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职业教育
河北职业教育

黄守星

月刊

2096-3343

zysk111@126.com

0316-2197923、7933671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河北职业教育/Journal HEBEI VOCATION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教育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吴玺玫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教育科研育人是践行"科教融汇"的重要方式,将科技创新项目和研究成果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具有劳动精神、满足职业需求、掌握精湛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于促进高职教育师生共同成长、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高职院校面对学生不愿为、教师不会为、育人环境较难为的现实问题,必须围绕培育技能型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育人目标,在机制创新、产教融合、科教结合、师资提升等发展路径上精准发力、做细落实,才能持续提升育人质量.

    高职教育科研育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刘锡冬杨林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公开办学数据的量化分析,得出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区域分布、办学资源、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特征及不足.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催生出的新技术、新产业,借"双高"建设的契机,在"服务国家战略,培育国际工匠"国际化办学理念指导下,从调整中外合作办学的战略目标和顶层方案、优化现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拓展高职院校"走出去"的路径、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四个方面探索一条职业院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推广可复制的路径.

    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企业"走出去"的实践进路

    郎吉斯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一系列职教改革举措的落地,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高质量服务企业"走出去"的问题逐渐成为热议话题.在调研地方外向型企业的国际化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围绕企业国际化人才需求实际和相关案例探讨了当下和未来高职院校如何赋能企业出海,进一步实现职教国际化发展.通过研究发现,地方外向型企业中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匮乏,所以帮助企业解决国际化人才短缺问题是高职院校作为企业"走出去"助推者的关键性工作.针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现实问题,从学校、企业和校企合作等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高职院校地方企业"走出去"国际化人才

    专精特新背景下现代制造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机制探讨——基于湖南郴州地区的思考

    黄佳丽陈焱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性、创新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则是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教育方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通过研究专精特新背景下郴州地区现代制造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合作现状,提出提升校企合作动力、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完善合作保障与评价机制的优化对策.

    专精特新企业职业教育现代制造企业校企合作

    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产权机制研究

    黄亚宇周亮龙佳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经济产权、知识产权、劳动力产权等各类产权问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产权属于一种教育产权,具有产权主体的多元性、产权结构的复杂性、产权交易的可流通性等特征.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着地方立法不完善、产权主体不明晰、产权权能不完整、产权管理机制失衡等问题,提出出台地方性政策法规以完善顶层设计、明晰产权结构以保护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建立教育产权交易市场以解决产权合理流动、平等保护以确保非公有产权主体所持财产的增值等对策建议,促使产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育产权企业产权

    中国式职业教育产业学院的"六难"与"六解"

    郭巧云杨静翟炜翔龚子珊...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中国式产业学院是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的试水破冰之举,是中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对中国式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宏观政策进行探索,深入剖析了产业学院建设现状,结果显示产业学院建设存在公益性与私益性的矛盾、独立性较差、教师积极性难调动、无法自负盈亏、国有资产流失、运行灵活性差的"六难"问题.针对"六难"问题,提出产业学院建设的"六解",即公益属性与私益性并存、独立资产管理、完善评价激励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明确产权归属、增强独立运行能力.通过这"六解"有利于打造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式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产业学院产教融合

    基于制度嵌入性的产教融合治理

    冀涛贺书霞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度是政府主导并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政府服务环境、监督管理和社会基础环境构成了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基于制度嵌入性的治理有助于产教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并能降低多主体合作的"不确定性"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中国教育转型期的抉择与行动需要制度环境的激励和约束,基于中国国情,政府应主导产教融合治理的完善创新,以制度创新和制度嵌入为契合点,推进法治化,建立完善的跨部门和跨主体协调机制,建立公平的监管机制,完善有效聚集资源要素的社会支撑体系及基础平台.

    制度创新职业教育治理整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路径探索

    李传伟韩毅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一体、两翼、五重点"的一翼,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产教联合体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研究理论依据及其特点,探索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策略,设计出"政校企"三方协同推进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路径,实现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实践价值.

    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策略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

    万炜杜学元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需要一支强大的、扎根本土的人才队伍,而农村职业教育可促进"三农"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后扶贫力量,以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选择.目前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存在未能突破传统思想阻碍,教育观念落后;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偏移,缺乏自身特色;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缺乏制度保障等诸多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学校要转变观念,增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明确办学定位,彰显地域特色;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制度保障.

    乡村振兴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数字乡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数字素养培育

    徐志花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数字化素养既是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回应国家政策要求的必要选择,又是满足数字乡村建设、助力数字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有效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内在要求.针对新兴职业农民数字化素养培育所面临的政策局限、基础薄弱、资源不足、协同不力等问题,需要从强化政策靶向、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教育资源、凝聚协同合力 等多个方面出发,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数字化素养的培育路径.

    数字乡村新兴职业农民数字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