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立美语文:格语文之美 致育人之美——兼论初中语文美育的实践策略

    张占营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对"审美创造"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立美语文的教学主张,是对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贯彻与落实,也是对课程育人的生动实践.它以统编教材为主要载体,立足语文学科本质,以文字美、文章美、文学美、文化美等为审美对象,进行审美阅读与创意写作实践,以期学生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提升高雅的审美情趣.

    立美语文审美创造新课标语文美育

    《三顾茅庐》说课

    余映潮
    41页

    安徒生爷爷,今天我们是来挑刺儿的——《皇帝的新装》思辨读写课

    王君胡金辉况萍
    42-46页

    经典"辩"流传——评王君《皇帝的新装》思辨读写课

    陆艳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君老师用思辨读写重新打开《皇帝的新装》,既秉持青春语文一直倡导的文本特质追求,又赋予学生深度阅读经典文本之路径.一节课聚焦思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训练学生的言语思辨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多元的思辨活动,让青春语文课堂富有未来气息,做到了守正创新.

    思辨读写深度阅读思维品质《皇帝的新装》

    全视角学习理论下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的双任务群融合——《艾青诗选》教学探索

    徐海华杜丽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整本书阅读落地难的现实,引入丹麦教育家克努兹·伊列雷斯的全视角学习理论,借鉴其"两个过程""三个维度"的学习理论成果,以《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为例,引入学科融合理念,打开过程与获得的外壳,从阅读内容维度出发,调动阅读动机,探讨互动阅读情境,寻找"读什么—如何读—为何读"的整本书阅读实施路径.

    全视角学习理论整本书阅读学科融合《艾青诗选》

    名著阅读中项目化驱动性任务的设计

    张霞儿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名著阅读的核心价值,把以"融通""应用"为价值追求、关注整体性、强调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融入名著阅读,实现名著阅读的最大课程化,以项目式学习推进名著阅读,驱动性任务设计是关键.驱动性任务设计可以依据名著特质、学生发展规律、时代价值,从思辨导向、产品导向、角色导向这三个角度来设计,并以《简·爱》驱动性任务为例,说明驱动性任务设计的系列化.

    项目式学习名著阅读驱动性任务《简·爱》

    人物形象分析的整合教学实践——以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

    孙光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为例,通过设计指向内容统整的情境、横向整合的文本逻辑梳理、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突出价值联系的迁移运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高阶思维.实践表明,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合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阶思维单元整合深度学习小说教学人物形象

    实用与审美璧合,涵育文化自信——《苏州园林》创意教学

    冯群超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苏州园林》的教学为例,从创设文化参与情境、将主任务分解成多维度层进式子任务、有目的地挑选和剪辑视频以突破纸媒阅读界限等方面展开教学研究,旨在解决实用类文体教学长期被繁密的文体知识和概念遮蔽了"实用"的原初目的这一问题.实践证明,如此教学能让实用性阅读既指向实用,又兼顾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又涵育他们的文化自信.

    实用性阅读文化参与情境任务驱动《苏州园林》

    乡野的正义:《狼》的细节叙述及其成因探析

    李佳林顾佳莹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狼》教学中的种种矛盾,如虽属志怪小说,但被当作寓言文体教学,虽借狐鬼讽事,但对人又无褒奖,文本核心人物不明等问题,通过分析《狼》一文在《聊斋志异》中的文本坐标、内容细读、作者信仰与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因素,强调文本细读的必要性,旨在找到《狼》教学中新的切入角度与关切重点,用单篇细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蒲松龄《狼》文本解读实用信仰

    《回忆我的母亲》叙事结构解读

    娄海欧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回忆我的母亲》以往的文本解读及教学课例,发现大多数学者将文中母亲的形象局限于勤劳、爱劳动的层面,这导致文本核心——革命精神长期被忽视,造成文本价值未能充分展现与缺失.借助结构主义理论,对《回忆我的母亲》的叙事结构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揭示母亲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呈现文本的核心价值.

    叙事结构结构主义《回忆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