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医药
云南医药

任国钧

双月刊

1006-4141

0871-5360070

650118

昆明市人民西路205号

云南医药/
查看更多>>医药卫生刊物。主要报道省内外医药卫生成果、防治工作经验;传播新知识、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淋巴细胞亚群与肾移植术后感染及排斥反应的关系

    杨永琼张玮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受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与术后感染及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术后随访6个月,每两周均需要对三组患者进行一次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将在本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共75例分为术后稳定组、术后感染组、术后排斥组.结果 与术后稳定组相比,术后感染组感染前期PBL计数、T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下降(P<0.05),除CD4+/CD8+和NK细胞外,其余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均在感染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逐渐升高并恢复到与稳定组相当的水平,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斥组排斥前、排斥中CD4+细胞计数、CD4+/CD8+细胞计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逐渐下降恢复到与稳定组相当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发生排斥或感染的监测指标.

    肾移植排斥感染淋巴细胞亚群

    2017-2021年昆明地区6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死因分析

    虞涛计洋洋廖力微何杰明...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获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昆明市6所医院住院患者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死亡的构成特点.方法 依据2017年1月-2021年12月昆明市6所医院住院患者死亡资料,以国际通用ICD-10标准为基准,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年份居民死因顺位,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不同医院死因构成比、不同年份各类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年份呼吸系统疾病与非呼吸系统疾病之间构成比不同,不同年龄、性别、年份、医院各类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死因构成比不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死因顺位也有所不同.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昆明市住院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而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的防控措施可降低相关患者死亡率.

    死因死因构成比呼吸系统疾病

    急诊科脓毒症患者并发脓毒症心肌病高危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高琴芬张玮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代谢、感染、生化等检验指标是否与脓毒症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相关.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3年9月在某三甲医院急诊科497例确诊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成人患者(年龄≥18岁),根据是否并发SIC,分为SIC组和非SIC组.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统计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IC组和非SIC组患者的指标差异,通过ROC计算Cutt-off值,随后采用COX回归(向前逐步法)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心肌损伤可能的高危因素,并通过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497例患者中SIC组201例,非SIC组296例.SIC组死亡率为33.81%(68/201),非SIC组死亡率为 13.51%(40/296),二者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C 组 BUN、Cr、UA、TT3、TT4、FT3、FT4、PCT、CRP、IL-6、IL-10、铁蛋白均高于非SIC组;TC、TSH、PLT均低于非S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84.5、BUN ≥8.35、IL-10≥11.75、尿酸≥116.50可作为SIC患者的预测指标,其中BUN升高并发SIC的风险比增加(HR=1.86,P=0.049).结论 BUN升高是脓毒症并发心肌病的高危因素.

    脓毒症脓毒症心肌病心肌损伤尿素氮

    BacT/ALERT VIRTUO与BACTEC? FX血培养系统性能评价的方法改良

    任玉吉卯建宋贵波刘淑敏...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改进验证方案,体外模拟临床标本平行检测,评估不同血培养系统检测病原菌的差异.方法 二十种不同病原菌采用两步/三步法稀释获得小于30 CFU/mL的菌悬液,平行接种1mL到不同类型培养瓶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 BacT/ALERT FA Plus培养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新型隐球菌、马尔尼菲蓝状菌时报阳时间较短,BACTEC™ FX血培养系统树脂需氧瓶检测肺炎链球菌、树脂厌氧瓶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脆弱拟杆菌报阳时间较短,检测其余十一种病原菌时两种培养系统报阳时间没有差异.结论 两种血培养系统在检测不同种类病原菌时各有优势,BacT/ALERT VIRTUO血培养系统检测较低浓度马尔尼菲篮状菌时优势显著.

    血培养报阳时间自动化系统

    774例不同年龄段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

    卢丹王美芬郭皓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KD患儿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0月住院的774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年龄组KD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并发症.结果 各年龄组KD患儿均有发热,<1岁组卡疤红斑、腹泻、咳嗽、无菌性脑膜炎、肺炎发生率最高;1~3岁组皮疹发生率最高;低钾血症在3~6岁组发生率最高;>9岁组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口唇黏膜改变、头痛、低蛋白血症、低钙血症发生率最高.774例KD患儿按1岁分层后,提示<1岁的KD患儿CA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1岁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岁以内及9岁以上KD患儿的典型临床表现更多,更易出现并发症;1岁以内是KD发生CAL的危险因素.

    年龄川崎病临床表现冠状动脉扩张

    植皮术后施予环形加压包扎或负压封闭引流的研究

    傅听雨王继华何永静朱礼昆...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皮肤缺损植皮术后分别应用环形加压包扎与V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21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四肢皮肤缺损患者103例,按照植皮术后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环形加压包扎组56例和VSD组47例,对比分析2组皮片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植皮区周围正常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皮片存活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上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形加压包扎组患者植皮区周围正常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V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植皮术后采用环形加压包扎方式对患者固定,患者植皮区周围正常皮肤较少发生不良反应.

    加压包扎负压封闭引流皮肤缺损植皮术

    地塞米松用于LQLB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QoR的影响

    张富荣王玥李世阔汪杰...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作为佐剂行LQLB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Qo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月本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良性肿瘤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LD组(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n=35)和L组(罗哌卡因,n=35)行LQLB,对比2组术后QoR、VAS评分、镇痛补救情况、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镇吐补救次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与L组相比,LD组患者术后1d QoR-40评分更高、术后24h及48h VAS评分更低、镇痛补救次数减少、首次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更长、术后48h内PONV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更低、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作为佐剂行LQLB镇痛效果更完善、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降低、胃肠功能恢复快,有效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QoR.

    腰方肌阻滞地塞米松恢复质量腹腔镜手术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万荣刘蕾马萌李光妹...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8年8月-2020年3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含贝达喹啉耐药方案治疗的36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RR-TB2例(5.6%)、MDR-TB 5例(13.9%)、Pre-XDR-TB 20例(55.5%)、XDR-TB 9例(25.0%),观察接受治疗的耐药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36例患者使用含贝达喹啉方案,其中22例(61.1%)临床治愈,7例(19.4%)完成临床治疗,1例(2.8%)治疗失败,2例(5.6%)死亡,4例(11.1%)失访;发生QT间期延长32例(88.9%);治疗2周、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期间的QTcF与治疗前(基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药结核病的总体治疗效果良好,未发生重大药物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耐药结核病贝达喹啉疗效安全性

    滇南地区脑出血患者少数民族与汉族差异性分析

    童燕翔林驰宗希涛陈晓鹏...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滇南地区脑出血患者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相关因素的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21例的资料,分析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脑出血位置、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入院血压、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基础疾病、吸烟史、饮酒史、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滇南地区脑出血患者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脑出血位置、年龄、发病时间、基础疾病及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性别、入院血压、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吸烟史、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滇南地区脑出血患者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尤其在生活习惯方面,改变生活习惯及控制基础疾病可为临床脑出血疾病防治提供相关的基础分析依据.

    脑出血少数民族性别年龄基础疾病

    毛细血管渗漏指数联合PLT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AKI的预测价值

    陈桂玉何正宏周骏王之道...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毛细血管渗漏指数联合PLT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所致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2024年5月收住楚雄州人民医院、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患者112例,分为合并AKI组(71例)和非AKI组(4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毛细血管渗漏指数联合PLT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生AKI的预测效能.结果 WBC、NE、LYM、MO、PLT、PLR、ALB、CLI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AKI发生率显著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PLT联合CLI联合WBC联合PLR(0.759),多项指标联合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生AKI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CLI联合PLT等指标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生AKI的效能高、简便、易重复,有重要临床价值.

    毛细血管渗漏指数血小板计数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预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