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疗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疗装备
医疗装备

马永春

月刊

1002-2376

YLZBZZS@126.com

010-62016364,62386155

100011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医疗装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卫生部所属一级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会刊,是国家级重点媒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分析及建议

    朱媛媛
    42-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收集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临沂市药物警戒中心收到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报告,剔除错报、误报、重复上报及无效报告后共纳入351例不良事件报告.分析不良事件报告的上报机构情况、产品情况、患者情况、不良事件伤害表现、留置针故障类型、不良事件原因及伤害类型和处置情况.结果 351例不良事件报告均由医疗机构上报,其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上报284例(80.91%);共涉及14个生产厂家、28 个产品注册证,其中国产产品注册证27个(96.43%);不良事件涉及患者年龄分布较广(2个月至97岁),主要集中在 0~10 岁和 61~80 岁;不良事件伤害表现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二次穿刺、渗血、过敏;留置针故障主要表现为漏液、打折弯曲、断裂;故障原因主要为产品本身问题;351例报告中,168例(47.86%)的伤害程度为严重伤害,183例(52.14%)为其他伤害程度;168 例严重伤害报告中,151 例(89.88%)处置方法为更换留置针二次穿刺.结论 建议护理人员提升穿刺水平,规范操作流程;医疗机构加强护理培训和医疗器械管理,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临床;生产企业应优化生产工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全链条监管,保障用械安全.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真实世界数据不良事件用械安全

    温度传感器探头横截面积对压力蒸汽灭菌温度与时间验证关键参数的影响

    周宇新林秀香伍倚明廖惠儿...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力蒸汽灭菌器是利用饱和蒸气对物品进行灭菌的常用设备.灭菌过程验证是确定灭菌过程是否对特定物品具有灭菌效果的测试过程.压力蒸汽灭菌过程验证中的温度与时间验证需要在模拟负载内布置温度传感器测量负载内的温度.但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横截面积可能影响负载的温度与时间验证结果.该研究通过采用不同横截面积的温度传感器探头进行负载的压力蒸汽灭菌温度与时间验证,探讨温度传感器探头横截面积对压力蒸汽灭菌温度与时间验证关键参数的影响,为实际工作中选择温度传感器类型提供参考.

    压力蒸汽灭菌过程验证温度测试、温度探头

    医疗废物全流程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黄海斌杨成才王孔晖傅世楣...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逐步推进,各方对医院后勤保障特别是医疗环境和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医疗废物人工处理模式采用纸质登记医疗废物的信息、交接记录等数据,统计难度较大、数据易丢失,且无法溯源.为解决以上问题,医院引入一套符合生物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废物全流程智慧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医疗废物智能转运车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传统人工处理模式向全流程智慧化处理模式的转变,可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储存等环节进行可视化、信息化、可溯源监管,实现了医疗废物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医疗废物全流程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溯源管理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抢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徐云飞
    55-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抢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医院于2023年1月开始在重症监护室抢救设备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比较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2022年1-12月)和实施后(2023年1-12月)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抢救设备知识掌握度、管理效果(抢救设备故障发生率、使用不当发生率及维护操作正确率).结果 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后,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抢救设备知识掌握度(97.78%)高于实施前(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抢救设备故障发生率(6.11%)、使用不当发生率(4.44%)低于实施前(11.11%、8.33%),维护操作正确率(93.89%)高于实施前(8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管理抢救设备,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设备知识掌握度,避免设备故障、使用不当等问题的发生,提高设备的维护操作正确率.

    精细化管理模式重症监护室抢救设备设备管理知识掌握度

    基于维修数据分析的硬式内窥镜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杨娜耿诗郑天雷周明月...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硬式内窥镜的维修数据分析制定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确保硬式内窥镜的使用安全.方法 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手术室目前在用95根硬式内窥镜2022年1-12月的维修数据,调研硬式内窥镜的使用、保管、消毒等各环节负责人,并借助鱼骨图进行硬式内窥镜故障的根本原因分析.根据鱼骨图分析结果制定包括制度、人员、环境、过程的硬式内窥镜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比较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硬式内窥镜的维修数据.结果 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实施后,硬式内窥镜的维修次数由 103 次降至 69 次,降幅 33.01%;维修费用由55.17 万元降至37.10万元,降幅32.75%.结论 基于维修数据分析制定的硬式内窥镜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医院对硬式内窥镜的管理质量水平,降低使用风险.

    硬式内窥镜质量控制管理故障数据分析

    6S管理法在ICU仪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黄兴建张浩渠
    62-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6S管理法在ICU仪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 年 1 至 2023 年 12 月医院ICU 30 台仪器的管理情况.其中,2022 年 1-12 月实施常规安全管理,作为对照组;2023 年 1-12 月采用 6S管理法进行ICU 仪器安全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ICU仪器管理效果(使用记录完整率、放置规范率、仪器完好率)、管理效率(环境整理耗时、仪器取拿耗时、仪器保养耗时)及安全指标评分.结果 观察组使用记录完整率为 93.33%,放置规范率为 96.67%,仪器完好率为 93.33%,均高于对照组的 40.00%、33.33%、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环境整理耗时、仪器取拿耗时均短于对照组,仪器保养耗时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全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ICU仪器安全管理中采用 6S管理法的效果显著,可提升管理效果、管理效率与安全指标评分.

    6S管理法ICU仪器安全管理管理效果管理效率安全指标评分

    三级多向交互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周灵芝张艳琴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三级多向交互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呼吸内科的 64 台医疗设备作为研究对象,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1 月采用日常管理模式,2023 年 2 月至 2024 年 1 月采用三级多向交互管理模式.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呼吸内科医疗设备的响应能力指标(响应时间、易用时间、应急响应时间)、运行指标(连续运行时间、运行能耗、运行率)、使用和维护指标(维护成本、清洁优秀率、故障率、维修时间)、档案管理指标(档案完整性、档案更新时间)及安全和适配指标(安全风险发生率、适配度).结果 三级多向交互管理模式的设备响应时间、易用时间及应急响应时间均短于日常管理模式(P<0.05);三级多向交互管理模式的设备连续运行时间、运行率高于日常管理模式,运行能耗低于日常管理模式(P<0.05);三级多向交互管理模式的设备维护成本、故障率低于日常管理模式,清洁优秀率高于日常管理模式,且维修时间短于日常管理模式(P<0.05);三级多向交互管理模式的设备档案完整性高于日常管理模式,档案更新时间短于日常管理模式(P<0.05);三级多向交互管理模式的设备安全风险发生率低于日常管理模式,整体适配度评分高于日常管理模式(P<0.05).结论 三级多向交互管理模式能够提升呼吸内科医疗设备的整体性能、使用率,降低故障率,优化维护指标,完善档案管理,减少安全风险并提高适配度.

    三级多向交互管理呼吸内科医疗设备设备管理响应能力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神经阻滞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冷亚妃饶小艳钟祠红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神经阻滞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1-12 月于医院行腹部手术的 6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静脉联合吸入复合麻醉,试验组在腰硬联合麻醉或静脉联合吸入复合麻醉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前(T0)、麻醉后 1 min(T1)、麻醉后 30 min(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2、4、8、12、24 h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静程度[采用Ramsay 镇静量表(RSS)评估]和舒适度[采用布氏舒适度量表(BCS)评估].结果 试验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1、T2 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2、4、8、12、24 h的VAS、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神经阻滞可缩短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下床、排气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和舒适度.

    超声引导腹横筋膜神经阻滞腹部手术术后镇痛不良反应

    补肺安神方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

    周明根钟学智王清谢金...
    73-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肺安神方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10 月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肺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肺安神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中医证候积分、焦虑和抑郁情绪[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FVC、FEV1 均高于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及HAD、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FVC、FEV1 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及HAD、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安神方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肺功能,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改善睡眠状况.

    补肺安神方肺康复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焦虑抑郁肺功能

    结直肠侧向发育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

    龙丹邱建庭王富华
    76-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肿瘤(LST)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4 月至 2024 年 2 月医院收治的 40 例ESD术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LST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并发组;另收集同期的 40 例ESD术后未并发迟发性穿孔的LST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未并发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分析LST患者ESD术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操作者工作年限、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否完整切除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肿瘤位置为结肠、肿瘤直径≥2 cm、黏膜下注射液为生理盐水/甘油、病变纤维化占比均高于未并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为结肠、肿瘤直径≥2 cm、黏膜下注射液为生理盐水/甘油、病变纤维化均为LST患者ESD术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LST患者ESD术后并发迟发性穿孔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位置为结肠、肿瘤直径≥2 cm、黏膜下注射液为生理盐水/甘油、病变纤维化,临床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保障治疗效果.

    结直肠侧向发育肿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迟发性穿孔肿瘤位置肿瘤直径病变纤维化黏膜下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