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邓振义

季刊

1671-9131

ylzyxb@163.com

029-87083730

712100

陕西杨凌渭惠路24号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angl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验式教育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作用及对策研究

    吴山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影响教学质量等问题。本研究对比分析讲授式和体验式两种教学方法;设计一种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课程实施进行评价,对课程开展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结果表明:(1)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式与学生需求严重不符;教师教学水平与课堂气氛总体一般。(2)实验组在参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后,大部分心理问题得到显著改善,该课程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课程应充分结合高校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设计。研究的开展为探究体验式教育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及课程改进具有促进作用,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体验式教育大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影响效果对策研究

    "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名班主任工作室:价值、策略与探索

    韩红亮杜璇贾亮亮王雪梅...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业教育"双高"建设和"提质培优"双重背景下,针对当前高职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制度不完善、模式不成熟、优势未发挥等问题,从职业发展、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3个方面分析高职学校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必要性,提出"两助力四结合"建设模式,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专业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例,创新开展常态化研讨、公众号交流、品牌化输出等实践探索,构建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框架,促进班主任团队能力提升,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对专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该建设模式为高职层次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提供了借鉴样板。

    高职名班主任工作室两助力四结合建设模式

    职业本科机器人技术"六链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徐洪亮刘文敏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职业本科机器人技术专业将以培育本专业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指导思想,以"产业链、学科链、数字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融合为基准,构建"六链融合"的育人思维和育人理念,不断深入探索数字化赋能时代职业本科育人新模式、课程新体系、教考评新方法,培育机器人技术专业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汽车产业人才,助力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

    职业本科机器人技术六链融合阶梯式教学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路径探析

    赵晓宇
    60-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均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传统教学方式效率低下、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性不足、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单一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四方面问题,进而提出了"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即提高思政教学效率,实现全方位育人模式;健全保障机制,建设专业的教师团队;创新教学手段,形成全员育人模式以及完善思政教学体系,创建全过程育人模式。通过"三全育人"模式在思政教育当中的运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三全育人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郭改琴曹利刚申琴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随着高职院校实验室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实验室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从实验室制度制定、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室安全检查等方面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对策,为提高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技能型社会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基于"互联网+"新形态教材开发路径探索——以园林技术专业教材建设为例

    陈丹李松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融合信息数字化教学资源及传统纸质教材所形成的新形态教材在教育领域终将成为趋势。以园林技术专业教材为例,介绍基于"互联网+"新形态教材开发编写路径,以与园林工程设计课程植物种植工程单元活页式教材编写设计为实践,校企双元,将优秀教材内容数字化,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立体呈现,供同类教材建设参考与借鉴。

    互联网+新形态教材开发路径探索

    基于互联网和智慧教育的高职外语教师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现实构建

    杨亚楠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外语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骨干力量,其教学水平对我国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互联网和智慧教育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外语教师主要存在知识建构不全面、共同体学习平台短缺、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性地提出高职外语教师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模式与实施路径,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传统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信息沟通实效,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弥合教师自身的数字素养鸿沟,更好地践行智慧教学改革成果,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为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互联网智慧教育高职外语教师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协同提升路径

    黄梦琪赵颖杨蕾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正式进入"双高"建设时期,"双高计划"的实施迫使高职院校要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步伐,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坚持问题导向,以课程体系的实现性与完整性为依托,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优化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坚持科学的评价方法和闭环的评价过程,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的贴合与整体提升。

    高职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双高"建设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创新与实践——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灿黄璞胡俊鹏吴薇...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发挥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的优势,践行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双高计划"建设目标,探索形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践思路,不断总结凝练经验,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涉农高职院校高素质农民

    声明

    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