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油气田地面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油气田地面工程
油气田地面工程

张良杰

月刊

1006-6896

cnogfe@petrochina.com.cn;yqtdmgc@petrochina.com.cn

0459-5903568

163712

大庆西杨邮局126-1-56信箱

油气田地面工程/Journal Oil-Gas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8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月刊。油田生产、建设、施工和设计领域权威应用杂志。每年发表相关科技文章500余篇。文章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具有较大的应用借鉴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NG-FSRU储罐氮气置换动态模拟及方案优化研究

    刘华荣广新芦澍王浩...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的储罐氮气置换是投产运行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FSRU需对多个储罐进行氮气置换,常规置换方案氮气消耗量大,为减少资源浪费,基于氮气重复利用工艺,提出了串联置换优化方案,给出串联置换的工艺流程,利用HYSYS动态模拟技术建立FSRU多储罐氮气置换模型并进行验证,对同时置换方案、单罐置换方案和四种串联置换方案进行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串联置换方案可降低罐内初始氧气体积分数,经方案比选得出串联置换方案一为最经济方案,此方案用气量为286 t,置换时间为95 h,相比于同时置换和单罐置换的氮气用量分别可节省35%和31%,可为FSRU多储罐氮气置换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FSRU储罐氮气置换动态模拟方案比选

    天然气压缩机效能监控功能的实现

    邱昌胜刘松林闫洪旭马智勋...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输天然气管道压缩机效能监控可以实时监视压缩机运行状态并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从而使压缩机以最经济方式运行.根据热力学理论,利用天然气全组分数值、压缩机进出口压力和温度及压缩机入口流量数值计算出天然气压缩因子、焓等物性参数.利用焓差值计算出压缩机的总能耗输出量,利用压缩机燃料气消耗量及燃料气低热值计算出压缩机输出功率、压缩机轴功率、多变效率、燃气轮机效率及燃气驱动效率等实时效能监控数据,从而计算出全线路压缩机运行的能耗以及相同使用年限和型号的压缩机能耗之间的差异.根据压缩机效能监控数据,能够有效调整压缩机运行工况并能对压缩机的保养效果进行评估,达到了压缩机组最优能耗运行及管道全线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效果,对同类型压缩机效能监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离心压缩机流量计算压缩机效率监控

    穿心电加热管道仿真和集输规律分析

    李焯超耿宇阎凤元齐世琨...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外围油田深入开发,零散区块不断开采,穿心电加热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电线插入后管道内流体流动和传热的规律尚不明确,因此现场主要依靠保持电加热系统高功率运行来保证原油的安全输送,能耗浪费严重.针对穿心电加热管道的环空结构,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电线插入管道后带来的摩擦和加热效应,建立了穿心电加热管道稳态温度和压力计算模型.结合智能算法校核摩阻和总传热系数,实现了不同功率下穿心电加热管道沿线水热力参数的准确计算;同时分析了含水率、输量、起点温度、功率和加热方式对电加热管道温度、压力、维温功率和维温能耗的影响情况.利用大庆油田电加热管道现场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压力平均误差为 7%,温度平均误差为 4.16%,能够对生产起到指导作用,基本满足生产需要;此外,增大输量有助于节能降耗,全线维温是最节能的运行方式.

    穿心电加热管道水热力仿真集输规律能耗分析

    LNG取样技术标准化探讨

    朱华东李晓红陈正华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大型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中小型LNG工厂迅猛发展,LNG质量检测取样需求增多,取样是否具有代表性影响LNG组成分析结果,因此取样技术至关重要.为了研制适应各种类型LNG场站使用的取样技术国家标准,通过对国内外LNG取样技术及标准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指出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T 20603-2006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修订建议:即将标准名称改为《冷冻轻烃流体 液化天然气的取样》,增加间歇取样方法和点样取样方法.在LNG接收站推荐采用连续法和间歇法,与国际标准ISO 8943:2007保持一致,有利于我国LNG进口结算;在小型LNG工厂、LNG加气站等小型场站推荐采用点样取样法,满足小型LNG场站取样需求.

    LNG取样方法标准化泡点温度露点温度

    页岩气平台地面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谢欣奇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南页岩气有巨大勘探开发潜力,资源丰富的深层页岩气区块将成为"十四五"页岩气上产主力区.随着川南地区页岩气田持续快速规模上产,在页岩气田标准化体系的实践应用中,逐渐出现井口节流阀易损坏、平台设备投资高、除砂器效率低、部分位置易失效等问题.通过井口压力精细控制、改变计量方式、降低设备设计压力、改进除砂器性能、关键部位管件选型优化等措施,对页岩气标准化地面流程进行优化简化,推出了井口精细控压、两相流不分离除砂计量工艺.该工艺可有效降低系统故障率、提高运行稳定性、降低地面建设投资、提高单井EUR,为页岩气的高效、低成本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页岩气地面工艺平台井流程优化标准化

    D610含H2S天然气集输管道材料选择

    孟祥坤马东徐文彪孙贺...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大庆流转区块主要分布于川中、川东北及西昌盆地,地下天然气储量丰富,基此背景,大庆油田开展合深4区块开发先导试验项目,经前期试采开发分析,工程开采天然气中H2S含量为1.5%,如何选择输送含有H2S的天然气管道材质是保证项目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目前,国内含硫化氢天然气集输管道集中为D508及以下管径,项目应用的D610管径在以往工程中暂无应用,通过对国内外含H2S天然气输送管道材质选择标准规范归纳总结,分析H2S腐蚀机理,经与国内知名厂家、管材研究所深入调研,项目D610管径输送含H2S天然气集输管道材质选择为抗硫直缝埋弧焊钢管,以此保证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可为国内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D610管径H2S集输管道腐蚀

    基于多介质通信的井下电视技术研究

    高忠献
    41-4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水井因套管变形、破损造成油水井故障而停产,由此产生大量井下维修作业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针对浅层油水井作业的需要,提出了基于光纤、无线WIFI等多介质通信的井下电视技术,以可见光视频勘察方式确定油水井落物及套管变形、破损情况,协助制定合理的作业措施.通过该井下电视系统可深入到人无法到达的油水井套管内进行视频勘察;复合式光缆连接视频前端与微型光纤收发器接收端光口、微型光纤收发器接收端电口和无线路由器连接,并与电池一起集成到绕线盘上,电池为系统提供电能,无线路由器提供WIFI网络可连接多台便携式计算机,为其提供视频访问通道.经过现场试验,证实了该井下电视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能够降低企业油水井运维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油水井套管井下电视多介质通信光纤无线WIFI

    高机动车载注汽锅炉集成化设计及其相关技术

    苏海鹏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田热采注汽锅炉作为稠油开采的专用注汽设备,在稠油热采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注汽锅炉结构型式和运输车辆相对落后的设计理念,限制了较大蒸发量注汽锅炉的应用,已经很难适应油田稠油开采的需要.开发具有能够实现快速移动和较大蒸发量的注汽锅炉,将会成为注汽锅炉机组的研究与创新方向之一.以燃油燃气车载注汽锅炉为研究对象,回顾国内油田注汽锅炉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注汽锅炉本体结构型式、运载车辆优化设计、车载化集成技术及大型运输车辆的安全性等方面出发,探讨高机动集成化车载注汽锅炉的相关技术问题.根据实例分析注汽锅炉的结构型式及其集成设计是实现车载化的基础,运输车辆与锅炉辅助系统的融合与优化是实现集成化的关键,运输车辆悬挂机构与隔振机构的稳定性是实现高机动集成化的基本保证,以上结果对车载注汽锅炉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机动车载注汽锅炉集成技术锅炉结构

    海上气田离心式压缩机并联联合自动运行技术

    雷亚飞张宝李娜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超深水气田离心式压缩机作为海上气田天然气外输的主要设备,在2021年投产前未实现过并联联合自动运行控制.超深水气田投产初期外输天然气压缩机采用并联自动控制时,深水气田立管段塞流引起的气田气量短时巨幅波动,并联自动运行的压缩机会频繁出现卸载、超载、并联机组运行冲突,导致外输天然气产品不合格和生产关停.根据超深水气田段塞流情况下气量短时波动的特点,提出了离心式压缩机并联联合自动运行技术.在深度剖析压缩机运行控制保护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对转速控制和防喘振控制程序的升级实现了离心式压缩机并联联合自动运行控制,让并联运行的压缩机融合为一体,能够有效地提升短时气量波动下压缩机并联稳定运行.经过近两年的实际运行,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实现海上气田国内首创离心式压缩机并联联合自动运行.

    离心式压缩机并联联合自动运行技术防喘控制防喘保护段塞流

    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

    古自强韩刚李华将辉娟...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管网具有综合性预判等方面能力,但目前油气管道关键设备如压缩机组非计划停机频发,维修保证策略以"事后维修"和"定期维修"为主,对故障预知预测的研究思路不够清晰、方法不够科学.维修检修需定期开展,故障管控能力及维护策略需进一步提升.总结国内外典型压缩机组及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建设的现状,首次分析了管道压缩机组燃机性能算法、压缩机效率算法、模拟仿真等算法的核心问题、研究方法、关键量化指标及各研究方法的优点.研究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PHM系统的重点难点,对平台融合与系统设计、机组变工况、多元数据分析技术、停机故障失效模型及算法研究、验证评价、知识图谱等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思考和展望.此研究对提升油气管道关键设备管理、开展平台融合设计及智能管道核心技术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管道压缩机组PHM算法故障预测健康管理寿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