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油气田环境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油气田环境保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油气田环境保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熊运实

双月刊

1005-3158

yqt111@cnpc.com.cn

010-80169839(9598)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西沙屯桥西中国石油创新基地A座812室

油气田环境保护/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Oil & Gas Field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学技术性刊物。以积极宣传和贯彻我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方针政策、促进各油气田环保科技进步,提高规划、设计、科研和生产能力,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统一。重点报道油气田污染现状、治理技术、管理办法、试验研究、监测手段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先进经验,以及国内外现行标准及发展动态,是石油企业唯一一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性期刊,是中国石油对内对外进行宣传、技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广大环保工作者互相学习、互通信息的桥梁和纽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动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的对策研究

    冉丽君欧阳振宇范巍牟睿...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涉及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监管执法、环境统计、自行监测等多项环境管理制度,其中以排污许可为监督管理的核心制度.2016年以来,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监管制度取得一定进展,但"一证式"管理地位尚未完全得到体现.通过多方调研企业排污许可管理落实与执行情况发现,尚存在未实现排污许可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的作用有限、实际排放量不统一等问题.为推动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落地,建议统筹建立一体化环保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以实现"一证式"管理效能、推动排污许可与环境统计中实际排放量数据"归一"落地等.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一证式对策建议

    广告索引

    4页

    含聚污水重力沉降分离过程淤泥增长特性预测

    李金玲戚向东王志华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力沉降作为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其常用设施重力沉降罐在运行过程中,来水中的悬浮物会不断向罐底沉积形成淤泥,为了防止水质二次污染,保障设施的高效运行,需根据淤泥量来制定清淤方案.文章基于大庆某油田污水处理站运行实际,从日处理量、含聚浓度、悬浮物含量、含油量、悬浮物脱除率等特征量出发,通过构建重力沉降罐清淤数据集,分析各特征量间的关系,并确定影响淤泥增长的主导因素,进而基于BP神经网络架构建立淤泥增长速率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污水中含聚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含油量和悬浮物含量,随着沉降罐日处理量的增加,油珠脱除率和悬浮物脱除率降低,淤泥增长速率正相关于污水悬浮物含量、悬浮物脱除率和含聚浓度,基于生产数据训练的预测模型拟合度分布在0.9以上,满足精度要求,为污水沉降罐清淤操作的时间选择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重力沉降沉降罐清淤淤泥增长速率BP神经网络含聚污水

    高黏罐底油泥分质提油工艺研究

    陈红硕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黏罐底油泥高黏度、高密度、高碳氢比(C/H)等特点而造成的油水固三相分离困难、回收油重组分含量高、返回联合站或炼厂易生成二次油泥等问题,文章以尾渣含油率、含水率、重金属含量及回收油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与沥青质)组成为考核指标,研究了以正己烷与甲苯为萃取剂对其进行分质分级逆流萃取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经正己烷萃取后油泥含油率降至12.95%,含水率降至16.43%,其所提取的油分以饱和分与芳香分为主,占比为 89.73%;经甲苯萃取后油泥含油率进一步降至 0.22%,含水率降至4.5%,所提取的油分以胶质与沥青质为主,占比为54.27%,重组分的去除主要在甲苯萃取段完成.经二段处理后尾渣中的Cd、Pb、Cr、As、Cu、Zn、Ni等重金属的去除率依次为73.7%,78.3%,83.6%,75%,75%,85.7%,80.4%.萃取油分可按轻组分、重组分分质回用.

    高黏罐底油泥分质提油轻组分重组分重金属

    锚式改型桨在油泥水热反应釜内的性能研究

    张敏革李茂聂凡仝坤...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热法处理高含水油泥具有脱水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文章对水热法水热反应釜单元中的搅拌桨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改进式锚式桨,运用CFD-Fluent中单相流及k-ε模型来模拟求解,对比分析3款螺旋倾斜角分别为90°,180°,270°的改型后的搅拌桨,发现90°螺旋倾角的锚式桨叶在轴向循环量、功率消耗、平均剪切速率、无因次轴向速度方面的性能都优于其他桨,综合混合性能较好,该桨使釜内流体在圆周运动的同时,也进行轴向大循环流动,很大程度上促进搅拌釜内流体的轴向循环,在相同转速下使釜内的低速流动区域降低10%左右,能耗比常规锚式桨降低30%左右.

    水热反应釜锚式桨轴向流动能耗

    双碳目标下含油污泥最佳处理工艺研究

    吕冲裴明东向赓王占生...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选"双碳"目标约束下含油污泥处理最佳工艺,文章从综合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两个维度对4种典型含油污泥处理工艺进行评估.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碳核算模型,提出用于石油石化行业含油污泥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分别计算了落地油泥、清罐底泥和气浮浮渣3类含油污泥处理过程的综合能耗和碳排放量.结果表明:罐底油泥选用热洗+热脱附工艺或热洗+微生物降解工艺综合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较低,落地油泥选用热洗+微生物降解工艺或热脱附工艺的综合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较低,气浮浮渣选用热干化+焚烧工艺或热脱附工艺的综合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较低.

    含油污泥能耗碳排放热洗热脱附干化焚烧

    油气行业VOCs泄漏数据分析及探讨

    任佶马东哲袁野闫志坤...
    34-3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气行业是VOCs污染的重要排放源,其中,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逸散是VOCs污染的重点排放源项,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是实施VOCs无组织排放污染管控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某油田油气集输站、油气处理站为样本,通过实施LDAR检测,对典型场站泄漏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类型、泄漏数量及泄漏率等进行分析.选取阀门、连接件两种类型泄漏密封点,采用包袋-吹扫法对泄漏密封点VOCs排放速率进行了实测,参考我国石化行业核算系数,应用相关方程法对泄漏密封点VOCs排放速率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泄漏密封点VOCs排放速率核算结果比实测结果偏大(为实测结果的1.73~2.72倍).考虑到油气行业在产业结构、工艺流程、原辅料使用、物料状态等方面与石化行业存在较大差异,建议通过修正相关方程法排放系数,形成符合我国油气行业实际情况的设备与管线组件VOCs泄漏排放速率核算体系,提高油气行业VOCs泄漏排放量核算的准确性.

    VOCs泄漏检测修复排放速率核算

    不动杆菌JW对苯甲酸与水杨酸的生物降解研究

    马志远封梦然张旭旺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苯甲酸与水杨酸是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也是多种芳烃污染物降解的中间代谢物.文章考察了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JW对苯甲酸与水杨酸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JW能够以苯甲酸与水杨酸为唯一碳源生长,对浓度为50~500 mg/L苯甲酸与水杨酸的降解能力较强.反应体系pH值7.0对JW生长及降解苯甲酸与水杨酸更为适宜,而大部分金属离子对JW生长及污染物降解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与基因组注释,推测JW能够利用邻苯二酚途径与原儿茶酸途径降解苯甲酸,利用邻苯二酚途径降解水杨酸.

    苯甲酸水杨酸生物降解降解途径不动杆菌

    吉林油田管道腐蚀失效类型矿场快速识别技术研究

    王百坤刘凤兰魏巍唐宇...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林油田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地面油气管网分布广泛,腐蚀所致的管道失效类型繁多,对油田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生产带来严峻挑战.现场缺乏专业的微观设备及技术,因而难以对现场可能存在的腐蚀类型判断分析,文章在前期注采系统防腐技术持续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吉林油田地面管道腐蚀特点,形成了腐蚀类型现场初步的判别方法和类型图版;进而实现了失效类型的现场快速诊断,通过防腐治理措施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有效避免环保灾难事故的发生.

    地面管道腐蚀形貌腐蚀失效类型腐蚀类型图版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氰化物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顾涛岳留强白云冉照宽...
    50-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土壤总氰化物的测定中,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文章以此方法为基础开展数据分析,开展不确定度评定.通过分析土壤中总氰化物测定的全过程,用测定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方法,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得出有效准确的数学表达式,找出每项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确定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体现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壤总氰化物测量不确定度分光光度法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