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宜宾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宜宾学院学报
宜宾学院学报

汪明义

月刊

1671-5365

ybxyxb@163.com

0831-3545010

644007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酒圣路8号

宜宾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二为”和“双百”方针,提倡理论和知识创新,实行学术自由和讨论自由,为提出新理论、取得新成果营造良好的气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鼓励、引导和支持对全局性、前瞻性、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融资效率问题研究

    李志华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生产加工成本较高,因而融资效率对该行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基于投入导向视角,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应用DEA模型分析2016-202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融资效率.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企业的融资效率较低、规模效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其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较低;大部分企业全生产要素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当前工业机器人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制造产业链下端产品,其融资效率均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工业机器人企业融资效率DEA模型Malmquist指数

    财政分权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基于公共财政支出的传导效应和门槛模型检验

    薛阳段淏文魏佳鑫冯银虎...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完成财政分权对于新型城镇化影响和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获得财政自主权越高,对新型城镇化提升的促进作用越强;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较为显著,在中部地区促进作用较弱;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公共财政支出对新型城镇化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财政分权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分权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效应.因此,财政分权制度改革需要矫正不恰当的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率,切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财政分权公共财政支出新型城镇化门槛效应

    我国犯罪对象过度形式化的反思

    马跃然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犯罪论体系以及司法现状虽承认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与价值判断,但存在对犯罪对象采用过度形式化的看待方式.犯罪对象过度形式化现象最终导致了构成要件间扩张与限缩的不统一矛盾,并引起了犯罪对象内部的体系不协调.犯罪对象不仅具备物本逻辑性质,更具有价值判断性质,并且犯罪对象的价值判断优于形式的物本逻辑性质.对犯罪对象过度形式化的改良需要弥合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过度分离,维护犯罪对象相对独立的性质,践行机能主义的实质判断解释方式.

    犯罪对象过度形式化价值判断

    程序法视野下网络暴力型侮辱诽谤案件的追诉路径

    刘润宇
    3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传统侮辱诽谤案件相比,网络暴力型侮辱诽谤案件具有网络在线性、分散化、软暴力的特点,仅仅依靠被害人有限的取证能力难以支撑惩罚犯罪目的的实现.尽管我国已针对网络暴力犯罪的追诉出台了相应规定,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被害人追诉能力不足与案件取证困难之间的矛盾.亲告罪严格自诉的规定混淆了公诉与自诉、自诉与亲告罪的关系,该规定不仅缺乏学理上的支撑,也使得实践中的被害人追诉困难重重,不利于权益保障.因此,打破亲告罪中公诉与自诉的壁垒,赋予被害人完全的告诉权能,重构公自诉并行的二元追诉机制,方可畅通网络暴力型侮辱诽谤案件的追诉通路,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

    网络暴力告诉才处理自诉转公诉

    合意解除中"协商一致"的认定

    肖涵宇
    40-4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实践在合意解除是否需要对解除后果达成一致意见,受要约人能否以行为方式构成对合意解除承诺,以及双方无效行使解除权的行为能否转化为合意解除等方面,出现类案异判的现象.区分合意解除的必须条款和主要条款后,当事人必须在终止(原)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上达成一致才能发生解除效果,解除后果等主要但非必须条款可以由法律填补.但是,若要约包含解除后果,受要约人对解除后果的变更构成实质性变更.根据"要约-承诺"的一般规则,受要约人的行为能否构成承诺,应根据该行为能否让要约人产生信赖利益进行判断.基于意思自治,法院不应把双方无效行使解除权的行为转化为合意解除.

    合意解除协商一致信赖利益解除后果实质性变更

    唐君毅先生论价值

    张海龙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君毅先生于中西哲学主要价值理论的遍观与反省中提出了自己的价值哲学思考.唐先生对价值的理解,整体上是从主体性的经验方面予以把握的,指出价值概念的获取从本质上来说只能是"体知";价值可以从形式、内容及各种价值之间的相生与相斥关系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在诸种价值中,"仁"的价值为本,其他皆为"末";人类的价值选择原则大致分判为质的原则、量的原则、本身价值高于其工具价值等七个原则,人在价值选择时,最终应由选择上升到超选择之境.

    价值体知本末超选择

    "亲亲相隐":儒家前沿伦理议题的再审视

    张富栋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亲亲相隐"是传统儒家的一个中心议题,"亲隐"本质上是在强调血缘亲属关系超越了国家正义秩序的地位.在儒家的社会伦理中,血缘亲属关系是人类生命延续绵延的基础,而此关系以外的其它社会关系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条件,二者在价值判断顺序上的先后性确定了现实行为的优先性,矛盾也由此产生,表现为现实中的血缘亲属关系与国家正义秩序之间的张力冲突.现代广泛应用的"亲属回避制"则是消解此种矛盾的有效机制.因此,"亲亲相隐"具有本体论与现实制度的双重合法性,它同儒家生命伦理原则是相互统一的.

    亲亲相隐血亲关系亲属回避制

    网约车社会交换的生成逻辑、建构过程与风险后果

    古奇奇罗永仕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时代人际互动的新产物,其实质是以网约车司机、消费者以及网约车数字平台三方彼此的社会交换所构成的关系共同体.从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来看,网约车的社会交换经历了"吸引(利益获取与需求满足)——竞争(报酬能力的差异配置)——分化(权力分层与地位差别)——整合(权威构成与共同价值)"的过程.但随着社会交换过程的持续演进,网约车的互动交往逐渐衍生出关系性风险、运作性风险和规制性风险,具体通过网约车互动中的冲突加剧、网约车运行发展的内卷化以及网约车制度规范的失序化呈现.

    共享经济网约车社会交换理论关系共同体

    互惠式造血:社会组织筹集资金路径研究——基于北京市A社会工作机构的分析

    刘元圣王斌李棋胡那苏图...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社会组织筹集资金路径还未摆脱路径依赖的困境.以社会工作机构为代表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获得嵌入社区的"合法性"许可,在与商业机构的协同合作中创建"互惠式造血"模式,保证购买服务效果的前提下也实现了社会组织自我造血."互惠式造血"模式对社会组织发展或具有借鉴意义,但是需厘清社区权力关系中的创新服务项目问题,以及同商业结构维持可持续性的协同关系的问题.

    社会组织筹集资金互惠式造血创新社会治理

    跨越边界:专业不对口教师职业适应困境的制度逻辑

    钟筱雨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不对口教师的职业适应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从学院到职场、从非专业到专业的多维身份转换和边界跨越,他们在专业化、社会化、职业化、个性化发展过程中,因专业逻辑的断裂、科层逻辑的越位与教育逻辑的缺失而面临失能、失衡、失范、失序诸多方面的适应困境.对此,教育系统需完善职前职后师训制度,学校应基于教师心理需求塑造共同愿景、营造成长氛围,教师则发挥跨专业优势,三方共同推动以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美好愿景.

    教师职业适应专业不对口制度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