刊

系统医学/Journal Systems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LR联合白细胞介素-6对于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相对危险性的评价

    吴娟宋文娟罗明洁周宏伟...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相对危险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是否急性加重分为AECOPD组(78例)和COPD组(4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AECOPD组中NLR和IL-6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明显低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LR、IL-6是AECOPD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NLR、IL-6预测AECOP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48(95%CI:0.907~0.988)、0.951(95%CI:0.918~0.985),二者联合预测AECOPD的曲线下面积为0.967.结论 NLR与IL-6联合检测在COPD病情发展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作为AECOPD的预测工具.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yclin D1、VEGF联合NLR、PLR水平预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黄若葵杜日昌丁明虹
    5-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yclin 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含量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水平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复发的临床加价值.方法 选取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333例CRSwNP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治疗,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38例)和未复发组(19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Cyclin D1、VEG、NLR、PL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yclin D1、VEGF联合NLR、PLR水平对CRSwNP者术后1年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Cy-clin D1、VEGF、NLR、PLR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SwNP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包括Cyclin D1、VEGF、NLR、PLR水平(OR=1.521、1.483、1.365、1.403,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yclin D1、VEGF、NLR、PLR四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 Cyclin D1、VEGF、NLR、PLR水平是诱发CRSwNP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也是预测CRSwNP患者术后复发的可靠性指标.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复发CyclinD1VEGFNLRPLR

    血透长期管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程永衡张均玉杨天兰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血透长期管)引起的血液透析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2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留置长期管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20例)和非感染组(56例),统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透长期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感染组贫血、低蛋白血症、卫生习惯、导管留置时间、血清白蛋白(Abl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贫血、HB<100 g/L、导管留置时间>16个月是长期管感染的危险因素(OR=1.511、5.142、5.724,P均<0.05);卫生习惯良好和ALB≥30 g/L为长期管感染的保护因素(OR=0.174、0.860,P均<0.05).结论 贫血、低蛋白血症、卫生习惯、导管留置时间、HB、ALB是长期管感染的影响因素.

    血液透析长期管感染现状影响因素

    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在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李波曹金良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在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1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结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80例高血压Ⅰ~Ⅱ级非老年患者(其中3例因术中肠道准备不充分而退出研究)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PA组(n=39)使用丙泊酚+阿芬太尼进行麻醉,RA组(n=38)使用瑞马唑仑+阿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以及不同时期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成功率均为100%.与PA组相比,RA组患者意识消失较慢,苏醒时间更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比PA组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术中和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低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8,P<0.05).结论 在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中采取瑞玛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可达到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并可为非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更高麻醉安全性与舒适性.

    瑞马唑仑阿芬太尼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高血压

    基于国家名中医验方"参术止咳丸"院内制剂的研制

    王丽娜杨秀微赵继福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参术止咳丸的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为制剂开发及试生产提供基础研究.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参术止咳丸制剂质量检测标准.确定参术止咳丸的处方与制备工艺.以重金属、砷盐、性状、水分、重量差异、装量和微生物限量等作为考察指标,对参术止咳丸相关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参术止咳丸在251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0.021 4~0.182 4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所制备的参术止咳丸重金属、砷盐、性状、水分、重量差异、装量和微生物限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参术止咳丸制剂优化了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为制剂开发及生产提供基础研究.

    参术止咳丸咳嗽变异性哮喘稳定性制备工艺质量标准

    FⅪ和FⅫ在VTE血栓稳定性中的作用及预防PE的临床研究

    成青鉴
    21-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Ⅻ(FactorⅫ,FⅫ)、凝血因子Ⅺ(FactorⅪ,FⅪ)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血栓稳定性中的作用,并评估预防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3年1-1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共300例VTE患者,根据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PE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DVT组,250例)与观察组(DVT合并PE组,50例).检验两组患者全身静脉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FⅫ和FⅪ的活性;同时,针对观察组,比较不同危险程度PE患者中FⅫ和FⅪ的活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FⅫ和FⅪ对DVT合并PE患者的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全身静脉血中FⅫ和FⅪ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血液中FⅫ[(130.89±0.16)%]和FⅪ[(120.35±0.46)%]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120.96±0.02)、(112.56±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0.917、103.637,P均<0.05).在观察组中,不同危险程度PE患者的FⅪ和FⅫ活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Ⅻ联合FⅪ针对PE患者的AUC、95%CI、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P均<0.05).结论 FⅫ联合FⅪ可能在VTE血栓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对于预防PE的发生可能具有潜在临床价值.

    凝血因子Ⅺ凝血因子Ⅻ静脉血栓栓塞症血栓稳定性肺血栓栓塞症预防策略

    红光疗法结合艾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及安全性

    李春香庞文峰郭丽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红光疗法结合艾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64例,红光疗法结合艾灸治疗)和参考组(64例,传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自理能力、肢体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自理能力、肢体功能、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自理能力、肢体功能、NIHSS评分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0,低于参考组的 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P<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通过红光疗法结合艾灸治疗,能够改善症状评分、自理能力、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红光疗法艾灸中风偏瘫效果安全性

    气象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慢阻肺急性发病重要性差异研究

    黄伟谭宏宇方量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气象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发病重要性的差异.方法 选取柳州市工人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病患者的3 460例临床资料以及同期柳州市气象资料和空气质量日报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各要素与COPD急性发病就诊数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COPD预测模型并分析其拟合效果.结果 COPD急性发病就诊数与平均气温及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r=-0.539、-0.589,P均<0.05),与SO2及PM2.5呈正相关(r=0.613、0.632,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日温差、相对湿度及PM2.5对COPD急性发病就诊数的影响显著(P均<0.05).结论 日温差、相对湿度及PM2.5对COPD急性发病的影响显著.

    气象环境慢阻肺急性发病重要性差异

    抑制EIF4E下调VEGFA和CCND1的表达以抑制卵巢癌肿瘤进展

    姚秋会刘娅汪静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真核起始因子(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EIF)4E在卵巢癌中的作用以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SKOV3卵巢癌细胞,分析在线数据以比较卵巢癌患者和正常样本中EIF4E、VEGFA和CCND1的表达差异.进行EIF4E抑制剂 4EGI-1 的三维细胞培养实验,并通过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比较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癌症基因组图谱(Can-cer Genome Atlas,TCGA)显示,卵巢癌患者中VEGFA和CCND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IF4E与VEGFA和CCND1 呈正相关(P均<0.05).在 4EGI-1 处理的SKOV3 细胞中,EIF4E、VEGFA和CCND1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9、3.508、3.289,P均<0.05);此外,4EGI-1处理组的p-EIF4E蛋白表达水平为(0.33±0.14)%,显著低于对照组(1.02±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18,P=0.0001),同时 4EGI-1处理组的VEGFA和CCND1蛋白水平也显著降低(t=5.064、6.334,P均<0.05).结论 EIF4E在卵巢癌肿瘤中高表达.EIF4E抑制剂4EGI-1可能通过调节VEGFA和CCND1的表达发挥作用,因此EIF4E可能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卵巢癌真核起始因子4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细胞周期蛋白D1

    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对大鼠脑内内源性物质的影响

    章嘉欣叶熊龙黄郅戬武晓悦...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对大鼠脑内内源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2023年4-6月在蚌埠医科大学选取1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和对乙酰氨基酚组(以灌胃给药方式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各6只.测定大鼠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脑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及血浆中5-羟色胺含量.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组大鼠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31±18.02)U/L vs(7.58±1.65)U/L],[(53.53±26.54)U/L vs(16.99±1.3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7、-2.882,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对乙酰氨基酚组大鼠的皮层和海马组织多巴胺含量内分别增加了9.9%和8.6%,在皮层、海马组织和血浆内5-羟色胺含量分别增加了14.8%、3.1%和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损伤使大鼠脑内的内源性物质水平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对乙酰氨基酚给药剂量或给药频率不够所致的肝损伤程度不够.

    对乙酰氨基酚急性肝损伤多巴胺5-羟色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