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何天淳

双月刊

1001-7852

1423307537@qq.com

0871-5134021

650223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20号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Journal 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是学术类科技期刊,着重刊登国内外地理环境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成果。自创刊以来,不少学界泰斗为本刊惠赐力作,许多学坛新秀由本刊脱颖而出。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了高度赞誉。本刊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是读者、作者与编者共同的家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IS路网的云南民族山区中学入学便捷性研究

    潘英英魏晓燕周峻松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入学便捷性是基本民生保障之一,对云南民族山区尤为重要。以中学、路网、村级居民点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学校分布、道路通达情况、道路结构、地形地貌、地质灾害情况,构建了以道路复杂性、脆弱性和可达性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居民点中学入学便捷性计算模型。结果表明:云南省中学入学便捷性处于中等水平且空间分异明显,东部优于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区域落后于其他区域;路网是影响中学入学便捷性的主要因素,且与中学入学便捷性之间存在着对立与统一的复杂关系。

    中学入学便捷性民族山区GIS路网脆弱性复杂性

    GIS在城市天际线及建筑高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郜鲁豪徐旌郑琳陈俊旭...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城市中心区的水上公园和民族文化广场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区域内的倾斜三维模型、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利用ArcGIS Pro软件进行天际线及建筑高度分析,研究了研究区建筑高度分布对天际线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建筑物高度分布不均,导致天际线呈现出复杂且不连贯的特征,其中部分高层建筑高度超过设计规范限制。基于GIS技术对现状天际线进行分析与模拟,提出了不同建筑高度调整方案对天际线优化的影响,为建筑高度控制及天际线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倾斜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天际线建筑高度

    中国供销合作社时空演变及影响机理研究

    张纪容吴映梅张超王阳...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供销合作社是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新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供销合作社POI数据,运用地统计学空间分析原理,采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探讨供销合作社及"供销e家"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理。结果显示:中国供销合作社及"供销e家"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向心集聚性;供销合作社呈"东密西疏,倒C形"的空间分布格局,方向为"东北—西南"向;"供销e家"呈"东密西疏,串珠状"的空间分布格局,方向为"西北—东南"向;宏观政策、人口和经济是影响中国供销合作社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供销合作社时空分布格局影响机理POI中国

    隐形规划视野下的哈尼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解析——以阿者科村为例

    黄雨杨宇亮
    27-3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哈尼古村落阿者科为例,基于隐形规划视野,采用半结构式访谈、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其村落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阿者科村落依哀牢山南段山势而建,呈现中高两低的箕状地形,并以"寨神林"、人居及梯田为主体分别形成了"信仰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平缓坡度等是阿者科村落空间形成的基底;哈尼族自然文化、"寨规民约"、地方权威等是其主要推动力。在隐形规划视野下,阿者科村落空间特征的形成过程是自下而上的隐形"自组织"意识引导,通过地方精英利用哈尼族文化,借助当地工匠进行建筑选址和拆建。

    隐形规划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形成机制

    昆明市呈贡区社区环境满意度评价和改善意愿研究

    覃福超赵文娟刘芮言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昆明市呈贡区5个典型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应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社区居民对住居环境、服务环境和人际环境的满意度评价与改善意愿。研究表明:(1)住居环境建设方面满意度较高;(2)社区服务环境是影响居民满意度的核心因素,物业管理、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3)社区人际环境对居民环境满意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居民对社区活动的频率和多样性不满意。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1)加强噪声管理和空气质量监测,定期排查社区老旧设施;(2)改进管理流程,定期举办文化、娱乐和教育活动,提高服务质量;(3)定期组织居民大会和邻里交流活动等。

    社区环境满意度环境改善昆明市呈贡区

    哈尼梯田遗产地媒介景观投射形象及感知差异研究

    邱丽雯周莹莹马啟苑华红莲...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为例,通过分析官方媒体账号和个人媒体账号发布的网络照片及评论文本,对比官方媒体账号和个人媒体账号、实地游客和网络受众对媒介景观的解读和感知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群体对媒介景观存在感知差异:(1)官方媒体账号更关注民族文化,倾向于传递遗产地"人地和谐"等宏大话语;个人媒体账号则关注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倾向于自我表达和建构;(2)网络受众对媒介景观的情感评价多为正面,而游客对实地景观体验评价偏向负面,主要是由于媒介景观滤镜的叠加与信息的不完整造成游客情感有所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主体对于媒介景观呈现和解读上的差异,为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提供重要参考。

    媒介景观形象投射感知偏差红河哈尼梯田

    昆明市苹果种植水分适宜性分析

    赵旸张丹奕董泽宇
    54-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昆明市14个县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21年共22年气象站逐日观测数据及苹果产量数据,计算苹果气候产量、各生长阶段需水量和水分适宜度,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明确苹果各生长阶段需水特征和水分适宜度时空特征,并对苹果全生长期水分适宜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昆明市苹果年度全生长期的水分适宜度所有区域均为适宜及以上,无不适宜及极不适宜区域。水分适宜度旺盛生长期的优于生长后期、优于初始生长期的。昆明市苹果年度全生长期水分适宜度平均为0。96,水分适宜级别以上的年份占总年份的比例,初始生长阶段为36%,旺盛生长期为95%,生长后期为77%。水分适宜度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苹果气候产量水分适宜度昆明市

    丘北"5·27"暴雨过程成因及预报偏差分析

    刘云生张蕾王郦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切变线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2022年5月26-27日,文山州丘北县出现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过程具有强降水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短时雨强大的明显特点,导致丘北县发生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丘北县上空长时间维持直达对流层顶的强烈上升运动,上升运动最强时段与强降雨时段对应;同时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和北部湾的偏南气流共同向文山州丘北县输送水汽,水汽通量强辐合区与700 hPa切变线和地面冷锋位置相吻合;两者相互配合为此次大范围暴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降雨最强时段丘北上空对流云团逐渐发展合并形成MαCS,出现明显的上冲云顶;雷达回波顶高增长至20 km以上,质心强度大于65 dBZ,质心高度不断下降至5 km以下,速度图上长时间维持气旋性辐合。预报模式未对500 hPa短波槽和700 hPa切变线有所反映是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丘北县暴雨预报偏差山洪泥石流

    楚雄州雷电活动规律及风险区划

    杨凤琼杨波白树武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楚雄彝族自治州(简称楚雄州)30年(1981-2010年)年雷暴日数统计资料、云南省ADTD系统二维闪电定位资料,以及云南省地理信息高程数据中提取的坡度、海拔、海拔差数据,应用数量统计方法结合Arc-GIS制图方法,分析总结了全州雷暴时空分布规律、雷灾特征等,最后依据行业标准提取相关指标进行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护等级划分。

    楚雄雷电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滇中第一山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