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赵新华

月刊

1671-539X

its@cesi.cn

010-67948981

100176

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济南路8号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Jour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tandardization
查看更多>>●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原文收录期刊《信息技术与标准化》杂志于1959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主管、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主办,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协办,是面向产业、面向市场、面向信息化建设,集基础性、实用性和先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信息技术与标准化》办刊宗旨:宣传国家、信息产业部有关信息技术标准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追踪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及产业化进程;及时报道信息产业中重点专业及热点领域的标准化动态、新技术和新产品信息;报道软件及数字化设备与系统标准化的进展情况;探讨热点技术领域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报道国内外信息产业相关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动态并发布出版信息。我们的宣传口号:关注技术前沿 聚焦标准动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特征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化研究

    李伟耿力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需要对生物特征数据交换格式进行标准化建设.简要分析了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标准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标准化进展,重点阐述了可扩展的生物特征数据交换格式系列标准,包括框架、指纹图像数据、人脸图像、虹膜图像数据、血管图像数据、全身图像数据、步态图像序列数据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从而为多种模态的生物特征数据交换格式提供标准化建议.

    生物特征数据交换格式可扩展标准化

    一种基于改进多任务学习的手背静脉识别方法与系统

    郑音飞刘高凯罗泽熠段会龙...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手背静脉识别产品较为缺乏的问题,为了促进深度学习技术在手背静脉识别领域的落地应用,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任务学习的手背静脉识别方法,同时开发一套基于软硬件协同的手背静脉识别系统.来自采集手背静脉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在嵌入式设备上能够取得99.59%的准确率、0.437%的等误率、小于1 s的识别时间,足以满足大多数常见应用场景对识别性能的需求,为手背静脉识别方法的落地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手背静脉识别多任务学习基础模型改进模型JetsonNANO系统开发

    应用于工业化建造场景的RFID技术应用验证方法

    肖毅李文文李颜若玥王柳...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RFID技术应用成熟度,分析了现阶段RFID性能测试标准及存在的问题,以建筑行业工业化建造场景为切入点,阐述了RFID技术在工业化建造场景下的应用及问题,分析了RFID应用验证的必要性,提出了工业化建造场景下RFID技术应用的系统性能测试指标与应用验证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升RFID技术应用的成功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为RFID需求方和应用方提供参考,从而推动RFID技术与产业发展.

    射频识别标准工业化建造应用验证方法

    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冷水机组故障监测研究

    郑力达张玉成
    32-3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冷水机组故障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引入动量因子,提出一种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实时在线监测模型.主要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优化方式、冷水机组故障分析及参数选取、在线状态管理,通过Java编程语言和Encog神经网络库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并部署于某城市智慧运维平台,该模型有效提升了平台对冷水机组故障的监测能力.

    BP神经网络冷水机组粒子群算法动量因子在线监测

    面向公共服务的中文编码字符集实用子集的构建方法研究

    纪熙东黄姗姗刘汇丹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公共服务场景对中文编码字符集实用子集的需求,基于汉字和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提出构建实用子集的构想并探讨了可能的实现方法,分析了自底向上的构建方法和自顶向下的构建方法,并对涉及生僻字的公共服务场景的汉字使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公共服务中文编码字符集实用子集GB18030

    硅通孔三维堆叠芯片可靠性标准研究

    李锟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硅通孔(TSV)三维堆叠芯片在微电子封装领域面临的可靠性挑战,阐述了TSV三维堆叠的工艺流程,分析了TSV孔的制造、芯片减薄、三维键合和组装等关键工艺环节对可靠性的影响,并探讨了TSV孔的质量和可靠性等问题.基于当前TSV三维堆叠芯片的可靠性标准,明确了可靠性应力试验条件与推荐的检测方法,为提升TSV三维堆叠芯片的可靠性和制造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策略,促进技术的优化与升级.

    硅通孔三维堆叠可靠性

    国产SiC功率模块热阻测试方法研究

    黄东巍张铮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国产SiC功率模块的热阻不能准确测试的问题,开展了非开关式电学法在线测量模块热阻的研究.提出模块热阻测试方案,设计搭建模块热阻测试平台,结合器件结构特点和工艺特点,研究获得适用于模块的热阻测试方法,并选用两款典型SiC功率模块进行了验证,验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SiC功率模块内部结构热阻测试

    高价值专利评价模型实证研究

    陈大纪高艳炫郝文建胡晨...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当前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运营发展需要,梳理国内外高价值专利评价的研究现状,从高价值专利市场价值、技术价值、法律价值、战略价值、经济价值5个维度构建2级指标体系,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形成高价值专利评价模型,以进一步促进高价值的专利培育和运用.

    专利高价值价值评价模型

    美国NIST《网络安全框架2.0》初探

    王惠莅张东举
    59-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风险管理的思想明晰组织的网络安全态势和提升组织网络安全保护能力基本是业界共识.介绍了美国NIST网络安全框架2.0版本的核心结构、组织轮廓和层级等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与网络安全框架1.1版本的主要差异,为我国网络运营者加强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网络安全框架风险管理组织轮廓

    基因识别数据安全标准解读

    沈悦生张世天程莹莹付晓...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识别数据具有国家安全、个人隐私、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应用等多重属性.基因识别数据具有数量巨大、类型多样、应用场景复杂以及相关人员众多等特点.在使用基因识别数据时,要同时兼顾其作为个人信息时的隐私保护,作为研发对象的研究开发的需求以及一定数量时的国家遗传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基于GB/T 41806-2022《信息安全技术 基因识别数据安全要求》标准,针对基因识别数据的定位、安全保护现状、相关的立法以及标准体系进行介绍,从而引申出该标准制定的目的、内容和意义,使大众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该标准.

    基因识别数据个人信息隐私权遗传资源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