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机硅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机硅材料
有机硅材料

杨晓勇

双月刊

1009-4369

office@siliconemat.com

028-85553231

610041

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0号

有机硅材料/Journal Silicone Materi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有机硅专业委员会、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有机硅专业技术期刊。该刊重点报道国内外有机硅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及有机硅产品的新应用等;及时提供有机硅材料市场、会议及国内外信息。刊物设有基础研究、生产工艺、专论·综述、研究快讯、分析测试、产品应用、国内外信息等栏目,是您了解国内外有机硅工业、技术及应用最新进展的重要窗口。《有机硅材料》作为全国唯一的有机硅专业技术期刊,深得用户的喜爱。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是了解国内外有机硅行业最新技术进展的重要窗口。它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中国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并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有机硅材料》为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固化导热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梓华戴文胜向洪平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乙烯基硅油和巯基硅油为基体,球形Al2O3 作为导热填料,探究球形Al2O3 粒径大小及其填充量对光固化导热硅橡胶导热性能、光固化动力学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光固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2O3的质量分数从100%增加到300%,导热硅橡胶的光固化凝胶时间从50s延长到150 s;随着Al2O3填料填充量的增加,光固化硅橡胶体系中双键转化率不断下降,当Al2O3 质量分数为 400%时,经过 70s的固化,双键转化率低于15%,与其它Al2O3填充量下的硅橡胶相比,其固化速率差距明显.虽然导热硅橡胶的固化速率受Al2O3填料影响,但相较于橡胶的传统固化方式,仍旧具有快速固化的优点.通过测试填充Al2O3填料后硅橡胶的导热性能发现,不同粒径的Al2O3混合填料有助于提升硅橡胶的热导率;Al2O3 填充量的增加也会提高硅橡胶的热导率,当 Al2O3 质量分数为 400%时,光固化硅橡胶热导率可达1.022 W/(m·K).

    光固化硅橡胶导热材料巯基-烯反应

    有机硅改性水性UV磺酸盐型聚氨酯乳液的研制

    张祥龙刘珠欧阳雨鸣李燕...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 种不同羟值的聚酯磺酸型二元醇(BY-3303、BY-3305 及BY-3306)为磺酸盐软段,羟基硅油PMX0156 为有机硅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制得系列有机硅改性水性磺酸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SWPUA).系统研究了异氰酸酯与羟基的物质的量比(R值)、磺酸盐基含量及有机硅含量对SWPUA乳液外观、粒径、储存稳定性、热储稳定性以及固化后漆膜的硬度、附着力、吸水率、水接触角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红外及核磁验证了胺酯化反应成功合成了SWPUA;当磺酸盐聚酯二元醇选用BY-3303 且BY-3303、PMX0156 与BDO物质的量比为 1.5∶0.3∶1.0、R值为1.3 时,制得的SWPUA外观为乳白泛蓝乳液,固含量约为 40%,具有较低黏度和粒径,黏度(涂 4#杯)为96 s,粒径为312 nm且储存稳定性与热储稳定性较佳;该条件下,SWPUA漆膜的综合性能较佳,铅笔硬度为1H、附着力达4B级、水接触角为93.2°、吸水率为2.43%、拉伸强度为8.14 MPa、断裂伸长率为327.47%.SWPUA还可在30s内快速交联成型,引入有机硅链段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氧阻聚,提高了双键转化率,转化率可达93%.

    UV固化有机硅改性磺酸盐水性聚氨酯乳液

    有机硅环氧漆膜γ射线辐照结构分析

    许楠楠李公平李彤刘同环...
    15-2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自制的耐辐射环氧(EP)涂料漆膜和有机硅环氧(SiEP)涂料漆膜样品同时开展了11 Gy/s、总辐照剂量5×107 Gy的大剂量γ射线辐照工作.测试了EP和SiEP样品辐照前后的机械性能和附着力;通过红外光谱对比分析了EP和SiEP样品在该辐照条件下漆膜表层和次表层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后EP样品的柔韧、冲击、硬度、耐磨及附着力性能指标退化严重,而SiEP的相关性能则基本保持不变;EP和SiEP漆膜辐照后均出现了黄变现象,这与漆面氧化有关.通过对比辐照前后SiEP漆膜样品的红外光谱发现,稳定的Si—O结构可能是SiEP漆膜机械性能和附着力辐照后未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

    耐核辐射环氧γ辐照氧化降解有机硅防护涂层

    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材料运行性能研究

    杨磊武文华张虎徐偲达...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目前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材料的运行状况,梳理了近年来国网公司送检的运行复合绝缘子伞套材料的各项性能试验数据,包括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其他特殊性能等,研究了硅橡胶材料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变化.重点从运行电压等级、运行环境和运行年限3 个维度进行对比,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分别阐述它们对复合绝缘子伞套材料老化的影响程度与规律.结果显示:在影响伞套材料使用寿命的因素中,运行环境居首,电压等级无显著影响,运行年限增长导致各类老化因素逐步积累.

    复合绝缘子硅橡胶运行性能

    耐高温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制

    刘彬王韵然王强谢志坚...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自制的不同类型的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础,考察了脱酸型、脱醇型、脱肟型、脱丙酮型硅橡胶在高温老化条件下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脱丙酮型硅橡胶在高温老化后,其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最高.因此在脱丙酮型硅橡胶基础上,考察生胶黏度及结构、白炭黑、耐热助剂等对单组分脱丙酮型室温硫化硅橡胶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组分脱丙酮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在200℃高温老化时,主要是侧链发生氧化反应;在 300℃高温老化时,主要发生的是主链降解反应.低黏度生胶和侧基为低含量的苯基时,对硅橡胶耐高温性能有利;采用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白炭黑作为补强填料时,硅橡胶耐高温性能较好;氧化铁红、氧化铈、氧化钛对硅橡胶耐高温性有小幅度的提高,而二氧化钛与氧化铁红复配使用时,因其协同作用,大幅度提高了硅橡胶的耐高温性能.在300℃×2h老化后,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保持在90%以上.

    耐高温纳米二氧化钛脱丙酮降解反应室温硫化硅橡胶

    含氢硅油对氟硅密封剂性能影响

    杜禹梁晨曦鲍传磊周意...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含氢硅油对脱氢型氟硅密封剂力学性能、耐介质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含氢硅油作交联剂时密封剂力学性能较好,随着活性氢质量分数的增加,拉伸强度和硬度上升,断裂伸长率下降;采用含氢氟硅油作交联剂时,密封剂的耐介质性能相对最好;苯基含氢硅油作交联剂时,氟硅密封剂的耐热性能相对最好.

    氟硅密封剂室温硫化含氢硅油耐介质性能耐热性能

    不同引发体系合成有机硅-聚苯乙烯核壳结构微球的研究

    张镇鹏刘美意马凤国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羟基硅油、苯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聚苯乙烯聚合物乳液,将其进行喷雾干燥制得聚合物粉末,考察了3 种不同引发体系对聚合物乳液稳定性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3 种引发体系均成功合成了有机硅-聚苯乙烯共聚物,且制得的聚合物乳液有较明显的核壳结构和较好的稳定性;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过氧化二苯甲酰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APS+NaHSO 3+BPO)制备的聚合物乳液单体转化率最高,可达93.24%.对由APS+NaHSO 3+BPO复合引发体系制备的聚合物粉末进行了扫描电镜和热失重表征,结果显示,在-50~180℃内有机硅-聚苯乙烯粉末没有明显的失重峰,在500~580℃区间内,粉末热失重达61.91%,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使用并仍旧保持良好的性能.

    半连续乳液聚合引发体系核壳结构微球粉末有机硅聚苯乙烯

    埃肯推出可低温固化压敏胶新品

    41页

    耐低温硅凝胶的研制

    李玉洁杨震杨潇珂张燕红...
    42-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自制苯基乙烯基硅油、苯基侧含氢硅油和甲基端含氢硅油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低黏度、高透明和耐低温的有机硅凝胶.研究了体系中苯基含量、乙烯基含量、端SiH基与侧SiH基含氢量之比对硅凝胶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与硅凝胶固化温度、固化时间的关系以及对黄变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选用苯基含量为8%的苯基乙烯基硅油可兼顾硅凝胶的透光率和耐低温性能,而乙烯基含量越低、端SiH基与侧SiH基含氢量之比越高,对应的苯基硅凝胶的锥入度越深.当催化剂质量分数选择 0.01%~0.02%时,硅凝胶在80℃×72h条件下未发生黄变,由此可制备出一系列不同锥入度、耐低温且耐黄变的苯基硅凝胶,其有望应用于LED显示屏的封装保护.

    耐低温苯基硅凝胶苯基乙烯基硅油耐黄变

    支链型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其在织物整理剂中的应用

    周玲宋京宝伊港付强...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5 种不同方法制备支链化的氨基硅油:①以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硅烷偶联剂和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反应制得P1;②以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反应制得P2;③首先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制得含有氨基的硅树脂I1,然后通过硅树脂与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平衡反应制得P3;④首先制备乙烯基二甲基硅醇,然后将其与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反应得到单端硅羟基聚硅氧烷,再与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中间体I2,I2 与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反应得到P4;⑤同方法④得到相同的单端羟基硅氧烷,再与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得到中间体I3,I3 与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反应,得到P5.通过非离子乳化剂得到粒径一致的硅油乳液,并以其对涤纶织物进行手感整理,结果表明:使用P4 和P5 所制备的乳液具有优异的柔软整理效果,在软度和松度方面均具有非常好的表现.

    氨基硅油支链型乳液织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