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康均行

月刊

1006-4028

yfyxqbzz@tom.com

028-85586157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学路6号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form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国家级)双月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卫生学及临床医学领域中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和科研工作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设有论著、综述、述评、调查研究、情报信息、健康教育、实验研究、检验技术、医院感染、译文、学术讲座、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RIMA季节性模型在海口市院外心脏骤停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孙佳乐梅媛徐百超周凡...
    1479-1484,1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海口市院外心脏骤停发病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探讨该模型在预测海口市院外心脏骤停发病趋势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其医疗资源的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口市某急救中心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院外心脏骤停的病例,以每月发生人次进行整理,采用统计软件R 4.2.3以2015-2021年海口市院外心脏骤停病例数据为基础建立季节性ARIMA模型,并用2022年1至12月的实际发病数进行验证,利用最优模型预测2023年至2024年8月海口市院外心脏骤停发病人次.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最优模型为ARIMA(0,0,2)(0,1,1)12,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IC=514.58,AICc=515.49,BIC=525.96,残差序列为白噪声(Ljung-Box=0.030,P=0.861),拟合效果较好.2015-2022年院外心脏骤停人次逐年呈上升趋势,每年的1、2、3、11和12月人次均高于其余月份;经预测,2023年至2024年8月海口市院外心脏骤停人次与以往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ARIMA(0,0,2)(0,1,1)12模型拟合海口市院外心脏骤停的发病人次效果较好,可用于海口市院外心脏骤停发病趋势的短期预测.

    ARIMA模型院外心脏骤停发病预测模型应用

    2011-2022年云南省静脉吸毒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分析

    尚灿珠楼金成李侠劳云飞...
    1485-1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云南省通过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简称HIV/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ART)后生存状况,探讨生存时间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2022年云南省接受ART后HIV/AIDS患者的相关病例信息,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ART后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22年云南省静脉吸毒人群接受ART的HIV/AIDS患者共计9 849例,1、3、5年矫正前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62%、86.09%和79.24%;矫正后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02%、83.82%和76.22%,矫正前5年病死率占78.86%(2123/2 692),矫正后5年病死率占78.80%(2464/3 127),患者死亡主要集中在启动ART后的前5年,死亡速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减缓,均以第1年病死率最高.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比男性死亡风险低(HR=0.568,95%CI:0.499~0.648);年龄>45岁年龄段的死亡风险比<35岁和35~45岁年龄段死亡风险低,分别是(HR=0.270,95%CI:0.238~0.307)和(HR=0.549,95%CI:0.487~0.618);基线CD4+T淋巴细胞<100个/μl组的比其他CD4+T淋巴细胞分组的人群死亡风险都高;基线BMI>25.0kg/m2和18.5~25.0kg/m2的人群比<18.5 kg/m2的人群死亡风险低,分别是(HR=0.608,95%CI:0.497~0.743)和(HR=0.774,95%CI:0.705~0.850);学历方面初中及以上人群比文盲人群死亡风险低(HR=0.516,95%CI:0.410~0.648).结论 对于静脉吸毒人群,启动抗病毒治疗的前5年,尤其是第1年病死率较高,男性、年龄低于35岁、血红蛋白指标异常、离异或丧偶和学历为文盲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死亡风险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身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这提示要对该部分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咨询,加强依从性教育并增加随访次数,以降低其死亡风险,提高生存率.

    静脉吸毒HIV/AIDS抗病毒治疗(ART)生存分析

    不同免疫策略对六安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影响的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程凯胡纯秋秦伟王瑶...
    1493-1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22年六安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流行特征,评价麻腮风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对流腮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2022年六安市流腮月发病数据,应用STATA 17.0进行中断序列回归分析,评价1剂次麻腮风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时期(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和2剂次麻腮风疫苗纳入EPI时期流腮月发病率变化情况.结果 2011-2022年六安市流腮年均发病率为30.19/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高,达到62.22/10万,2022年最低,仅有9.68/10万.5~9岁年龄组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达到173.47/10万.1剂次麻腮风纳入EPI时期总人群发病率平均每月降低0.033/10万(β1=-0.033,t=-3.66,P<0.001),5~9岁年龄组发病率下降最多,平均每月降低0.234/10万(β1=-0.234,t=-4.20,P<0.001),其次是10~14岁年龄组,发病率平均每月降低0.183/10万(β1=-0.183,t=-3.49,P<0.001).2剂次麻腮风纳入EPI时期,10~14岁年龄组发病率平均每月降低0.019/10万(β1+β3:-0.183+0.164,t=2.98,P=0.003),15岁以上年龄组平均每月下降0.001/10万(β1+β3:-0.008+0.007,t=2.15,P=0.033),0~4岁年龄组发病率平均每月降低0.121/10万(β1+β3:-0.034-0.087,t=-1.01,P=0.316).结论 1剂次麻腮风疫苗免疫策略可持续降低六安市流腮发病率,对5~14岁年龄段的人群效果最为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对高年龄段人群效果减弱,2剂次麻腮风疫苗对人群发病率影响仍需长期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麻腮风疫苗免疫策略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2012-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周琳朱一民郭伟杰白云...
    1499-1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2-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北京市石景山区猩红热病例进行分析,使用WPS Office 2016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2-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85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2.44/10万.2015年报告病例数(155例)及发病率(23.17/10万)最高,2020年报告病例数(5例)及发病率(0.88/10万)最低.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4至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3~8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为769例,占90.47%.职业分布以幼托儿童(54.00%)和学生(36.00%)为主.报告病例数最多的3个街道分别为苹果园街道(167例,占19.65%),八角街道(140例,占16.47%)和鲁谷街道(126例,占14.82%).结论 2012-2022年石景山区猩红热发病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3~8岁年龄段的幼托儿童和小学生为猩红热主要发病人群,在高发季节应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防止暴发流行.

    猩红热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

    2021-2022年重庆市不同免疫程序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邱炜王玉洁李建桥王青...
    1505-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重庆市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与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不同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免疫程序后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为科学评估疫苗免疫效果、及时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选取重庆市4个区县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免疫适龄儿童,分别使用3IPV、2IPV+bOPV两种不同的接种程序,在基础免疫完成后1~6个月检测其血清脊灰中和抗体.所得数据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比较中和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各组适龄儿童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免疫后,2IPV+bOPV组、3IPV组的I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46%和100%(P=0.46),抗体滴度中位数分别为2048、128(Z=-13.75,P<0.001);Ⅱ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83%、100%(P=0.04),抗体滴度中位数分别为96、192(Z=-5.59,P<0.001);Ⅲ 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9.46%、99.55%(P=1.00),抗体滴度中位数分别为 2048、256(Z=-11.53,P<0.001).结论 3IPV组的Ⅱ型抗体水平高于2IPV+bOPV组,为更好地减少、预防Ⅱ型疫苗相关麻痹性脊髓灰质炎(VAPP)和循环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cVDPV2),3IPV免疫程序是更优的选择.

    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序贯免疫抗体水平

    2005-2022年巴中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文薇杨艳芳
    1511-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22年巴中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精准、高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2022年巴中市报告的丙肝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趋势分析采用趋势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5-2022年巴中市共报告丙肝病例2 45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20/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x2趋势=467.623,P<0.001),2020年报告发病率最高(8.47/10万).报告的丙肝病例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男女性别比为1.18∶1,平均年龄为(49.98±16.74)岁,50岁及以上占48.68%,各年50岁及以上比例有上升趋势(x2趋势=200.070,P<0.001);职业以农民为主(53.89%).巴州区报告丙肝病例最多,平昌县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达5.14/10万.报告确诊病例占75.83%,分型为慢性丙肝的占96.40%;报告病例分型错误的占44.60%.结论 巴中市丙肝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重点关注平昌县、巴州区和农民、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丙肝防控,有针对性的扩大丙肝筛查,规范诊断和病例报告,提高核酸检测和治疗的可及性.

    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流行特征

    2018-2023年中山市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特征及轮状病毒疫苗保护效果研究

    叶世南王翠玲毛云霞钟杰发...
    1517-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山市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特征,评价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对儿童的保护效果.方法 对2018-2023年中山市轮状病毒腹泻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评价轮状病毒疫苗对3~35月龄儿童的保护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轮状病毒疫苗接种资料,获取优势比,计算疫苗保护效果.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8-2023年中山市累计报告轮状病毒腹泻病例9 81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发病率为16.5/10万~103.6/10万,年均发病率为42.1/10万.病例以0~2岁儿童为主(72.2%),1至3月高发.3~35月龄儿童接种1剂和2剂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保护效果分别为32%(95%CI:8%~50%)和51%(95%CI:2%~75%).3~35月龄儿童接种1剂、2剂和3剂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的保护效果分别为 18%(95%CI:-83%~63%)、30%(95%CI:-28%~62%)和43%(95%CI:22%~58%).结论 2018-2023年中山市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较高,以0~2岁儿童为主.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对预防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有保护作用.应采取多种措施防控轮状病毒腹泻,积极推动儿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流行特征疫苗保护效果

    2022年朔州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分析

    张守文左伟李建涛
    1523-1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西省朔州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情况,分析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情况.方法 2022年7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朔州市平鲁区、右玉县2县16个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问卷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a=0.05.结果 251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得分为(27.06±13.75)分,工作压力得分为(32.83±17.07)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工作风险、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医疗专业工作、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等工作压力5个维度对职业倦怠有显著作用,可解释职业倦怠变异量16.7%.结论 朔州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人群以轻度职业倦怠为主,工作压力适中,未来要针对性采取提高个人成就感、建立工作压力双向调控机制、合理安排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等综合措施.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职业倦怠

    重庆市渝北区372例既往丙型肝炎病例知晓和抗病毒治疗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惠马雪梅叶茂金懿...
    1530-1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渝北区既往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当前感染状态、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消除丙肝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4-2021年既往报告现住址为重庆市渝北区的丙肝病例,于2023年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集血液检测病毒载量及基因分型,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丙肝知识知晓情况和抗病毒治疗的相关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共调查丙肝既往病例372例,该人群丙肝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2.11%(2 326/4 464),抗病毒治疗率为52.96%(197/372).核酸阳性病例占30.91%(115/372).共发现5种基因型,以3型为主,占47.83%,其中3b型占28.70%(33/115),3a型占19.13%(22/11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越高、调查前知道感染情况和有治疗过的患者知晓率更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有职业、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抗病毒治疗概率较高.结论 2004-2021年渝北区既往报告丙肝患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接受抗病毒治疗率较低,需加强对针对性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

    丙型肝炎知晓情况基因分型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李香香王梅芳冯秀娟张娜...
    1538-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个体化的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329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7:3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Lasso回归优化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测变量.依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检验验证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有效性.结果 总体受试者中肌少症的检出率12.16%(40/329),年龄、是否吸烟和上臂围为中老年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建模组和验证组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是 0.861(95%CI:0.801~0.921)和 0.814(95%CI:0.680~0.947),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P值分别为0.818和0.914),DCA显示模型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结论 构建的中老年T2DM肌少症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作用,便于医护人员早期、准确地识别T2DM肌少症的发生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型糖尿病肌少症预测模型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