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郭丕斌

双月刊

1671-1491

YZSF@chinajournal.net.cn

0350-3048243

034000

山西省忻州市和平西街10号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师范性、地方性、学术性为特色。内容严谨丰富、格调高雅,在保证学术论文规范性的基础上追求形式完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空间动词与权势匹配原则

    张欣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词的句法表现与语义类型相关,社会空间动词是以语义为基础划分出的一类词,分为高权势动词和低权势动词,社会空间权势特征对句法的约束主要表现在"权势匹配原则"上,即高权势动词和低权势动词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主语、宾语在权势流向上与动词的权势特征保持一致,低权势动词(V低)表示的事件,其权势流向是由低权势者(S低)流向高权势者(O高);高权势动词(V高)表示的事件,其权势流向是由高权势者(S高)流向低权势者(O低).如果违反了权势匹配原则会导致句法或语用上的错误,但是在短语层面,错配的权势关系不会导致短语不成立,而常常会被解读为名词性偏正结构.

    社会空间动词权势流向权势匹配原则名词化

    "一带一路"视域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建构研究

    贺辉鲁孟凯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面临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时往往采用ICSID、WTO等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发现,现有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在适用中存在受案范围小、缺乏上诉机制、救济途径单一、机构设置不具有统一性等情形.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的具体内涵加以分析,文章主要从适当扩大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受案范围,在程序设置方面设置国际投资争端的上诉机制,推动构建协商、调解、仲裁相结合的多元争端解决机构等方面,构建专门性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多方合作多元化争端解决

    主动作为、权威借助和制度监管:地方政府应对基层执法困境的实践逻辑——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袁宗梁田苗
    76-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池州市为例,探讨在长江禁捕和农业领域行政执法改革背景下基层渔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面对自上而下压力时会主动通过内部动员、政策创新来积极主动作为;由于受到执法改革"尴尬期"的影响,在面对执法相对人的信任危机时,会借助强势执法部门来重塑自身权威;非正式执法力量由于管理机制的原因,存在失控的风险,地方政府则通过制度化保障来规范非正式执法人员的工作行为.

    长江禁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基层执法池州市

    紧急状态下行政程序法治化路径研究

    刘抒婷潘纪乐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机关在紧急状态下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必须将紧急状态中的行政行为纳入程序法治的轨道,使"紧急但不粗放"的行政理念成为共识.受到紧急状态立法缺失的影响,我国紧急状态中的行政程序呈现出正当程序原则贯彻不实、行政行为过程控制存在失能、事后程序启动相对困难等问题.探索行政程序在紧急状态下的法治化路径,具体包括严格遵守正当程序原则、优化行政程序的过程控制、保证事后程序的启动等举措.

    紧急状态行政程序行政权力应急法治

    当代孟姜女故事重写型小说的主题嬗变

    李丹宇
    89-9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有关长城的民间传说故事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当代以来,孟姜女故事又在小说作家笔下被不断演绎,出现孟姜女故事的重写型小说,也即以流传千年的孟姜女传奇故事为题材,但内容主题上又有新的增饰推演的小说.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21世纪初,当代的孟姜女故事题材小说形成一条较为明显的流变线索.90 年代之前,对孟姜女故事的重写小说仍然延续着孟姜女原型故事中"寻"与"哭"的情节主线和传统"贞烈"主题;新世纪初期则对孟姜女故事原型及其人物进行解构式重写,颠覆孟姜女形象,赋予故事非传统的现代性主题;2005 年以后,孟姜女原型获得神话意义的升华,隐喻神人对话之希望.孟姜女故事重写型小说的主题嬗变具有深深的时代印记.

    孟姜女故事重写型小说主题嬗变

    论小说《人世间》的文化价值

    郭腾雁苏炜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人世间》50 年的岁月再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立体的文化分析,旨在从哲学层面系统阐释作品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是最根本的文化导向,赋予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文化互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经常性活动,给予文化丰富的形态和无尽的活力."自由"与"正义"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渗透在每个人物的思想与言行之中.会通古今中西文化精华是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决定着新文化建设的开放态度和正确方向.

    《人世间》文化传承文化互鉴文化特征文化融合

    "山药蛋派"小说中的新农村书写

    张仁竞郑淑雯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药蛋派"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他们的创作涵盖了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新农村,展现了不同时代条件下农村的新现象、新人物和新思想."山药蛋派"小说体现的独特农民观和创作精神对于当代农村题材小说有重要启发作用,对"山药蛋派"小说中新农村书写的情况做出总结,并与当代农村文学发展的需要结合是很有必要的.

    "山药蛋派"新农村新人物农民观

    从精神符号到经济效应:对长城文化遗产的历史分析

    韩岳麒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闻名世界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符号.被符号化的长城现今更多地体现在抵御外敌、保护华夏文明的民族精神层面,没有外延到长城所承载的社会信息和经济价值,造成对长城价值认知上的局限与偏差.文章基于历史视角,从生计方式界线、商贸通道、空间经济、巩固政权和生态资源等方面对古代长城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考证,进而深度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试图相对全面地解读长城所承载的经济价值,丰富对长城文化的经济认知.

    长城经济效应历史分析

    文化生态视角下山西省文化旅游品牌塑造路径研究

    刘建泽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以其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而闻名,具体包括平遥古城的古代城市风貌、云冈石窟的石刻艺术和五台山的佛教文化等.尽管这些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但它们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推广方面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山西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与推广策略,特别是如何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提出有效的品牌发展路径.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山西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文化生态理论提出了创新的品牌塑造策略.研究发现,通过有效的品牌塑造和推广,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山西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文化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推广策略

    智能化时代博物馆数字展示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常昕远韩冬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展示中满足情感化设计需求的发展趋势及实施策略.通过案例研究,着重揭示了利用AI技术支撑促进创建更具吸引力和参与度的展示体验,并强调从观众体验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实现有效的情感化设计,阐释了将AI技术与情感化设计结合,能够提升博物馆展示的互动性和知识获取质量的观点.

    人工智能技术博物馆数字展示情感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