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任彦钧

月刊

1004-6097

czm@ywtd.com.cn

0351-6378029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和平南路45号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Journal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删繁就简,让初中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苏悦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变得愈加新颖、繁华,却离朴素和真实渐行渐远.这样的改变并未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反而消耗了过多的教学成本.只有删繁就简,才能让课堂回归本真.从教学目标、内容、提问、时间、环节、方法六个角度探讨简约教学的实施策略,旨在构建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策略刍议——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

    于平华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朗读教学须立足文本,从多元视角加以品味与鉴赏.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对朗读教学进行了层次化的设计与实践,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通字词,放声朗读文本;入文境,设计朗读挑战;重技巧,强化品读质量;重得失,加强阅读反思等.

    文言文教学朗读策略《记承天寺夜游》

    基于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下的语言建构案例分析——以《西门豹治邺》第二课时教学为例

    王调喜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而要想落实好语言的运用,就必须先抓好语言建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基于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的理念,从创设情境,激发语言建构兴趣;分解任务,明确语言建构方法;自主协作,提升语言建构技能;评价反馈,检验语言建构效能四个方面,进行语言建构.现以统编教材中《西门豹治邺》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语言建构案例分析

    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

    郭庚民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提倡学生课前预习,由于预习内容与讲课内容一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新鲜活力.基于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分字词、语句、表达及细节等层面展开策略探讨,认为只有创新思路、方法、情境,才能于熟悉处见陌生、于平常处见独特、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真情,让语文课堂保持足够丰满新鲜的内容,保持活力与引力.

    新鲜感语言表达情感体验

    源于逻辑归于逻辑——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之"下定义"教学研讨

    李婉君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课标》)提出,要"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1].在具体的课程目标里,这一素养需要达成的目标被表述在第5条中.第5条提出:"发展逻辑思维.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2]逻辑思维的入门知识为概念,"下定义"是获得概念的行为过程.高考命题组将"下定义"设为考题,是对基础逻辑知识的考查,更是落实《课标》内容的具体体现.

    逻辑思维下定义概念种差相邻属概念

    一样的情深义重一样的撼人心魄——对《陈情表》与《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比较

    叶怀瑜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密的《陈情表》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虽然一为散文翘楚,一为诗歌佳作,但无疑都是抒情名篇,前者围绕"孝"字展开,步步深入,独运匠心,以情动人,后者着眼于叙事抒情,即景叙事,叙中蕴情,表达出对"我的保姆"的挚爱,对黑暗社会的不平;两篇作品都能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手法,语言上一沉郁,一朴实,一缜密,一跳跃.比较二者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把握其表现手法,更好地去理解作品内容.

    比较体例行文抒情手法

    基于心理学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象征性意象

    何萍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万事万物一旦进入诗人眼中,经由诗人的思想情感浸润,便成为诗的一部分,以象征性"意象"的形式在诗词中表现出来.这些意象是经过诗人心理加工后的产物,是我们理解古诗词意境、领悟作品主题的关键所在.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心理学视角象征性意象

    辞恳意切,生动婉转——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劝谏艺术赏析

    杨漪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徵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谏太宗十思疏》是其创作的一篇奏章.其在写作此文时,智虑忠纯,精心安排,谨慎措辞,论证严密,获得了极佳的劝谏效果.引导学生体会作品劝谏艺术的精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劝谏他人的技巧,还有利于其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魏徵唐太宗劝谏

    语文天生有乡土味道

    周瑾
    前插1页

    培育心灵之树浇灌语文之花——语文教育者高良琴小传

    封2页