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机硅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机硅材料
有机硅材料

杨晓勇

双月刊

1009-4369

office@siliconemat.com

028-85553231

610041

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0号

有机硅材料/Journal Silicone Materi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有机硅专业委员会、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有机硅专业技术期刊。该刊重点报道国内外有机硅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及有机硅产品的新应用等;及时提供有机硅材料市场、会议及国内外信息。刊物设有基础研究、生产工艺、专论·综述、研究快讯、分析测试、产品应用、国内外信息等栏目,是您了解国内外有机硅工业、技术及应用最新进展的重要窗口。《有机硅材料》作为全国唯一的有机硅专业技术期刊,深得用户的喜爱。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是了解国内外有机硅行业最新技术进展的重要窗口。它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中国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并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有机硅材料》为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于紫外光辅助直书写3D打印的光敏硅橡胶墨水性能研究

    丁志成耿呈祯岳学俊曹奇鑫...
    1-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巯烯点击化学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可用于紫外光辅助直书写3D打印的硅橡胶墨水,利用旋转流变仪、固体流变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了交联剂巯基含量、白炭黑用量对光敏硅橡胶墨水流变性、透光性、光固化深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炭黑用量和交联剂巯基含量的增加均能提高墨水的屈服应力,同时降低制品的透明性,从而降低固化深度;制品的力学性能受交联剂巯基含量、白炭黑补强效应、固化深度的综合影响.当交联剂巯基含量较低时,制品拉伸强度随白炭黑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交联剂巯基含量很高时,较高的白炭黑用量反而会降低制品的力学强度;可根据需求调节交联剂巯基含量和白炭黑用量,进而平衡墨水的各项性能,使墨水具有良好的可打印性.采用紫外光辅助直书写3D打印,可实现一般直写技术难以完成的无塌陷、大跨距结构的制备.

    直写式3D打印硅橡胶流变性能透光性UV固化深度

    烷氧基硅烷低聚物改性球形硅微粉及其应用

    耿学辉易生平贾浩哲李丽芬...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以自制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低聚物、氨基烷氧基硅烷低聚物、多元烷氧基硅烷低聚物为改性剂,对液相法球形硅微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粒度分布仪等表征了改性剂的结构、硅微粉微观形貌及粒径分布,并考察了改性硅微粉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实验合成的改性剂对液相法球形硅微粉进行表面处理后,硅微粉的粒径增大且尺寸均一性提高,硅微粉颗粒间夹杂碎片杂质的情况得到改善,添加到环氧树脂体系后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

    烷氧基硅烷低聚物球形硅微粉环氧树脂力学性能改性

    60 Co-γ射线辐射聚合制备含硅聚合物及其陶瓷转化研究

    刘思阳陈屿恒王静霞倪茂君...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的乙醇溶液在60 Co-γ射线作用下进行辐射聚合,探讨了辐射剂量对聚合反应程度和产物分子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聚合产物的陶瓷化性能和裂解产物结构.结果表明,当辐射剂量为 40 kGy时,KH570 的聚合程度最高,制得的含硅聚合物分子量达到38.7×104,多分散系数为8.24.含硅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水解活性,其固化树脂在氮气氛围下经1 000℃裂解,残余质量分数为38.8%.裂解产物为具有明显光泽的纯黑色Si—O—C无定型陶瓷,其硅、氧和碳元素的含量分别为40.05%、43.65%和16.30%.

    辐射聚合水解缩聚陶瓷转化硅烷

    稻壳基硅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有机气体吸附性能

    许继星邢紫纹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价廉、可再生的稻壳为原料,经热解、水热处理得到脱硅溶液,在酸性环境下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制得稻壳基硅胶/石墨烯复合材料(GRH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微孔物理吸附分析仪表征了产物结构,重点研究了GRHS对水蒸气、正己烷的吸附性能及其循环吸附稳定性.结果表明,GRHS的平均孔径为2.87 nm,比表面积为723.22 m 2/g;GRHS与未复合的稻壳基硅胶相比,表面有更多纳米级的粒子堆积,并形成了二氧化硅的三维网状结构;20℃时,GRHS对水蒸气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0.097 g/g,远小于稻壳基硅胶(0.226 g/g)的吸附量,GRHS对正己烷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 0.332 g/g,大于稻壳基硅胶(0.217 g/g)的吸附量;GRHS的循环吸附稳定性较好,第7 次吸附时,对正己烷的吸附量较第1 次仅减少了0.023 g/g,对水蒸气的吸附量较第1 次仅增加了 0.012 g/g,有利于提高其应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回收时的使用寿命.

    稻壳硅胶石墨烯有机气体吸附

    瓦克开发高性能芯片用新型特种硅烷

    瓦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纳米碳酸钙对脱醇型RTV-1硅橡胶"返粗"的影响

    梁力戈石有帅陆武邦杨爱梅...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验模拟了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的"返粗"现象,采用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等对"返粗"硅橡胶进行分析,探究了纳米碳酸钙对硅橡胶"返粗"的影响.结果表明,"返粗"脱醇型RTV-1 硅橡胶的起粒部分存在镁元素富集的现象,其以脂肪酸镁的形式存在.甲醇是硅橡胶"返粗"的主因,缺少甲醇无法发生"返粗",而脂肪酸镁具有加快甲醇富集的作用,会导致"返粗"更快出现和更严重.脂肪酸镁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中形成,纳米碳酸钙悬浮液液相中镁离子含量越高,其形成的脂肪酸镁越多,硅橡胶"返粗"现象越严重.纳米碳酸钙表面处理剂中常见的脂肪酸对应的镁盐均可以加快"返粗"现象的出现,且"返粗"的程度与脂肪酸镁在甲醇中的溶解度有关,其在甲醇中的溶解度越高,对应的"返粗"情况更严重.

    脱醇型硅橡胶返粗起粒纳米碳酸钙甲醇脂肪酸镁

    四川大学突破半硅革制造技术

    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
    29页

    氢氧化铝对导热有机硅灌封胶阻燃性能的影响

    王霄范子鉴王哲向略...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氢氧化铝(ATH)为阻燃填料、Al2O3为导热填料,制备了双组分有机硅灌封胶,研究了ATH粒径和用量对有机硅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TH粒径的增大,有机硅灌封胶的阻燃性能、黏度、热稳定性降低,热导率变化不大;随着ATH在填料中质量分数的增加,有机硅灌封胶的阻燃性能、黏度、热稳定性提高,热导率变化不大;采用不同粒径ATH制备相同热导率且垂直燃烧等级为FV-0 的有机硅灌封胶时,随着ATH粒径的增大,其最低用量增大.

    氢氧化铝氧化铝阻燃有机硅灌封胶导热性能黏度

    单组分室温固化有机硅防水剂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庆李遵陕吴翠汪宏冠...
    37-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MQ硅树脂、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月桂醇聚氧乙烯醚-3、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主要原料,利用机械乳化法制得单组分室温固化有机硅防水剂乳液,并用于水泥基材料的防水,研究了基础聚合物黏度、MQ硅树脂用量、MTES用量、乳化剂用量对有机硅防水剂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黏度为 20 000 mPa·s,MQ硅树脂质量分数为 6%,MTES质量分数为7%,复配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0%时,所得有机硅防水剂乳液的性能较佳,其处理的水泥基材料吸水率比为6.32%,贮存12 个月无分层.

    MQ硅树脂有机硅乳液防水剂水泥吸水率

    空心玻璃微珠对双组分有机硅中空玻璃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琚龙云蔡海涛张翔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 硅橡胶)为基础聚合物,重质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为补强填料制得双组分有机硅中空玻璃密封胶的A组分.以黑色浆、交联剂、偶联剂和催化剂制得B组分.将占A组分质量0%、0.5%、1.0%、1.5%和2.0%的107 硅橡胶,用等质量的空心玻璃微珠替代后制备密封胶,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用量对A组分密度、黏度、挤出速率和成本的影响,以及对双组分密封胶表干时间、拉断时间、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心玻璃微珠用量从 0 增加到2.0%,A组分的密度和挤出速率、密封胶的断裂伸长率、单桶A组分成本降低,A组分黏度升高,混合后密封胶的表干时间和拉断时间缩短,密封胶的拉伸强度、热老化和水紫外老化性能均无明显变化.较佳的空心玻璃微珠用量为1.0%,此条件下制备双组分有机硅中空玻璃密封胶,A组分的密度为1.652 g/cm3、黏度为228 000 mPa·s、挤出速率为18 g/15 s,混合后密封胶的表干时间为47 min、拉断时间为75 min,固化后密封胶的拉伸强度为0.73 MPa、断裂伸长率为36.28%,单位体积A组分成本减少约0.5%.

    双组分中空玻璃密封胶空心玻璃微珠低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