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血管病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血管病学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

赵聪

双月刊

1004-3934

xxgbxjzcd@yahoo.com.cn

028-61318656,61318657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心血管病学进展/Journal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脏磁共振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崔辰赵世华陆敏杰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可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因此,准确的诊断与危险分层对于临床诊疗至关重要。心脏磁共振可以无创评估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以及组织特征,在肥厚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中均可发挥重要价值。包括特征追踪、弥散张量成像以及4D flow在内的磁共振新技术也在临床中得到初步应用,有望在肥厚型心肌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以及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肥厚型心肌病鉴别诊断心肌纤维化预后判断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及进展

    徐克孙阳汪道文
    103-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血管遗传性疾病,主要病因是编码肌小节蛋白或肌小节相关结构蛋白的基因变异,目前肥厚型心肌病已成为青少年猝死的头号病因,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相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死亡率更高,诊治更加困难。现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角度出发,对以往及近期有关的治疗手段尤其是介入和手术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普露桐陈玉成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特点是左心室肥大、心肌过度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HCM的治疗药物选择有限,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这些药物不能阻止自然病程进展,也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年来,对HCM遗传基础和病理生理机制的了解不断加深,开发了靶向的、可能改善疾病的疗法。现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地阐述该病的药物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药物治疗肌球蛋白抑制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猝死风险评估与预防

    李克研丁宛萱董颖雪
    111-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基因遗传病,其中心源性猝死(SCD)是该疾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评估HCM患者发生SCD的风险并早期识别和预防对于该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现结合目前关于HCM的最新相关研究及指南,对于HCM所致的猝死风险评估及预防进行简要阐述,以期对HCM引发SCD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肥厚型心肌病心源性猝死风险评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18F-NaF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在动脉斑块显像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琚敏汪蕾方纬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钙化的进展也是心血管病风险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但斑块破裂的发生难以预测,钙化的进展也难以评估。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成像技术使得对高风险斑块的无创识别成为可能。18F标记氟化钠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是可用于无创性检测动脉高风险斑块的成像方法,不仅可识别钙化活跃的斑块,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还可监测血管钙化的疾病进展、指导治疗干预,以及评估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疗效,促进治疗方法的改进。现对18F标记氟化钠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机制、识别易损斑块的能力、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综述。

    动脉斑块钙化18F标记氟化钠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冠心病

    掌上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诊疗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曾纪娟杨子玄张庆
    120-12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标准经胸超声心动图设备相比较,掌上超声心动图(HHE)设备的便携性和可移动性更强,且更具价格优势。随着技术进步,HHE已具备二维灰阶、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实现即时心脏结构功能评价,且在评估心脏腔室大小,左心室整体或局部收缩功能、心包积液、定性评价瓣膜狭窄及反流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近年多个研究探讨在不同临床场景下,HHE辅助疾病诊断和指导临床决策的应用价值。现综述HHE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在院前急救、急诊和危重症监护室、心血管专科门诊、病房与介入手术室等不同临床场景中,辅助诊断心血管疾病、指导治疗、评价疗效和预测预后的应用价值;并探讨非超声专科医师使用HHE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掌上超声心动图标准经胸超声心动图心血管疾病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常见合并症的病理机制及治疗策略

    张啸刘剑刚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冠状动脉微血管炎症等介导的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心脏能量代谢障碍等相关。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均可通过各种信号途径导致左心室心肌僵硬度增加、舒张期充盈受损等病理改变,最终导致HFpEF的发生。目前研究显示能够改善HFpEF预后的药物主要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也并不适用于HFpEF,故通过对HFpEF合并症进行早期预防及治疗,以控制HFpEF的发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现从HFpEF常见合并症的病理机制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以期为HFpEF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病理机制治疗方针

    NLRP3炎症小体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夏茂银刘思泰贾冬霞李静...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力衰竭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由于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合并症和危险因素负担加重,患病率不断增加。几十年来虽然在其诊疗方面有了巨大的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具体且有效的治疗方案。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蛋白质复合物,可参与心室重塑病理生理过程,进而影响心力衰竭的发生和进展。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是减少心力衰竭不良心室重塑和改善左心室功能的可行策略。现就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功能、激活途径、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相关治疗进行综述。

    心力衰竭心室重塑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症小体炎症

    NADPH氧化酶4在心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石丹丹宁梓淇刘美霞刘剑刚...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损伤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许多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诸多病理性心血管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NADPH氧化酶(Nox)是调控氧化还原信号的关键酶,而血管内的活性氧主要来源于Nox4。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Nox4在不同阶段或不同刺激下会发挥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作用,如双向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双向作用影响血压等。现总结Nox4在不同心血管损伤中的不同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NADPH氧化酶4活性氧心血管损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陆睿廖祎王敏林心情...
    141-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但其常造成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诸多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心肌炎,而最近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恶化可能相关。现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可能的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意识并警惕其发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