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疑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马智

月刊

1671-6450

ynbzz@163.com

0311-85901735

050035

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

疑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CSTPCD
查看更多>>《疑难病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报道疑难病症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 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 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16/R,ISSN 1671-6450。 本刊由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吴咸中、陈可冀、王正国、王永炎、张运、李春岩、张伯礼、邱蔚六、郭应禄等院士担任顾问,吴以岭教授担任编委会总编辑,包括2位美籍专家在内的46名知名医学家担任编委。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开放式、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加速医学科技进步和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坚持“创新”、“实用”的办刊宗旨,着力报道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各种疑难病、罕少见病及各种难诊难治病症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真正做到“引导潮流、荟萃精华、贴近临床、服务读者”。本辟有专家笔谈、论著、临床研究、络病论坛、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粹、释疑解难、继续教育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教育、研究机构的医学专业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继续教育的良师益友。欢迎赐稿,欢迎征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热灌注化疗辅助替雷利珠单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孙国辉阿卜杜拉·阿卜迪艾尼阿尔恒别克·吐尔拜木拉提·库尔班...
    641-645,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辅助替雷利珠单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肿瘤侵袭相关指标、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肿瘤科诊治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化疗组(n=43)和联合治疗组(n=43).常规化疗组给予常规FOLFOX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进行腹腔内HIPEC+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免疫功能(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侵袭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水平及生存质量[卡氏评分(KPS)]的差异.结果 治疗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69.77%,高于常规化疗组的46.51%(x2/P=3.842/0.050).治疗6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均高于常规化疗组,CD8+T 细胞比例低于常规化疗组(t/P=4.135/<0.001、2.980/0.004、3.864/<0.001);2 组患者血清 CEA、CA125、CA19-9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CEA、CA125水平低于常规化疗组(t/P=5.926/<0.001、2.961/0.004),而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VEGF、bFGF、MMP-2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VEGF、MMP-2水平均低于常规化疗组(t/P=2.513/0.014、2.390/0.019),bF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2组患者平均KPS评分均依次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常规化疗组(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化疗方案,HIPEC化疗方法联合替雷利珠单抗能够更显著地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及肿瘤侵袭相关指标水平,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胃癌,进展期腹腔热灌注化疗替雷利珠单抗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

    肝细胞肝癌中DDX24、TRIP12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井丽君张敏魏雪唐玉彬...
    646-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DEAD盒解旋酶24(DDX24)、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因子12(TRIP12)表达,分析两者与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HCC患者96例.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DX24、TRIP12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DX24、TRIP12和EMT指标[E-钙黏素(E-cad)、N-钙黏素(N-cad)及 TWIST]表达;Pearson 相关分析 DDX24 mRNA、TRIP12 mRNA 和 EMT 指标的相关性;绘制 Kaplan-Meier 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DDX24 mRNA、TRIP12 mRN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HCC患者预后的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HCC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HCC癌组织中DDX24、TRIP1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x2/P=109.714/<0.001,108.755/<0.001);与癌旁组织比较,HCC 癌组织中 DDX24、TRIP12、N-cad、TWIST mRNA表达较高,E-cad mRNA 表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35.810/<0.001,48.036/<0.001,25.015/<0.001,48.482/<0.001,38.069/<0.001).HCC 癌组织中 DDX24 mRNA 与 TRIP12 mRNA 表达呈正相关(r=0.701,P<0.001);DDX24 mRNA、TRIP12 mRNA 均与 N-cad mRNA、TWIST mRNA 呈正相关,与 E-cad mRNA 呈负相关(r/P=0.723/<0.001,0.661/<0.001,0.706/<0.001,0.745/<0.001,-0.694/<0.001,-0.609/<0.001).低分化程度、CNLC分期Ⅱ~Ⅲ期和有血管侵犯HCC患者癌组织中DDX24、TRIP12 mRNA高于高中分化程度、CNLC分期Ⅰ期和无血管侵犯者(DDX24:t/P=10.348/<0.001,18.474/<0.001,6.302/<0.001;TRIP12:t/P=25.661/<0.001,36.396/<0.001,14.928/<0.001).DDX24 mRNA 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 3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39.13%(18/46)、64.00%(32/50),2组生存曲线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x2=7.491,P=0.006);TRIP12 mRN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6.17%(17/47)、67.35%(33/49),2组生存曲线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x2=8.146,P=0.004).CNLC 分期 Ⅱ~Ⅲ 期、低分化程度、血管侵犯、DDX24 mRNA 高表达、TRIP12 mRNA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死亡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1.611(1.175~2.209),1.768(1.238~2.526),1.464(1.089~1.968),1.859(1.330~2.599),1.775(1.275~2.473)].结论 HCC 癌组织中 DDX24、TRIP12 表达上调,与N-cad、TWIST呈正相关,与E-cad呈负相关,DDX24、TRIP12可能通过促进HCC肿瘤EMT的发生,促进HCC肿瘤的恶性进展,两者是影响HCC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肝细胞肝癌DEAD盒解旋酶24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因子12上皮间质转化临床预后

    PD-1抗体联合胸腺肽α1、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观察

    陈午盛贾志强马立伟刘琼...
    653-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联合胸腺肽α1、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介入医学科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1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胸腺肽α1与HAIC治疗,PD-1组给予PD-1抗体联合胸腺肽α1、HAIC治疗.比较2组患者客观缓解率、肝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PD-1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48.00%vs.20.00%,x2/P=4.367/0.037).治疗6周、12周后,2组Alb均升高,TBil、ALT均降低,且治疗12周后PD-1组升高/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P=2.897/0.006、3.424/<0.001、2.658/<0.001);2组患者甲胎蛋白(AF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均降低,且治疗12周后PD-1组低于对照组(t/P=3.934/<0.001、5.992/<0.001);2组患者CD8+均降低,CD4+/CD8+均升高,且治疗12周后PD-1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t/P=3.110/<0.001、2.414/0.020).结论 PD-1抗体联合胸腺肽α1、HAIC治疗能够改善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肿瘤进展,疗效显著.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程序性死亡蛋白-1抗体胸腺肽α1肝动脉灌注化疗疗效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指数联合血清SIL-2R、MMP-2水平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陈虹戚凯何柳雷建卫...
    658-662,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弹性指数联合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PTMC患者98例为PTMC组,根据术后病理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亚组(32例)和未转移亚组(66例),另选择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5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SWE检查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和平均值(Emean);检测血清sIL-2R和MMP-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WE参数和sIL-2R、MMP-2预测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转移亚组年龄低于未转移亚组,多发病灶比例、包膜侵犯比例、肿瘤直径大于未转移亚组(t/x2/P=8.867/<0.001、6.329/0.012、5.669/0.017、10.080/<0.001);转移亚组 Emax、Emin、Emean 高于未转移亚组和对照组(F/P=100.582/<0.001、289.716/<0.001、183.654/<0.001),但未转移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亚组血清sIL-2R、MMP-2水平高于未转移亚组高于对照组(F/P=367.973/<0.001、414.371/<0.001);包膜侵犯、较大肿瘤直径、高Emax、高sIL-2R、高MMP-2是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95%CI)=3.459(1.534~7.802)、2.321(1.144~4.709)、1.902(1.088~3.325)、1.702(1.066~2.719)、1.748(1.078~2.838)];Emax、sIL-2R、MMP-2及三者联合预测PTMC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794、0.795、0.931,三者联合的 AUC 大于单独预测(Z=1.953、2.940、2.674,P=0.023、<0.001、0.005).结论 PTMC 患者SWE参数Emax值和血清sIL-2R、MMP-2水平增高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Emax和sIL-2R、MMP-2可预测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2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iR-338-3p、PLCD3表达及其与病理参数、上皮—间质转化、预后的关系

    柯贤锋李强向辉崔仪...
    663-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338-3p(miR-338-3p)、磷脂酶C8-3(PLCD3)表达及与病理参数、上皮—间质转化(EMT)、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商洛市中心医院乳甲外科收治接受手术切除的PTC患者152例,取其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R-338-3p、PLCD3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MT相关蛋白[N-钙黏蛋白(N-Cad)、E-钙黏蛋白(E-Cad)、波形蛋白(VIM)];分析miR-338-3p、PLCD3 mRNA表达与PTC病理参数的关系;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338-3p与PLCD3的结合位点,采用Pearson法和二列相关性分析miR-338-3p与PLCD3 mRNA及二者与EMT相关蛋白在PT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根据PTC组织miR-338-3p、PLCD3 mRNA表达均值分为高/低miR-338-3p、PLCD3 mRNA表达组,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高/低miR-338-3p、PLCD3 mRNA表达PTC患者无病生存率(DFS)生存曲线;通过Cox回归分析PTC患者DFS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PTC组织miR-338-3p和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PLCD3 mRNA 和 N-Cad、VIM 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t/x2/P=32.875/<0.001、15.575/<0.001、37.351/<0.001、21.984/<0.001、16.604/<0.001);miR-338-3p 与 PLCD3 mRNA 在 PTC 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P=-0.712/<0.001).PTC组织中miR-338-3p与N-Cad、VIM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与E-Cad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P=-0.642/<0.001、-0.617/<0.001、0.622/<0.001);PTC 组织中 PLCD3 mRNA 与 N-Cad、VIM 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与 E-Cad 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P=0.657/<0.001、0.624/<0.001、-0.632/<0.001).不同 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的PTC组织miR-338-3p、PLCD3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P=30.778/<0.001、3.430/0.001).miR-338-3p高表达组3年DFS高于低表达组,PLCD3 mRNA高表达组3年DFS低于低表达组(x2/P=15.615/<0.001、16.088/<0.001).TNM 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PLCD3 mRNA≥ 1.83 为 PTC 患者 DFS 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3.127(1.361~7.604)、2.546(1.115~5.817)、2.854(1.178~6.919)],miR-338-3p≥0.57 为独立保护因素[HR(95%CI)=0.306(0.116~0.804)].结论 PTC 组织中 miR-338-3p 低表达和 PLCD3 mRNA 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MT和预后有关,可能成为PTC诊治新靶点.

    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核糖核酸-338-3p磷脂酶Cδ-3病理参数上皮—间质转化预后

    血清SPARC及SERPIND1与鼻咽癌患者放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

    戴振兴陈楷王景芝周宁...
    669-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鼻咽癌(NPC)患者血清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纤维蛋白活化因子抑制蛋白(SERPIND1)表达与放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诊治NPC患者98例为NPC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PARC、SERPIND1水平.根据NPC患者放疗反应性将NPC患者分为放疗敏感亚组(n=68)和放疗抵抗亚组(n=30).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放疗反应的NPC患者血清SPARC、SERPIND1水平差异.绘制Kaplan-Meier 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SPARC、SERPIND1表达患者生存预后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NP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放疗前NPC组患者血清SPARC、SERPIND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37.535、48.522,P均<0.001).放疗前放疗抵抗亚组NPC患者血清SPARC、SERPIND1水平明显高于放疗敏感亚组(t/P=14.034/<0.001、7.772/<0.001),放疗后2亚组血清SPARC、SERPIND1水平均降低,且放疗敏感亚组低于放疗抵抗亚组(t/P=22.974/<0.001、18.137/<0.001).肿瘤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NPC患者放疗前血清SPARC、SERPIND1水平高于TNM 分期 Ⅰ~Ⅱ 期、无淋巴结转移者(t/P=16.539/<0.001、16.799/<0.001、15.756/<0.001、15.015/<0.001).血清SPARC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0.00%(24/48)、92.00%(46/50).血清SERPIND1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3.19%(25/47),88.24%(45/51),血清SPARC、SERPIND1高表达NPC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血清SPARC、SERPIND1低表达患者(Log-rank x2=21.500、14.790,P均<0.001).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SPARC高表达、SERPIND1高表达是影响NP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608(1.225~2.112)、1.917(1.319~2.799)、1.839(1.228~2.753)、1.738(1.246~2.426)].结论 NPC 患者血清 SPARC、SERPIND1水平上调,与NPC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放疗敏感性有关,是评估NPC患者预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鼻咽癌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纤维蛋白活化因子抑制蛋白放疗敏感性预后

    miR-143-5p和miR-335-5p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陈菁刘岩姜文静刘羽...
    675-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微小核糖核酸-143-5p(miR-143-5p)和miR-335-5p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6月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妇科二科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20例,随访期间失访5例,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8例和预后不良组3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R-143-5p、miR-335-5p的相对表达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43-5p、miR-335-5p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癌组织中 miR-143-5p、miR-335-5p 水平低于癌旁组织(t/P=22.710/<0.001、22.950/<0.001);FIGO 分期为Ⅲ~Ⅳ期、肿瘤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43-5p、miR-335-5p水平低于FIGO分期为Ⅰ~Ⅱ 期、肿瘤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iR-143-5p:x2/P=3.041/0.003、3.573/0.001、3.443/0.001;miR-335-5p:x2/P=5.769/<0.001、2.890/0.005、2.738/0.007);预后不良组癌组织 miR-143-5p、miR-335-5p 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t/P=3.718/<0.001、3.150/0.002);预后良好组患者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x2/P=18.261/<0.001、9.635/0.002);FIGO分期Ⅲ~Ⅳ期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4.105(1.484~11.353)],而 miR-143-5p 高、miR-335-5p 高是其保护因素[OR(95%CI)=0.196(0.084~0.458)、0.220(0.088~0.549)];癌组织miR-143-5p、miR-335-5p及二者联合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43、0.726、0.879,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价值(Z/P=2.346/0.019、2.601/0.009).结论 miR-143-5p、miR-335-5p在宫颈癌组织中呈下调表达,二者联合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价值较高.

    宫颈癌微小核糖核酸-143-5p微小核糖核酸-335-5p预后

    撰写医学论文主体部分的要求

    680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Reg3β、OSM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张超孙定卫张佳楠容勋精...
    68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再生胰岛衍生蛋白3β(Reg3β)、抑瘤素M(OSM)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ACS患者183例为ACS组,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65例为健康对照组,再根据随访12个月预后将ACS患者分为不良预后亚组(52例)和良好预后亚组(1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Reg3β、OSM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ACS患者血清Reg3β与OSM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ACS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及血清Reg3β、OSM水平对其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组血清Reg3β、OSM水平升高(t/P=7.748/<0.001、9.450/<0.001);183例ACS患者12个月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8.42%(52/183);与良好预后亚组比较,不良预后亚组血清Reg3β、OSM水平升高(t/P=7.390/<0.001、7.087/<0.001);ACS患者血清Reg3β与OSM水平呈正相关(r,/P=0.793/<0.001);年龄增加、KILLIP分级≥ Ⅱ级、Gensini评分增加和Reg3β升高、OSM升高是AC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71(1.008~1.138)、3.709(1.186~11.600)、1.045(1.022~1.067)、1.014(1.007~1.021)、1.007(1.004~1.010)];血清 Reg3β、OSM 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 ACS 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0.789、0.861,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Reg3β、OSM水平单独预测(Z/P=2.955/0.003、2.696/0.007).结论 ACS患者血清Reg3β、OSM水平升高,并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且二者联合预测ACS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较高.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再生胰岛衍生蛋白3β抑瘤素M预后

    胞磷胆碱钠联合叶酸对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免疫炎性指标的影响

    华会李维强杨洋柏秋岑...
    687-691,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胞磷胆碱钠联合叶酸对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卒中相关指标、炎性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n=42)和联合康复组(n=42),常规康复组给予常规溶栓术后抗凝及康复治疗,联合康复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胞磷胆碱钠及叶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神经认知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测量表(NCSE)评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卒中相关指标[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e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改良Rankin量表(mRS)];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NCSE、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康复组患者升高/降低程度大于常规康复组(t/P=2.275/0.026、4.371/<0.001、6.696/<0.001);Hcy、NS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联合康复组患者低于常规康复组(t/P=8.290/<0.001、3.236/0.002),D-D 水平低于治疗前,但 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康复组患者低于常规康复组(t/P=3.250/0.002、4.804/<0.001、6.273/<0.001);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联合康复组患者高于常规康复组(t/P=2.281/0.025),mRS评分低于治疗前,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康复组患者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康复组患者,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联合应用胞磷胆碱钠及叶酸能够更显著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同时降低卒中相关指标及机体炎性反应,在保证临床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缺血性脑卒中胞磷胆碱钠叶酸神经认知功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