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宜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宜春学院学报
宜春学院学报

李明斌

月刊

1671-380X

ycxyxb@126.com Yichuncollege@263.net

0795-3201238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学府路576号

宜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综合性本科大学宜春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江西省食用菌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林连男杨金硕龙军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用菌产业是江西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的有效途径.结合当前江西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近况以及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中面临的问题,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在实行产业错位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变革产业组织方式、拓宽产品销售市场和销售方式等方面提供江西省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为促进国内大循环和江西省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区域经济一体化食用菌产业乡村振兴

    20世纪30年代初报刊媒介抗日舆论的形成——以"一·二八"淞沪抗战为中心

    代祥唐仁义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刊媒介所形成的社会舆论是促进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变化的重要因素.甲午战争后,报刊媒介对日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师日"到"反日""抗日"的转变过程.到20世纪30年代初,尤其是"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前后,日本的侵华野心更加明显,报刊媒介中的抗日言论也日趋激烈,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国民政府的对日妥协退让政策遭到报刊舆论的谴责和抨击;二是全社会主张武力抗日的言论日趋坚定;三是坚持全面、长期的抗战舆论日渐成熟.30年代报刊媒介日趋激烈的抗日言论为"一·二八"淞沪抗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基础,也为此后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条件.

    报刊媒介抗日舆论"一·二八"淞沪抗战

    新媒体视阈下江西民间舞的传播

    谢婷婷丁庆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新媒体科技正以迅猛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舞蹈艺术领域.江西民间舞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地域、民俗或宗教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江西民间舞的发展和传播并不完善,因此在新媒体视阈下探讨江西民间舞的传承和传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舞蹈新媒体的特征、江西民间舞的特点与传播困境,论述新媒体科技融入江西民间舞的当代意义,并结合相关作品实例,探究新媒体技术与江西民间舞之间的对话关系,进而对新媒体视阈下江西民间舞的传播策略与路径作出思考.

    新媒体影像江西民间舞传播创作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外宣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为例

    刘佳李瑞雪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以译学、译论和译本为整合式研究的翻译理论,为外宣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与方法论思路.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英译本,探讨译者在翻译时所体现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该译本体现了生态翻译学的"十化"译法对于外宣翻译的应用性,原文和译文在语言、文化和交际维度上达到了生态平衡,文本生命也在译文生态环境中得到顺利移植和再生.

    生态翻译学外宣文本翻译策略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熊式一文学作品自译研究

    余荣琦杨雪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生态翻译伦理出发,对熊式一的文学作品自译进行了分析.熊氏的自译过程中,既有适应性选择也有选择性适应.前者包括了译者身份的适应性选择和目的语读者的适应性选择.后者则体现出,译者在自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作用,利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实现了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较之一般翻译而言,自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发挥更为充分,但这并不意味着自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任意发挥,自译者仍然会受到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

    熊式一戏曲翻译《天桥》自译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施旸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蕴涵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高职院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应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育人工作,形成显隐结合、雅润身心的校园文化氛围,建构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为抓手融合第一、第二课堂,以培养教师团队、复合型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团队及用人单位需求为主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赛事、两课堂、三主体"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教育传播学视域下幼儿教育家校协同体系建构

    魏军黄容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化教育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目标指引下,家校协同发展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指标.基于教育传播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的传播客体——幼儿个体特征、传播目标——健康与启智并重、传播渠道——游戏化课程形成准确认知.从幼儿教育传播的双主体、双场域出发,阐释幼儿教育中家校协同的理论必然性.基于传播学理念,从幼儿教育实践出发,提出以幼儿园学校教育为主导,从传播目标、传播内容、传播媒介载体、传播效果评价等四方面构建幼儿教育中家校协同的实践体系机制.

    教育传播学幼儿教育家校协同体系建构

    SPOC辅助下《英美文学》课程深度学习教学行动研究

    汪李娟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回归其人文属性,学生的文学素养应受到重视.但调查发现,地方性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时,文学类课程受到不断压缩.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在此背景下,本课程组依托教材,自建SPOC在线课程,辅助课堂教学.同时,在"深度学习"观指导下,整合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开展行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SPOC线上课程辅助下重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文学素养.

    SPOC在线课程《英美文学》课程深度学习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资源整合开发策略探究

    黄珊红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对提升小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其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词图文并茂,有利于小学生学习理解古诗词.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学习方式得到普及,诸多网站为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提供了辅助性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各有特色,但有待进一步整合,以供小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时使用.小学生古诗词学习资源的深度整合开发应集文本解读、插图配置、声音辅助三者于一体,即要有文本解读,增设微故事情节;要强调古诗词内容情境的呈现,配有契合度较高的插图;要有文本的念诵吟唱,以助小学生内化古诗词的意蕴.

    小学生古诗词文本画面声音学习资源

    从嵌入到融合:创新创业实践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郭迎傅晓滨范琛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然历程.既往研究有宏大叙事,将政策话语转变为学术话语,也有具体经验,从个案实践中总结经验.本研究从嵌入性理论视域出发,探索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融合.研究发现,创新创业实践能够结构性嵌入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并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学科基础实践、专业能力实践、素质拓展实践有机融合,从而打造"专创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实践专创融合嵌入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