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四川省监测县传疟媒介种群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消除疟疾后疫点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5至9月随机选取了 73个传疟媒介种群调查监测县和23个种群和密度调查监测县分别通过灯诱法和人帐诱法开展种群和密度监测,对捕获到的蚊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对捕获蚊虫、按蚊数量、密度利用WPS Office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2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描述性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2022年在5至9月期间有165个点开展种群监测,23个点开展了密度监测.共捕获180 402只蚊虫,其中按蚊有26521只(14.70%).中华按蚊26274只(99.07%),嗜人按蚊19只(0.07%),未鉴定按蚊种70只(0.26%),未捕获到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通过灯诱法捕获到民房外3712只中华按蚊(15.45%),牲畜房14390只(59.88%),可孳生地5 927只(24.67%);仅青神县和洪雅县捕获到18只嗜人按蚊;未鉴定的按蚊位于资中县;不同场所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33,P<0.001).有16个区县未监测到按蚊,武胜县捕获的中华按蚊最多,不同场所监测到中华按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66,P=0.11).通过人帐诱法除安岳县外其他22个县均捕获到中华按蚊(2403只),仅青神县捕获到1只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2.09只/(人·时).晚上8时~9时捕获到中华按蚊最高(436只),密度为3.79只/(人·时),不同时间段捕获中华按蚊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751.96,P<0.001).6月下旬捕获到中华按蚊最多(720只),密度为3.13只/(人·时),不同月份捕获中华按蚊数量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2 176.56,P<0.001);达川区、洪雅县2个地区每月每个时间段都捕获有中华按蚊.结论 四川省传疟媒介持续存在,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发生,应继续加强传疟媒介监测工作,采用合适的方法,综合评估疫点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媒介控制措施,合理、科学地处置疫点工作,守好消除疟疾成果,防止出现输入性继发二代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