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研究与发展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研究与发展管理
研究与发展管理

骆品亮

双月刊

1004-8308

rdmana@fudan.edu.cn

021-65643679

200433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内

研究与发展管理/Journal R & D Manage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由复旦和全国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管理学术刊物,主编为郑绍濂教授,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刊物主要刊登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管理研究论文,面向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广大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科技管理研究人员和有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其他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企业境内外双循环的动态复合过程机理

    王凤彬郭奕锴王晖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中国传统哲学深蕴的整体观与动态观出发,围绕国际化企业发展中固有的辩证性矛盾,将"境外所得"添入已有的四要素分析框架中,考察系统要素之间相生与相克关系交织中如何构成化生、催化的三元循环并结合为负反馈特性的四元循环,揭示国内大循环自主可控的稳定性之源;通过历时性考察识别出与境内循环既对立又统一的境外循环,并构建反映内—外循环"阴阳交五"的动态过程模型.借鉴动态系统观,把复合基础观拓展为动态复合观,阐明并深入解释了双循环系统以"8"字形轨迹运行的理论机制.本文尝试构建具有特色的中国式管理理论,加深了"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演进过程的认识,为国际化企业打通境内外循环和形成独特发展路径提供了学理依据.

    双循环相生相克阴阳和合复合基础观矛盾关节点

    奥派理论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理论探索与问题研究

    斯晓夫张了丹张涵茹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理论中关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其次,从制度、市场与文化3个维度归纳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独特内涵;最后,基于上述理论提出与分析中国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研究问题.研究贡献在于,首先,结合奥地 利经济学派理论厘清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底层逻辑,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涌现机理、决策过程与影响机制等问题的探索提供理论支持;其次,结合中国制度、市场与文化特殊性研究中国企业家精神,有助于对中国企业家精神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最后,结合奥地利经济学派理论与中国情境的兼容性与差异性,探索与构建中国企业家 精神理论框架,拓展中国管理实践对西方经典理论的认识与应用范围,进而推动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建设与发展.本文特别强调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理论与中国情境的兼容性与差异性问题,提出研究与探索中国企业家精神理论必须要将西方的经典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注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与时俱进.

    企业家精神奥地利经济学派中国情境中国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国企业家精神问题与思考

    数据要素如何影响金融与科技耦合结构?

    王仁祥谢文君
    2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与科技耦合发展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支撑力.当前,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耦合提供了重要的新动能——数据要素.为探究数据要素对金融与科技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路径,以2007-2021年中国省际数据为样本,测算了金融与科技耦合协调度和数据要素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对金融与科技耦合结构的作用机制和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显著促进了金融与科技耦合协调度的提升;相比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数据要素更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耦合结构的改善;从金融与科技相对发展水平异质性角度来看,数据要素对金融与科技耦合结构的改善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体现得更为显著.影响机制表明:数据要素能够通过研发能力升级和融资能力升级提高金融与科技耦合协调度,从而改善二者的耦合结构.研究结论为中国未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金融与科技有效结合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金融与科技耦合结构数据要素耦合协调度研发能力融资能力

    失败恐惧对创业企业成长的积极效应——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视角

    陈煊郝喜玲杜晶晶胡凡...
    3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失败恐惧与创业者形影相随,其虽能颠覆创业,但也可成就创业.然而,现有研究却鲜少探讨创业情境下失败恐惧对创业行为和创业结果的激励效应.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从创业过程中的压力情境理解失败恐惧的概念内涵,探索失败恐惧对创业努力和创业企业成长的积极影响.通过对316份创业者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业者的失败恐惧通过提升创业努力,进而推动创业企业成长;在创业者内心更具有使命感和外部环境较稳定时,失败恐惧更能提升创业努力.研究结论从创业行为视角揭示失败恐惧对创业结果的积极效应,深化对失败恐惧激励作用的理解,丰富微观视角下创业努力形成的情境化研究.

    失败恐惧创业企业成长创业努力创业呼唤环境动态性

    激情满满总能助益良多?创业激情与企业顾客导向之间的关系研究

    周郴保赵文红舒成利孙张俊...
    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激情对于企业的顾客导向战略具有重要影响,但未必总能有效助益.基于角色认同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以271家中国初创企业为样本来研究不同角色的创业激情对企业顾客导向的差异化影响,并将知识基础作为资源情境纳入研究模型.研究发现,创业者的发明激情与企业顾客导向战略之间呈倒U形关系,而发展激情与企业顾客导向战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知识宽度会强化发明激情与企业顾客导向之间的倒U形关系,同时还会强化发展激情与企业顾客导向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知识深度则会弱化发明激情与企业顾客导向之间的倒U形关系,但其对发展激情与企业顾客导向之间正相关关系的弱化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发明激情对企业顾客导向存在"过犹不及"的影响,知识基础也会有"双刃剑"效应,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对此应高度重视,以有效激浊扬清.

    发明激情发展激情顾客导向知识宽度知识深度

    创业叙事卷入对社会创业资源获取的影响研究

    厉杰李浩瑞沈发美冯诗婷...
    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创业采用商业化的方法为社会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式,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第四推动力".然而,我国很多社会企业存在新进入者障碍,难以获取必要的创业资源.文化创业理论指出,新创企业的组织合法性构建和创业资源获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业叙事.既有文献多聚焦于商业创业如何通过创业叙事获取组织合法性及资源,而创业叙事在社会创业资源获取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晰.基于此,以社会创业认知合法性为中介变量、同理心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创业叙事卷入影响社会创业资源获取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研和情景实验的方式剖析了创业叙事影响于创业资源获取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创业叙事卷入对社会创业资源获取有正向影响;认知合法性在创业叙事卷入与社会创业资源获取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同理心正向调节创业叙事卷入通过认知合法性影响社会创业资源获取的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相关研究,突出了叙事卷入在社会创业合法性构建与资源获取中的关键作用,为社会创业者运用创业叙事获取资源提供了实践指导.

    创业叙事卷入社会创业资源获取认知合法性同理心

    生态位视角下城市数字化对创新空间演变的影响与异质性分析

    张贵钱钰赵勇冠
    7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以其生态化属性赋能城市发展,进而塑造城市创新格局.基于宽度、高度和重叠度的三维生态位理论,构建城市数字化影响创新空间演变的分析框架,并使用2011-2021年284个城市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数字化激发了城市创新活力,尤其是良好的数字生态提高后发城市的创新吸收能力,从而缩小后发城市与先发城市间的创新差距,使我国创新空间演化呈现条件β收敛特征;数字化对创新空间演变的影响取决于城市所处的数字生态位,其中生态位宽度和高度的提升能够提高后发城市的创新吸收能力;生态位的适度重叠有利于促进城市间科创资源共享和价值共创,且该作用受到城市间认知邻近性的调节;不同城市在数字化赋能过程中分化为领跑型、赶超型、中等型、发展型、落后型5种类型,对不同类型城市存在差异化的数字发展策略.研究发现为激发城市数字化发展新动能、促进城市协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城市数字化数字生态位城市创新空间演化

    数字经济背景下地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的实现路径与制约因素研究

    陈伟宏唐子翔梁文亮周鑫雪...
    9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与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虽然各地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鉴于此,系统地构建了解释地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包括新企业创立、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分析框架.综合定性比较分析(QCA)与必要条件分析(NCA)方法,分别考察了地区培育不同层次中小企业的具体实现路径与关键制约因素.研究发现:产生高水平新企业创立的组态路径有5条,即"制度优越—数字服务协同型""制度市场—数字全面驱动型""制度市场—金融支撑互补型""市场统一—金融人才助力型"以及"数字驱动—创新人才弥补型";在上述组态路径中,存在"制度优越—数字服务协同型"和"制度市场—数字全面驱动型"这2条组态路径能够同时产生高水平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甚至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度环境、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人力资本、数字创新水平以及数字金融发展均是制约新企业创立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是帮助地区进一步实现由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突破的瓶颈因素.研究结论为地区政策制定者与企业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数字化要素

    "专精特新"战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

    狄盈馨李启佳罗福凯
    10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和同行业普通民营企业为样本,利用对比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专精特新"战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专精特新"战略有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且这一积极影响来自集中化导向和差异化导向的协同效应,单一侧重集中化或差异化发展容易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机和能力."专精特新"战略能够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即技术创新能力是"专精特新"战略促进企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中介机制.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或不确定性较低的环境中,企业实施"专精特新"战略更有利于提高其数字化程度.研究结论从竞争战略视角,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研究,也为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借鉴.

    专精特新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集中化战略差异化战略

    服务化、绿色技术创新与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基于知识资本的调节作用

    綦良群朱显宇
    11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经济时代背景下,利用服务化优势助力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服务化所带来的动态能力、资源和竞争优势能否与先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及ESG表现相匹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和知识资本的作用机制如何尚未明晰.因此,在多维剖析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结合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先进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机制与知识资本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服务化正向提升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且对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更明显;绿色技术创新在服务化促进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资本正向调节服务化与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其中人力资本的调节效果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服务—创新—知识"三轮驱动下的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黑箱",对先进制造企业合理配置静态资源、动态能力以发挥服务化对ESG表现的促进性影响提供管理启示.

    服务化绿色技术创新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知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