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梦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梦学刊
云梦学刊

余三定

双月刊

1006-6365

ymxk0730@163.com

0730-8640910

414006

湖南省岳阳市学院路湖南理工学院

云梦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Yunmeng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理工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创刊于1980年,从1994年起国内外公开发行。余三定教授任主编,编委会由十几位教授组成。主要刊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面向大中专院校、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文化部门等的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球史观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靳凤林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欧美学术界的近现代世界历史叙事谱系中蕴含着自身独特的历史伦理观,包括以经济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国家功利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由此导致了主权国家、跨国资本、全球劳工的深度不平等.伴随当代人类各种全球化重大风险的不断提速,要从根本上消除上述各种不平等现象,就必须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而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实现西方世界史观向全球史观的转变、民族国家主权由绝对向相对的转变、跨国资本由你输我赢向普惠包容的转变,特别是要在提高全球劳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抵御帝国霸权压制和跨国资本剥削的能力.

    世界史观全球不平等人类文明新形态

    论湖南近代社会

    周秋光陈国连
    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近代社会构成是湖南近代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中具有稳定的结构与秩序的基本状态和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家庭、宗族、社群,它起着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形成社会情状面貌的基础性作用.湖南近代社会生活是湖南近代的个人、群体为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进行的全部生活活动,涵盖了湖南近代社会的个人、群体浅层次的日常生活活动和深层次的人际交往活动,如衣食住行、风俗礼仪、休闲娱乐等,呈现出中西结合、新旧混杂的发展特征和中西融合变通的价值趋向.湖南近代社会功能是在湖南近代社会构成的基础上满足湖南近代社会生活多重需要所须具有的功能,包括社会教化功能、社会救济功能、社会控制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

    湖南近代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功能

    艾思奇版《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编写与启示

    黄秋生邓梦骁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60年代初艾思奇版《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编写与出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界试图摆脱苏联教科书模式的影响,开始独立自主探索体现毛泽东思想、满足高等院校哲学教学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教科书的产物.这本哲学教科书在内容上回应了 20世纪 50年代至 60 年代的哲学问题争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 60 年代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水平.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哲学教科书,它在编写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问题争鸣当代启示

    《天问》"白蜺婴茀"层新探

    周秉高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天问》一诗从"白蜺婴茀"至"何以迁之"这个层次,屈原向天问了有关月、日、风伯、巨鳌的传说.从全诗来看,这是诗人精心设计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全诗主题,绝非什么"荒诞无说"或"拖带余波".屈原是息于"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时看到战国画工们笔下的少康画像时"呵而问之".资料表明,古时体制,"君画于衣","古天子冕服"上必画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图案.因此,月、日、风伯、巨鳌等当是画在少康冕服上的图案.这些图案表现了历代"先王"、圣贤们的天体宇宙观.屈原在本层中发出一连串诘问,再次推翻"先王"、圣贤们奉为金科玉律的天体宇宙观.

    《天问》少康中兴画衣天体宇宙观

    处境、心态与话语特色——再论《离骚》的创作时间

    唐旭东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离骚》中屈原几次提到为了坚持理想和高尚的人格,宁愿投水自杀.有两次明确指明要效法彭咸投水自杀,其中"愿依彭咸之遗则"是否为此意尚有争议,而"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却是明确无疑的.还有一次虽未提到彭咸,但表明"宁溘死以流亡"之志,也是明确表示要投水自杀.另外,还有"伏清白以死直"亦可理解为"投水自杀".在思想观念、人生价值认知、情感表达和对死的态度及方式上,《离骚》与绝大多数屈原自杀前一年内所作诗歌具有一致性,而明确提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的《抽思》以及比《抽思》创作时间更晚的《哀郢》《涉江》却无一字提到"彭咸",无一字涉及"死",据此可判定《离骚》非屈原流放汉北之作,其创作时间当在屈原晚年.

    屈原楚辞《离骚》创作时间

    《新世训》对"忠恕"思想的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彭传华韩超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始终是贯穿儒家文化的主线.而"为仁之方"的"忠恕"思想,则产生于曾子对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理解.《新世训》作为冯友兰"贞元六书"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指出了如何将圣人的人格平凡化,其中《行忠恕》一文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指明"忠恕"的含义:"尽己为人"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与传统儒者不同的是,冯友兰对儒家"忠恕"思想作了理性分析,肯定人的社会性,指出无论何种境界的人都可将"行忠恕"作为寻求生活之道,并将"忠恕"作为一种践行道德的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方法,这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构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冯友兰《新世训》儒家忠恕现代意义

    马仙信俗文化的伦理精神与新时代道德实践

    任俊华李朝辉叶鸿
    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起源于浙江景宁的马仙信俗文化蕴含着丰厚的孝悌恭谨、勤俭爱家、友爱互助、和谐乡里、爱国护民、畲汉一家等伦理精神.在新时代对马仙信俗文化的伦理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推动新时代道德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人心净化和淳朴仁厚的乡土和谐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发展,有助于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马仙信俗文化伦理精神新时代道德实践

    档案情感治理:理论内涵、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

    熊文景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情感治理为更好推进档案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视角.当前,在推进档案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过度推崇理性、法治与技术的倾向,迫切需要重视档案治理的情感基础及其维度回归.推进档案情感治理,有助于激活多方利益主体积极参与档案治理的内生动力,彰显档案治理的情感温度,规避治理过程中技术应用的异化现象.同时,应把情感作为治理对象,强化档案治理主体的情感联系;又把情感作为治理工具,回应档案治理方式的情感需要;还应把情感作为治理目标,提升档案治理过程的情感境界.

    档案情感治理情感认同技术异化现代化

    发挥功勋荣誉表彰精神引领作用的历史图景、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艾楚君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人物是中华民族的闪亮坐标,屹立起价值永恒的精神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发挥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作用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内在要求,具有促进精神富裕、净化社会风尚、弘扬主流价值、激发历史主动精神等多重属性的价值意蕴;需要夯实功勋荣誉表彰精神引领的价值根基,催化功勋荣誉表彰精神引领的大众传播,拓展功勋荣誉表彰精神引领的实践场域,强化功勋荣誉表彰精神引领的条件保障.

    功勋荣誉精神引领历史逻辑价值意蕴实现路径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杨静陈柳钦
    8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思想内涵极为丰富.虽然马克思没有在《手稿》中提出"生态"的概念,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在全球化的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当前学术界对《手稿》中马克思生态思想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解读,形成诸多共识,为丰富马克思生态思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马克思生态思想是指导人类摆脱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大思想武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生态危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